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43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 复制小鼠→大鼠异种心脏移植模型,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factor-κB,NF-κB)P65蛋白在异种移植心肌中的表达及NF-κB的DNA结合活性.方法 动物随机数字法分成2组:A组(对照组),n=6;B组(移植组),n=6.采用免疫印迹杂交法(Western blot)检测对照组及移植组心肌组织NF-κB P65表达,凝胶电泳迁移率实验检测NF-κB DNA结合活性.结果 移植组的NF-κB P65蛋白表达和NF-κB DNA结合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NF-κB的激活可能在大鼠异种移植心脏排斥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杨光伦  黄平  魏正强  姚榛祥 《医学争鸣》2003,24(18):1685-1687
目的 :探讨T细胞、巨噬细胞 (MΦ)和自然杀伤细胞 (NK)细胞在小鼠→大鼠心脏移植反应中的作用 .方法 :动物随机分 4组 :对照组、环孢素A(CsA)组、环磷酰胺 (CyP)组和CsA +CyP组 .排斥后取移植心脏作病理学检查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D4 ,CD8,CD5 7和CD6 8在移植物中的沉积 .结果 :单用CsA (2 .6± 1.5 )d或CyP(3.2± 1.6 )d均不能显著延长异种移植物的存活时间 ,联用CsA和CyP使移植心脏存活 (4 .7± 1.4 )d (P <0 .0 5 ) .病理检查发现被排斥心脏中大量细胞浸润 ,所有被排斥心脏中均有大量NK细胞和MΦ浸润 ,但未见CD4 +和CD8+T细胞浸润 .结论 :NK和MΦ在小鼠→大鼠心脏移植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而与T细胞无明显相关 .  相似文献   
13.
涂刚  杨光伦 《西北医学教育》2011,19(6):1162-1164,1231
根据目前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要求和生源情况,针对其临床与科研两方面能力,进行临床二三级学科临床科室轮转以及读书报告、文献综述等相关训练,以期达到提高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改良袖套法建立异种心脏颈部移植模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采用改良Heron袖套法建立小鼠→大鼠异种心脏颈部移植模型.方法:选择NIH小鼠和Wistar大鼠分别作为供体和受体.用聚乙烯套管将小鼠升主动脉与大鼠右颈总动脉端端套入吻合,同法将小鼠肺动脉与大鼠右颈外静脉端端套入吻合,以建立小鼠→大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结果:进行移植手术30次,成功率93.3%.移植后心脏平均存活时间2.13±0.8天.结论:改良袖套法操作简单、迅速、稳定、便于观察,是较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5.
经股动脉介入治疗中晚期乳腺癌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中晚期乳腺癌介入治疗的方法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eldinger法经股动脉穿刺,将导管置入锁骨下动脉与胸廓内动脉开口处,注入化疗药物,观察其近期疗效.结果:本组31例,经介入治疗后完全缓解(CR)9.68%(3/31),部分缓解(PR)83.87%(22/31),总有效率(CR PR)为93.55%.结论:介入治疗是中晚期乳腺癌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石一涵  陈燕  邢雷  杨光伦 《重庆医学》2023,(11):1633-1638+1644
目的 探讨化疗对乳腺癌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分析不同化疗方案对乳腺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7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经病理学诊断的乳腺癌患者62例(观察组),收集患者的一般信息、化疗前后机体免疫检测报告等;选取同期73名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比较乳腺癌患者不同化疗方案前后机体免疫检测指标。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分析T细胞亚群数量及百分比。结果 与化疗前相比,化疗方案AC方案(吡柔比星、环磷酰胺)4周期、TAC方案(多西他赛、吡柔比星加环磷酰胺)6周期、AC-T方案(吡柔比星、环磷酰胺加多西他赛)8周期化疗后,3组患者总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普遍降低;总淋巴细胞、CD4+T细胞百分比降低;CD3+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NKT细胞百分比升高。结论 化疗可激活机体免疫中的抗肿瘤成分。  相似文献   
17.
Her2被证实是一个有效的分子靶向治疗的靶标, 笔者就目前以Her2为靶点的抗肿瘤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主要包括该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的关系, 并探讨乳腺癌治疗新策略。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构建人乳腺癌细胞MCF-7他莫昔芬(Tamoxifen,TAM)耐药细胞模型,并鉴定其耐药性.方法 采用高浓度短时间4-羟他莫昔芬(4-hydroxytamoxifen,OHT)冲击法,诱导人乳腺癌MCF-7/TAM耐药细胞株.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生长曲线、细胞倍增时间、药物毒性实验、细胞周期及凋亡相关蛋白BI...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乳腺导管原位癌的治疗现状与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关于乳腺导管原位癌治疗现状与进展的文献资料,并作综述。结果随着乳腺导管原位癌发病率的增加,其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演变。外科治疗包括全乳切除术和保乳术(BCS)。保乳术联合放疗被认为是标准的减少局部肿瘤复发的方法。内分泌治疗也在临床上得到了重视及应用。结论保乳术与综合治疗已成为乳腺导管原位癌治疗的主要方法,需要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何种乳腺导管原位癌亚组只需行BCS术而不需要其他的辅助治疗。微创治疗将是乳腺导管原位癌治疗的一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胰腺损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胰腺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15年来手术治疗胰腺损伤23例的临床资料,根据美国创伤外科协会标准,I级8例,Ⅱ级8级,Ⅲ级5例,Ⅳ级1例,Ⅴ1例。结果 手术治疗19例,术前仅2例明确诊断,非手术治疗4例。血清淀粉酶升高者63.2%(12/19)。全部病人均治愈。术后发生15例次并发症,其中胰外瘘8例次,假性囊肿4例次,腹腔内感染2例次,高血糖症1例次。非手术组均发生胰内瘘。结论 血淀粉酶对胰腺损伤无诊断价值。早期诊断,及时合理的手术方式是减少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