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3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48篇
医药卫生   1413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91.
目的 观察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有效6个月后疾病进展的患者,应用原药继续治疗的临床表现、生活质量(QOL)及后续生存时间。方法 吉非替尼250mg/d治疗NSCLC有效超过6个月后疾病进展的患者继续原药治疗为试验组(n=39),6个月后未进展的患者继续维持治疗为对照组(n=49),采用卡氏行为状态评分(KPS)及癌症患者生活功能指数量表(FLIC)评价两组患者的QOL,并比较试验组不同进展部位对后续生存时间的影响及初始进展至加速进展与加速进展至死亡两个时间段的QOL。结果 试验组患者初始进展KPS及FLIC量表评分维持进展前水平的时间为1.0~24.0个月,中位时间6.0个月,直到死亡前1~3个月与对照组患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976,P=0.329;Z=-0.029,P=0.977)。试验组初始进展至加速进展与加速进展至死亡两个时间段的KPS评分分别为(85.00±7.31)分和(48.00±9.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FLIC量表评分分别为(121.24±18.16)分和(75.57±21.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试验组中,靶病灶进展和非靶病灶进展的后续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7.0个月和10.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结论 吉非替尼治疗NSCLC有效6个月后进展,原药继续治疗在一段时间内仍可能获益,特别是对仅出现非靶病灶进展的患者。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索认知行为治疗(CBT)结合音乐放松疗法(MT)矫治社交焦虑障碍(SAD)的效果。方法:SAD患者116例(脱落8例)随机分为CBT组37例、MT组38例和联合组33例,分别采用CBT、MT和CBT联合MT治疗8周。结果:与干预前比较,CBT和联合组的社交焦虑量表评分分别自治疗第4、2周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组除第4周末外其它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的时间点,与联合组比较,在治疗第2周末,仅CBT组社交焦虑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周末,CBT组和MT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6、8周末,仅M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T联合MT治疗SAD,起效快,疗效好。  相似文献   
993.
通过将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任务引领型规划教材《天然药物学基础》与旧版教材对比,发现此教材的特色,并浅析该课程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菌量负荷、疾病活动性、影像学累及范围、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等因素对全血γ干扰素释放试验结果的影响。 方法 选取肺结核患者106例(包括44例菌阳肺结核患者、47例菌阴肺结核患者和15例陈旧性肺结核患者)和健康对照组35名,所有患者(健康对照者)抽取外周血并以肝素抗凝分别与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抗原分泌抗原靶-6(ESAT-6)、ESAT-6/培养滤过蛋白-10(CFP-10)融合抗原、PPD共同孵育,并用ELISA的方法检测血浆中IFN-γ的含量,各组间差异的比较应用Mann-Whitney U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抗原刺激后分泌IFN-γ量的中位数在菌阳组和菌阴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SAT-6(114.7 pg/ml vs 82 pg/ml, Z=-0.500, P>0.05), ESAT-6/CFP-10(3488 pg/ml vs 2350 pg/ml, Z=-0.949, P>0.05),PPD(4514 pg/ml vs 4326 pg/ml, Z=-0.822, P>0.05)];ESAT-6和ESAT-6/CFP-10抗原刺激后分泌IFN-γ量的中位数在菌阴组和陈旧性肺结核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SAT-6(82 pg/ml vs 137 pg/ml, Z=-0.781, P>0.05), ESAT-6/CFP-10(2350 pg/ml vs 1784 pg/ml, Z=-1.685, P>0.05)],ESAT-6抗原刺激后分泌IFN-γ量的中位数在菌阳组和陈旧性肺结核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4.7 pg/ml vs 137 pg/ml, Z=-0.757, P>0.05),但ESAT-6/CFP-10融合抗原刺激后分泌IFN-γ量的中位数在菌阳组和陈旧性肺结核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488 pg/ml vs 1784 pg/ml, Z=-0.242, P<0.05);ESAT-6、ESAT-6/CFP-10融合抗原刺激后分泌IFN-γ量的中位数在肺部病变累及少和肺部病变累及多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SAT-6(117 pg/ml vs 42 pg/ml, Z=-2.341, P<0.05), ESAT-6/CFP-10(3055 pg/ml vs 1562.5 pg/ml, Z=-2.850, P<0.05)];ESAT-6、ESAT-6/CFP-10融合抗原、PPD抗原刺激后分泌IFN-γ量的中位数在外周血淋巴细胞≥1.0×109/L和<1.0×109/L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SAT-6(97.5 pg/ml vs 48 pg/ml, Z=-2.745, P<0.05), ESAT-6/CFP-10(3082 pg/ml vs 1190 pg/ml, Z=-2.911, P<0.05),PPD(4322 pg/ml vs 3200 pg/ml,Z=-2.216, P<0.05)]。 结论 基于RD1区的抗原刺激后外周血分泌IFN-γ的量不受菌量负荷的影响,但可能受到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和病变累及范围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5.
公立医院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主力军,在保障人民健康特别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承担了紧急、危险、艰苦的医疗救治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笔者通过分析平急结合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从构建良好的平急结合资源体系和提升重大疫情的救治能力等方面探讨可实现的路径,助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96.
心原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是指由于心脏原因引起的无法预料的自然死亡.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病协会和欧洲心脏病学会(ACC/AHA/ESC)2006指南定义SCD为死于不可预知的循环骤停,常由于心律失常所致,症状发作1 h内死亡[1].  相似文献   
997.
用携带目的基因的病毒载体转染树突状细胞(DC)已广泛应用于抗肿瘤和诱导耐受等方面的实验研究和治疗.但用病毒载体转染DC过程中,存在病毒本身常能影响DC的抗原提呈细胞功能,有文献报道痘苗病毒载体和单纯疱疹病毒载体转染DC后可阻碍DC成熟和下调成熟DC表面的共刺激分子,因此,避免病毒载体干扰DC的功能十分  相似文献   
998.
999.
1000.
��������ʽ����ֲ69������   总被引:62,自引:6,他引:56  
目的 介绍一种新的肝移植术式 -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术 (腔静脉整形 )。方法 对 2 0 0 0年 6月至2 0 0 2年 4月期间采用改良背驮式肝移植 (腔静脉整形 )技术完成的 69次肝移植术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 ,并与同期采用经典原位肝移植技术完成的 3 2例肝移植病人资料进行对比。结果 改良背驮式肝移植组和经典原位肝移植组无肝期时间分别为 (4 2 1± 12 4)min和 (71± 18)min(P <0 0 5 ) ;失血量分别为 (2 40 0± 115 0 )mL和 (5 3 0 0± 2 10 0 )mL(P <0 0 5 ) ;输血量分别为 (2 80 0± 13 0 0 )mL和 (5 40 0± 190 0 )mL(P <0 0 5 ) ;术后 1天腹腔引流量分别为 (3 72± 89)mL和 (12 66± 43 8)mL(P <0 0 5 ) ;前者无腔静脉并发症发生 ,后者发生腔静脉并发症 9例。结论 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术能明显简化切肝、植肝手术操作 ,显著缩短无肝期时间、减少出血、输血量以及腔静脉并发症 ,优于经典的原位肝移植术和背驮式肝移植术 ,并适用于各种肝移植适应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