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5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1.
带状疱疹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1~10月,我们收治带状疱疹32例,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取得良好效果,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32例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17~76岁,平均61岁.皮疹在胸腹部15例,头面部11例,腰骶部下肢4例,肩颈部2例.住院天数分别3~5天19例,6~9天8例,10~12天4例,13天以上1例.  相似文献   
92.
缺氧诱导因子1(HIF-1)是由α亚基和β亚基构成的异二聚体缺氧反应转录因子,可调节100多种基因的表达,参与机体的免疫反应、细胞代谢、诱导新生血管形成等过程,并通过多种途径引起支气管哮喘气道炎症反应.本文将以此为切入点,对HIF-1在支气管哮喘气道炎症反应机制中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3.
<正>我科自行设计及制作了一种多功能胎动宫缩计数器,用于强化孕妇自我检测、早期发现胎儿宫内缺氧、早期诊断先兆早产、防治胎儿宫内窘迫和早产的辅助工具。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制作1.1材料夹层布包1个,计时器1个,迷你写字笔1个,弹性绳1根,带孔木制珠子若干,魔术贴1个,丝绳1根,计数卡1张。1.2制作多功能胎动宫缩计数器由6部分组成:(1)夹布  相似文献   
94.
95.
目的分析2014年至2015年本院分离的311株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控制感染和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DADE BEHRING Micro Scan A/S-4微生物鉴定药敏系统对311株肺炎克雷伯菌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使用WHONET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11株肺炎克雷伯菌感染中,男性比女性多,感染率最高的是60岁老年人群(46.3%),儿童感染以0~1月新生儿最多(9.3%)。科室分布以ICU(25.7%)、呼吸内科(10.9%)、新生儿科(9.3%)、神经外科(8.0%)为主。痰液标本检出率(57.2%)最高。产ESBLs菌株阳性率为34.7%,其对氨曲南、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耐药率(除头孢西丁外)均超过了88.9%,ESBLs阴性菌株耐药率较高的有氨苄青霉素80.3%和哌拉西林51.2%。结论肺炎克雷伯菌多发生于ICU病房、老年人及新生儿等免疫力低下的感染患者。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情况较为严重,临床应加强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术前应用他汀类药物强化治疗.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68例,随机分为强化治疗组88例,常规治疗组80例,对两组病例于术前、术后1 d、术后3 d、术后7 d进行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术前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检测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性.两组术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检测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 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术前应用他汀类药物强化治疗可以明显减轻介入造成炎症,稳定斑块,减少再发心肌梗死及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97.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社会因素引起剖宫产母婴的健康状况和正常分娩的差异,从而为待产妇女提供正确的反面意见及方式。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妇产科进行剖宫产的孕妇256例,同期正常产道分娩产妇600例,按照1比2的配对原则从中选取512例与剖宫产组形成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产妇产后母婴结局的差异。结果:两组在年龄、体重指数(BMI)上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和产道分娩组进行产后母婴结局比较,结果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前及产后血红蛋白水平差值、贫血发生率、新生儿体重异常在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的产后出血发生率、贫血发生率、新生儿体重异常的相对危险度分别是产道分娩组的0.323、0.411、6.246倍。两组产褥病发病率、母乳喂养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1min Apgar评分、呼吸窘迫综合征在两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产妇的年龄及胎儿体重较大是选择剖宫产的主要因素,两组在母婴近期结局上母婴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8.
老年人丙泊酚效应室靶控浓度与脑电双频指数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老年人靶控输注(TCI)丙泊酚时不同效应室靶控浓度与脑电双频指数(BIS)变化的关系,以及镇静和麻醉时效应室靶控浓度的适宜设置值。方法18例老年病人静脉TCI丙泊酚,血浆靶控浓度的设定从0·5μg/ml开始,当效应室靶控浓度上升到血浆靶控浓度水平时,将血浆靶控浓度调高0·5μg/ml,使丙泊酚血浆靶控浓度阶梯式上升,直到效应室靶控浓度达到3·5μg/ml。记录每个效应室靶控浓度水平时的MAP、HR、RR、SpO2、BIS值和Ramsay镇静评级,同时测定丙泊酚血药浓度。结果丙泊酚效应室靶控浓度与实测血药浓度呈高度直线相关(r=0·9982,P<0·01),预测误差中位数(MDPE)=5%,预测误差绝对值的中位数(MDAPE)=12·7%,摇摆率(Wobble)=12·0%。效应室靶控浓度与BIS值呈高度直线负相关(r=-0·9985,P<0·01),回归方程:BIS值=92·94-17·77×效应室靶控浓度值(R2=0·9771,P<0·01)。当效应室靶控浓度达到0·5μg/ml时,50%的病人镇静评级达到3级。效应室靶控浓度达到3·5μg/ml时,MAP的降幅达到基础值的34%,自主呼吸率稍有降低,吸氧条件下SpO2保持在95%以上。结论丙泊酚效应室靶控浓度与BIS值呈负相关,可以用其评估镇静深度。对于老年病人,丙泊酚效应室靶控浓度在0·5~1·0μg/ml时已获得临床镇静效果,2·0~2·5μg/ml时达到全麻诱导的要求。  相似文献   
99.
目的: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杜绝差错事故,降低不良反应,防止血液交叉感染。方法:磁极化处理是采集病人自身静脉血液200ml,对血液给予射频辐照、充氧、核磁共振,同步处理后静脉回输。结果:18000例均收到满意的治疗效果,穿刺成功率达99%。无1例不良反应、差错事故发生。结论:血磁治疗要达到安全有效应具备必要的设备与相应的制度、严密消毒、高素质的人员及熟练的技术操作,做好血磁治疗护理、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和恐惧感,保证静脉穿刺成功,消除病人对采血的紧张,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0.
通过对83例分娩后1-4天的哺乳期妇女予催产素注射液滴鼻,并设对照组(生理盐水滴鼻)进行效果观察,结果表明:催产素滴鼻的乳母较滴生理盐水液的乳母泌乳始时间提早(x^2=14.82,P〈0.01),且泌乳量明显增多(x^2=16.47,P〈0.01),B超下显示:滴鼻后10分钟测左乳腺腺管直径为0.4872±0.083cm,左侧乳腺腺管直径用药前,后比较t=14.08,P〈0.01。而对照组乳腺腺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