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43篇
医药卫生   23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端粒酶是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的核蛋白结构,能够指导合成重复的端粒序列TTAGGG,而细胞的复制与端粒长度的维持有关。已有大量关于端粒酶的研究,很多临床前试验已将抑制端粒酶活性作为治疗恶性肿瘤的一个新的治疗方案。本文综述了反义寡核苷酸(ASODN)和小分子干扰RNA(siRNA)作为端粒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并进一步讨论了携载ASODN及siRNA基因载体的应用及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阳离子脂质体膜的组分对细胞摄取和基因转染的影响。方法以十八酰胺(SA)、3β[N-(N′,N′-二甲基氨基乙基)氨甲酰基-胆固醇(DC-Chol)、卵磷脂(SPC)、二油酰磷脂酰乙醇胺(DOPE)等为膜材,制备阳离子脂质体。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不同阳离子脂质体对细胞摄取荧光标记寡核苷酸(FAM-ODN)的效率,结合荧光显微镜观察报告基因(pEGFP-N1)编码的绿荧光蛋白(GFP)表达的情况。结果不同阳离子脂质对细胞摄取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DC-Chol/SPC脂质体对细胞摄取ODN的促进作用显著高于SA/SPC脂质体;而中性脂质对基因表达有重要影响,DC-Chol/DOPE脂质体的转染效率优于DC-Chol/SPC脂质体。结论通过药剂学的处方筛选,可以提高阳离子脂质体作为非病毒载体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
DNA/阳离子脂质体复合物的构效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综述近年DNA/阳离子脂质体复合物(lipoplexes)构效关系的研究进展。方法根据近年来有关研究文献,对DNA/阳离子脂质体复合物的结构及构效关系进行了综述。结果与讨论构效关系的研究及深入阐明,可指导设计高效安全的载体。  相似文献   
14.
pH对有机弱酸类药物电场下经皮渗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究了溶液pH对有机弱酸类药物吡罗昔康和双氯芬酸钠的离子导入透皮速率的影响,当溶液pH〉5时,溶液pH值与吡罗昔康和双氯芬酸钠离子导入透皮速率有线性关系,但当溶液pH〈5时,此线性关系不再成立,认为可能由于电渗作用方向的改变所引起。  相似文献   
15.
临床药物动力学(Clinical Pharmacokin-etics)是七十年代才迅速发展起来的药学分支,其基本任务在于把有关药物在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动力学过程的知识应用于临床药物治疗,更好地达到安全而有效的治疗要求。近几年来,国外一些医药科研中心和教学医院,已建立临床药物动力学实验室和药物代谢病房,研究体液中药物浓度与疗效和毒性的关系,协助医师拟订与调整给药方案,把药物浓度控制在最适治疗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药物控制释放领域的一个引人注目的进展是透皮给药体系的开发与商品化。自从第一只透皮给药体系东莨菪碱TTs历经六年的研究于1981年上市后,现在已有硝酸甘油、可乐定和硝酸异山梨醇等药物的透皮给药体系的商品出现在市场上,它们的销售量每年成倍的增长。近来各国都在竟相研制新的透皮给药体系,一些正在临床验证中,也有的正在等待药品管理机构的审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制备壳聚糖修饰的脂质体,考察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壳聚糖对脂质体性质的影响.方法 本实验将壳聚糖通过静电作用修饰到脂质体表面,制备了3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壳聚糖修饰的脂质体(chitosan-modified liposomes;CMLs),用透射电镜、激光衍射粒度分析仪测定CMLs的形态、粒径和表面电位;通过葡聚糖凝胶柱分离脂质体和游离的壳聚糖,计算壳聚糖的结合率;并且对CMLs在体外血清条件下的稳定性以及细胞毒性进行了考察.结果 制备得到CMLs粒度均匀,Zeta电位均在+40mV左右;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壳聚糖在脂质体上的结合率分别为44.13%,88.50%,84.40%.血清存在条件下,相比于空白脂质体,较高相对分子质量CMLs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抗血清能力.CMLs的细胞毒性要小于阳离子脂质体.结论 CMLs具有作为基因给药载体的优点,特别是在体内应用中将会有很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促渗剂对白头翁素体外经皮渗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几种常用促渗剂对白头翁素体外经皮渗透性能的影响,为白头翁素经皮给药系统的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TK-6A型透皮扩散仪,供应室加含不同促进剂的白头翁素样品,用人皮进行体外经皮渗透实验;以HPLC测定一定时间点接受室中药物浓度,求算累积渗透量及稳态透皮速率。结果:白头翁素饱和水溶液的稳态渗透速率为(1.17±0.03) μg·cm-2·h-1,含30%、50%乙醇和3%月桂氮酮-5%聚山梨酯20、30%乙醇-3%月桂氮酮-5%聚山梨酯20的白头翁素溶液稳态渗透速率为(9.30±0.32),(18.56±0.58),(7.29±0.35),(13.77±0.16) μg·cm-2·h-1,分别使白头翁素的经皮渗透速率提高了7.9,15.9,6.2,11.8倍。结论:乙醇和月桂氮酮能显著促进白头翁素的经皮渗透,白头翁素有望开发成经皮给药制剂。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制备α-细辛醚储库型贴片,考察其体外释药特性和离体皮肤经皮渗透性,筛选有效的透皮吸收促进剂,提高α-细辛醚的透皮吸收速率。方法:以1%的HPMC的醇性溶液为储库介质,以EVA膜为控释膜,制备α-细辛醚的储库型透皮贴片。用改良Franz扩散池进行人离体皮肤渗透实验,筛选透皮吸收促进剂,用HPLC测定α-细辛醚的含量并计算其透皮速率。结果:α-细辛醚的释放速率接近零级。30%乙醇和1%肉豆蔻酸异丙酯协同对α-细辛醚贴片的促渗效果最佳,透皮速率达到(20.67±1.33)μg·cm-2·h-1。结论:含乙醇和肉豆蔻酸异丙酯的α-细辛醚储库型贴片有较好的经皮渗透速率,可满足临床治疗要求。  相似文献   
20.
活性保护剂对微球中蛋白活性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考察活性保护剂对微球中蛋白活性的保护作用。方法以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为模型药,采用W/O/W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SOD-PLGA微球,采用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测定SOD蛋白浓度,黄嘌呤氧化酶系统测定SOD活性,考察多糖、多元醇、表面活性剂等活性保护剂对SOD活性的保护作用,并探讨保护剂之间是否有联合作用及保护剂含量对SOD活性保护作用的影响。结果活性保护剂对SOD活性均有保护作用。BSA和β环糊精有协同作用。在一定范围内,随着保护剂用量的增加,活性保护作用增强。结论BSA和β环糊精较好的保护了PLGA微球中SOD的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