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69篇
  免费   815篇
  国内免费   261篇
医药卫生   10745篇
  2024年   136篇
  2023年   439篇
  2022年   402篇
  2021年   388篇
  2020年   469篇
  2019年   475篇
  2018年   405篇
  2017年   253篇
  2016年   305篇
  2015年   249篇
  2014年   621篇
  2013年   555篇
  2012年   608篇
  2011年   648篇
  2010年   546篇
  2009年   485篇
  2008年   493篇
  2007年   393篇
  2006年   395篇
  2005年   301篇
  2004年   266篇
  2003年   284篇
  2002年   221篇
  2001年   194篇
  2000年   180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103篇
  1994年   107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9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6篇
  1975年   6篇
  1974年   4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研究中国HIV感染长期不进展者(Long-term nonprogressors,LTNP)相关免疫指标的变化。方法:采集284例未经抗HIV治疗的LTNP、典型进展的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及130例HIV抗体阴性健康人的抗凝全血,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技术对CD8+T淋巴细胞、NK细胞及DC细胞进行测定。结果:LTNPCD8+T淋巴细胞绝对值[(1104.51±511.81)个/μl]高于AIDS病人[(678.40±295.39)个/μl,P<0.05]。LTNPNK细胞的绝对值[(377.59±289.23)个/μl]显著高于HIV感染者[(292.49±445.87)个/μl]和AIDS病人[(153.62±110.36)个/μl,P<0.05]。LTNPCD123+DCs细胞绝对值[(6.76±3.74)个/μl]高于HIV感染者[(5.30±3.16)个/μl]和AIDS病人[(3.32±2.09)个/μl,P<0.05]。LTNPCD11c+DCs细胞绝对值[(21.73±11.92)个/μl]高于HIV感染者[(14.51±9.53)个/μl]和AIDS病人[(7.27±3.74)个/μl,P<0.05]。结论:LTNPCD8+T淋巴细胞、NK细胞和DC细胞高于典型进展的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是延缓疾病进程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2.
目的 建立禽蛋中壬基酚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方法 用丙酮对样品进行提取、高速离心后,上清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离检测,内标法定量。结果 在0.10~20 μg/kg范围内,壬基酚的线性方程为y = 712.9x - 0.356,相关系数为0.999 6,最低检出限为0.05 μg/kg,回收率在84.6%~109%,相对标准偏差为3.63%。结论 本法灵敏、准确,适合于禽蛋中壬基酚的检测。  相似文献   
93.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联合Bobath技术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Ⅰ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SHSⅠ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在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联合Bobath技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醒脑开窍针法联合Bobath技术治疗;两组均每次治疗30 min, 1次/d,每周5次,共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比较两组视觉疼痛模拟(VAS)评分、手肿胀评分、上肢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UE)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手肿胀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FMA-UE评分、MBI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在改善患者患肢灵活性、疼痛水平及手肿胀程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联合Bobath技术对脑卒中后SHSⅠ期患者的治疗效果确切,能够有效缓解患侧肩、肘、手部关节肌肉疼痛和肿胀,提高患...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VEGF)在骨肉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辽宁省某医院收治的64例骨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选取34例骨软骨瘤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骨肉瘤、软骨瘤IMP3、survivn、VEGF表达情况及MVD,分析IMP3、survivn、VEGF表达水平与MVD的关系,分析IMP3、survivn、VEGF表达水平与骨肉瘤患者一般资料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骨肉瘤组患者IMP3、survivn、VEGF表达阳性率及MVD水平均高于骨软骨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肉瘤组患者中IMP3、survivn、VEGF表达阳性者MVD表达水平均高于表达阴性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骨肉瘤IMP3、survivn、VEGF染色评分与MVD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不同性别、年龄、临床分期骨肉瘤患者IMP3、survivn、VEGF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分级及转移情况骨肉瘤患者IMP3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转移与无转移情况骨肉瘤患者survivn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骨肉瘤患者survivn、VEGF阳性率高于高中分化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转移骨肉瘤患者VEGF阳性率高于无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P3、survivn、VEGF表达情况与骨肉瘤患者MVD水平及其临床病理特征均存在关联,骨肉瘤患者IMP3、survivn、VEGF的表达情况少用于患者病情的评判。  相似文献   
95.
目的比较内镜下不同术式治疗固有肌层来源胃黏膜下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固有肌层来源胃黏膜下肿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STER组(行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治疗,n=30)和ESE组(行内镜下黏膜挖除术治疗,n=30),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及手术前后的应激指标。结果两组的完全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TER组虽手术时间长于ESE组(P<0.05),但整块切除率高于ESE组,创面长径小于ESE组,住院时间短于ESE组(P<0.05)。术后,两组的MDA水平均高于术前,SOD水平均低于术前,但STER组的MDA水平低于ESE组,SOD水平高于ESE组(P<0.05)。结论STER与ESE治疗固有肌层来源胃黏膜下肿瘤均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但STER的创面长径较小,并能提升整块切除率,缩短住院时间,显著抑制患者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96.
目的分析新生儿早期保健对新生儿黄疸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于我院正常分娩的新生儿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新生儿保健法,研究组采用新生儿早期保健,比较两组新生儿出生后第0~3天的黄疸值及研究组新生儿出生后与母亲皮肤接触后不同时间的黄疸值。结果两组新生儿出生后第0~3天黄疸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A组新生儿出生后第0、1、2天黄疸值,明显低于B组(P<0.05);研究组中A组新生儿出生后第3天黄疸值低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早期保健应用于新生儿中,可影响新生儿黄疸水平变化,与母亲皮肤接触时间长的新生儿黄疸水平较低,值得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究双叶酸靶向纳米级超声造影剂(简称纳泡)制备及其对乳腺癌细胞的寻靶能力。方法制备双叶酸靶向纳泡。以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为实验细胞,根据加入纳泡种类不同将细胞分成3组,分别为无靶向纳泡组、单叶酸靶向纳泡组及双叶酸靶向纳泡组。利用纳米激光粒度和Zeta电位分析仪检测纳泡的粒径和Zeta电位,利用CCK-8试剂盒检测不同纳泡对乳腺癌细胞的毒性,利用流式细胞仪和Cr释放实验检测靶向能力。结果纳米激光粒度检测双叶酸靶向纳泡的粒径为100nm左右。无靶向纳泡组、单叶酸靶向纳泡组及双叶酸靶向纳泡组毒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无靶向纳泡组、单叶酸靶向纳泡组及双叶酸靶向纳泡组的结合率分别为0.52%,33.33%,96.76%,双叶酸靶向纳泡组结合率明显高于无靶向纳泡组和单叶酸靶向纳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双叶酸靶向纳泡组黏附能力明显高于无靶向纳泡组和单叶酸靶向纳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双叶酸靶向纳泡具有良好的超声增强显像能力和乳腺癌细胞靶向结合能力,有望成为乳腺癌细胞分子诊疗的理想造影剂。  相似文献   
98.
  目的  了解广东省COVID-19疫情防控人员离职倾向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讨社会支持的调节效应,为提高防疫队伍的稳定性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自制在线问卷对广东省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参与过COVID-19疫情防控工作的人员进行调查,通过层次回归分析离职倾向的影响因素及社会支持的调节效应。  结果  本研究共调查2 168名疫情防控人员,632人(29.15%)有离职倾向。高级职称、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有编制、每日睡眠时间≥6 h、工作满意度和领导/同事/亲戚支持对疫情防控人员的离职倾向存在负向作用,而工作通宵和休息日加班对离职倾向具有促进作用。交互作用项“工作满意度×家人支持”在工作满意度和离职倾向之间存在负向调节效应。  结论  COVID-19疫情期间广东省疫情防控人员的离职倾向较高,完善疫情防控工作的激励机制,提高人员的工作满意度,为防疫人员提供更多支持可降低其离职倾向。  相似文献   
99.
自拟祛瘀消积散治疗肝硬化60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疾病 ,属中医“积聚”、“鼓胀”范畴 ,临床治疗效果不甚理想 ,历代医家归为四大顽证之一 ;笔者在多年的探索中 ,从瘀立论 ,采用活血化瘀为主 ,自拟祛瘀消积散为基本方治疗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我们认为散剂其一是服用方便 ,可长期服药 ,服用期可达到应有的疗程 ,对瘀血证效果更佳 ;其二就是兑服随证配伍的汤剂治疗本病及兼症有明显效果 ;其三 ,对某些以血瘀证为主的肝硬化患者还可单服散剂而减少患者经常上医院的麻烦。现对采用此法治疗 6 0例肝硬化的疗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相似文献   
100.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伴发的室性心律失常是猝死的主要原因,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点。本文从干预CHF时神经体液因素过度激活,应用酚固酮拮抗剂安体舒通及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治疗CHF室性心律失常,观察疗效。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院1998~2000年住院患者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40~72岁,平均40岁。原发病分别为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及扩张型心脏病。发病时间1~20年,按照NYHA标准,心功能Ⅱ级22例,Ⅲ级30例,心功能Ⅳ级8例。60例患者皆具室性心律失常(室早或短阵室速)。 1.2 治疗方法 在应用其它强心、利尿、血管扩张药物的同时应用安体舒通20~60mg/d,卡托普利37.5~75mg/d,所有病人均未用任何抗心律失常药物。 1.3 测定方法 用药前及用药后2~4周分别测定血清钾、镁离子,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室性心律失常变化情况。 2 结果   用药后血清钾离子稳定于正常范围内,无1例高钾血症发生,镁离子用药前低于正常或是正常值低值,用药后升高。用药后所有病例室性早搏均明显减少。详见附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