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7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杨嘉  蔡振荡 《新中医》2019,51(5):232-234
目的:观察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将96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组为对照组42例与治疗组54例。对照组给予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治疗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评价2组临床疗效,记录2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咽痛消失时间、鼻塞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2组血清学指标。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咽痛消失时间、鼻塞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2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TNF-α、IL-6水平低于治疗前(P 0.05),且治疗组TNF-α、IL-6水平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显著(P 0.05)。对照组总有效率85.71%,治疗组96.2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中辅以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具有显著效果,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具有一定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患者 1男性,41岁.主诉:1天前饭后体力劳动后出现上腹部隐痛,疼痛为阵发性,轻微腹胀,胸闷气促症状,自诉30余年曾有胸腹外伤史,3年前曾出现上腹部隐痛未诊治,1年前某医院体检诊断右膈疝,保守治疗后出院.手术所见:术中见右侧膈肌完全破裂,并有约20cm×25cm大小约缺损,肝脏全部、胆囊、部分升结肠、结肠肝曲、部分小肠及系膜组织破入胸腔,至右侧胸膜顶部,压迫右肺,右肺不张,纵隔左偏,肝脏发育畸形,质地偏硬,表面不光滑,整个肝脏向上向外翻转,胆囊窝紧贴右外侧胸壁,肠管及系膜嵌顿于膈肌破裂口,不能回纳,肠管壁充血、水肿明显,色泽呈暗红色,血供较好,右肺肺裂发育较好,鼓肺后复张良好,膈肌破裂后外侧边缘与肝脏包膜延续无明显分界,肝脏部分固定,不能完全回纳入腹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背俞穴为主埋线结合钙剂治疗肝肾不足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其对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120例肝肾不足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碳酸钙D3咀嚼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穴位埋线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腰背疼痛、生活质量与中医症状积分、腰椎骨密度与血清雌二醇的变化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疼痛评分、骨密度、血清雌二醇、生活质量与中医证积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2组治疗3个月、6个月后疼痛积分、中医证候积分逐渐下降,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均<0.01)。治疗组治疗后腰椎骨密度、血清雌二醇含量及生活质量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但对照组只有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腰椎骨密度、血清雌二醇含量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背俞穴为主埋线结合钙剂可减轻肝肾不足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疼痛程度,减少中医症状积分,提高患者的骨密度及血清雌二醇水平,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第3代能谱纯化技术对直肠肿瘤双能扫描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直肠癌患者,均行双能扫描,按照锡滤过能谱纯化厚度的不同,将其分为2代组(36例)和3代组(34例),2代组采用第2代双源SOMATOM Definition Flash CT扫描,3代组采用第3代双源SOMATOM Definiti...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显微镜辅助下颈前路椎间盘摘除椎间植骨融合术(ACDF)治疗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并颈髓损伤的疗效及优势。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颈椎间盘突出并颈髓损伤行ACDF治疗36例,采用显微镜辅助手术(显微镜组)和未采用显微镜辅助(非显微镜组)各18例。术后通过门诊随访,随访12~18(平均14)个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COMP、MMP-13、Cbf-β在膝关节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血清、尿液、关节液及关节软骨内的表达,探讨其对KOA早期诊断、病情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KOA患者及健康志愿者血液、尿液、关节液中COMP、MMP-13、Cbf-β的表达情况,应用Western blot检测KOA及对照组膝关节软骨组织COMP、MMP-13、Cbf-β的表达情况。结果 KOA患者血清、关节液中COMP、MMP-13、Cbf-β的表达高于健康志愿者,在健康对照组、试验对照组、试验组间的表达逐渐增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OA患者尿液中COMP、MMP-13的表达高于健康志愿者,在健康对照组、试验对照组、试验组间的表达逐渐增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OA患者膝关节软骨COMP、MMP-13、Cbf-β的表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MP、MMP-13、Cbf-β在血清、尿液、关节液及关节软骨内的高表达可能预示KOA的发生,为KOA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COMP、MMP-13、Cbf-β在病变较重患者的表达高于病变较轻者,表达含量越高,可能WOMAC评分与K-L分级越高,为KOA的病情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宫颈环形电切术后辅用中药汤剂对高危型HPV感染的治疗与护理效果。方法在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高危型HPV感染患者中的选出60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观察组30例,给予宫颈环形电切术辅用中药汤剂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与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复发率为6.67%,护理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分别为86.67%、13.33%、90%,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而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 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危型HPV感染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的基础上加以中药汤剂辅助,同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有效降低感染、减少复发,有效提高机体免疫能力,预防宫颈癌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2种颈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根据手术方式分为2组:A组(n=32),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椎间cage置入融合、钛板内固定;B组(n=28),颈前路减压零切迹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结果 2组的JOA及VAS末次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颈椎曲度、椎间隙高度维持及融合率优于A组。结论 2种减压、融合、内固定系统均能获得良好的临床症状改善,就减少手术时间及出血量、维持颈椎曲度、椎间隙高度、提高融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而言,Zero-P系统具有更多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剂量维生素D补充剂治疗前、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标志物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骨质疏松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维生素D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钙尔奇D 600mg/d;维生素D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维生素D滴剂,1滴/d;2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6个月时检测2组L_(2-4)、股骨颈及大转子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isomer of C-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Ⅰcollagen,β-CTX)和Ⅰ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rocollagenⅠN-terminal peptide,PⅠN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维生素D组、对照组治疗前BMD在L_(2-4)[(0.683±0.006)、(0.681±0.007)g/cm~2]、股骨颈[(0.559±0.009)、(0.555±0.021)g/cm~2]、大转子[(0.421±0.011)、(0.418±0.011)g/cm~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时维生素D组BMD在L_(2-4)、肢骨颈、大转子[(0.784±0.172)、(0.679±0.007)、(0.507±0.091)g/cm~2],对照组BMD在L_(2-4)、肢骨颈、大转子[(0.701±0.080)、(0.611±0.163)、(0.457±0.079)g/cm~2]均高于治疗前,且维生素D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3个月时L_(2-4)、股骨颈、大转子BMD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D组治疗前血清β-CTX[(0.74±0.05)μg/L]、PⅠNP[(42.10±3.50)μg/L]与对照组[(0.76±0.12)、(42.40±3.60)μ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D组及对照组治疗3个月β-CTX[(0.57±0.11)、(0.63±0.14)μg/L]、PⅠNP[(30.20±6.50)、(36.90±10.30)μg/L],治疗6个月β-CTX[(0.33±0.12)、(0.54±0.11)μg/L]、PⅠNP[(24.50±0.90)、(29.60±2.40)μg/L]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维生素D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用高剂量维生素D补充剂治疗可增加BMD,降低血清PⅠNP、β-CTX水平,有助于延缓骨吸收,减少骨量丢失。  相似文献   
20.
杨嘉  董志  朱毅 《时珍国医国药》2012,23(5):1200-1202
目的研究角花胡颓子醇提物的抗炎和镇痛作用。方法采用热板法和醋酸致小鼠扭体实验观察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及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和大鼠棉球肉芽肿实验模型观察抗炎作用;并测定角叉菜胶致炎足渗出液中PGE2和组胺含量。结果角花胡颓子醇提物能显著延长热致痛小鼠痛阈时间,明显减少醋酸致痛小鼠扭体次数;对二甲苯致耳肿张及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角叉菜胶致足肿胀和棉球诱导肉芽肿增生均有抑制作用;能明显减少角叉菜胶性炎症渗出液中PGE2和组胺的含量。结论角花胡颓子醇提物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