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1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37篇
医药卫生   175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目的为探讨肾复康胶囊治疗肾炎的机理,研究肾复康的抗炎作用与NO的关系.方法应用镉还原柱层析和Griess反应法测定NO的稳定代谢产物NO2-(NO3-).结果肾复康对正常大鼠血、尿中亚硝酸盐(硝酸盐)[NO2-(NO3-)]含量无显著影响;能不同程度地抑制角叉菜胶所致的大鼠足跖肿胀,并显著地降低血清、尿液和炎性足跖组织中NO2-(NO3-)含量;使棉球肉芽肿大鼠模型中棉球肉芽肿重量减轻,显著降低血清、尿液和炎症组织中NO2-(NO3-)的含量.结论肾复康对正常大鼠体内NO的产生没有影响;其抗炎(大鼠角叉菜胶性足跖肿胀和棉球肉芽肿)作用与抑制其体内NO水平有关.肾复康抑制体内NO水平可能是与其治疗肾炎有效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12.
目的:探讨通过简单易行的参数预测对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疗效反应,这些参数包括可通过治疗而改变的参数如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认知功能测定(如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量表和老年患者社会行为亚量表)、注意力检查(如数字符号替代测验,DSST)或一些影响药物反应的结构性因素犤如年龄、脑血管病、颞叶内侧(M TL)萎缩和高血压病等犦以及化学因素(如吸烟)。方法:本试验为对苏格兰近郊的160例连续疑似AD门诊患者进行的队列研究,所有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结果:总体药物有效反应率为42.1%,基线DSST和CT测量…  相似文献   
113.
<正> 现代科学发展的特点是各学科之间相互借鉴、渗透和协同.分析化学能朝着快速、自动化和高灵敏度进展,是受到近代物理学、光学、电学以及电子计算机等学科急剧发展的推动.而新的仪器分析方法的建立,反过来又给工业、农业、环境保护,特别是生物医学的研究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4.
目的 观察急性肾缺血/再灌注(I/R)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规律,及中药血必净注射液对肾I/R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探索药物诱导机体产生HSP70的可行性.方法 普通级雌性SD大鼠108只,体重(200±20)g,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于手术前5~10 rain从股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 ml/kg;活血化瘀中药组(C组)于手术前5~10 min从股静脉注射血必净注射液5 ml/kg,各组再分为再灌注0、6、12、24、36和48 h 6个亚组,每个亚组6只.于各时间点取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一侧肾组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HSP70表达;另一侧肾组织用于苏木素-伊红(HE)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B组与C组SCr和BUN于再灌注6 h起均显著高于A组,C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表明血必净注射液有对抗肾I/R损伤并保护肾功能的作用.Western blotting扫描及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组HSP70表达在再灌注12 h较B组提前达到高峰,表明血必净注射液诱导HSP70表达提前达高峰,发挥保护作用.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通过刺激HSP70提前表达并显著升高,引发了内源性肾脏保护机制,为临床上早期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和寻找肾I/R损伤的药物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5.
原发性肝癌侵犯胆管形成癌栓而致梗阻性黄疸发生率低 ,易误诊为其他疾病。本研究总结分析 38例患者临床表现、超声检查、手术及病理结果 ,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1981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 ,本院住院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 973例 ,其中伴肝癌组织侵入胆管 36例 ,院外会诊患者 2例 ,共 38例。男性 31例 ,女性 7例 ,年龄 2 6~ 75岁 ,平均 ( 4 5 .8± 12 .3)岁。 38例均由手术和病理证实。临床表现为黄疸 37例 ( 97.4% ) ,其中 16例黄疸有波动或反复出现 ;伴腹痛 2 7例( 71.1% ) ,其中 9例急性右上腹绞痛 ,6例伴畏寒、高热。肝大12例…  相似文献   
116.
牛磺酸制剂体内药动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了牛磺酸的不同剂型给药后血药浓度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牛磺酸在家兔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特征属于二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其生物半衰期t_(1/2d)=t_(1/2e)=38s,可见其生物处置过程极快;肌肉注射给药吸收良好,与静脉注射比较具有维持时间长的优点;口服吸收不规则,且吸收量少。作者认为,肌肉注射牛磺酸为最佳给药途径。  相似文献   
117.
目的:通过测量改良式双套圈肌腱缝合法和改良式Kessler缝合法的抗拉强度,了解一种肌腱新缝合法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实验于2004-12-08/18在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分析测试所进行。采集新鲜成年男性尸体(家属自愿捐献)示、中指深屈肌腱标本22根,均切成两段,随机取一段切断以改良双套圈法缝合,另一段则切断以改良式Kessler法方法缝合,制成22对肌腱吻合模型。分为3组,在电子拉力实验仪上记录拉力曲线。①10mm/min速率组9对,以10mm/min速率进行慢拉实验。②500mm/min速率组8对,以500mm/min速率快拉。③1000mm/min速率组5对,以1000mm/min速率(频率约20~30次/min),300次20N峰值负荷,行疲劳试验。观察各组改良式Kessler和改良双套圈两种方法拉力曲线出现第一个拉力峰值(G);吻合口完全断裂前出现的最后一个拉力峰值(B)以及吻合口间隙值(D)。结果:22对肌腱吻合模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10mm/min速率组中改良双套圈法G值、D值明显小于改良式Kessler,B值明显大于改良式Kessler[G值:(6.244±7.065),(12.000±2.442)N,P=0.000;B值:(26.989±7.304),(14.044±3.524)N,P=0.000;D值:(0.496±0.133),(7.711±1.082)mm,P=0.000]。②500mm/min速率组中改良双套圈法G值、B值明显大于改良式Kessler,D值明显小于改良式Kessler[G值:(19.738±5.446),(9.150±1.523)N,P=0.000;B值:(19.875±5.888),(9.588±1.825),P=0.001;D值:(0.629±0.195),(5.429±0.846)mm,P=0.000]。③1000mm/min速率组改良双套圈法肌腱的断裂率为0;改良式Kessler肌腱的断裂率为100%(5/5,P=0.008)。结论:改良双套圈法抗拉强度明显大于改良式Kessler,可做为其术后早期主动活动以防止粘连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18.
阑尾腺癌超声表现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50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14 h入院,查体:Murphy氏症(一),右下腹肌紧张,麦氏点压痛、反跳痛明显,结肠充气试验( ).血常规:WBC13.3×10<'9>/L,N 71.2%.超声检查提示:右下腹可探及范围28 mm×10 mm腊肠样弱回声包块,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包块内未显示正常阑尾壁及管腔结构(图1).CDFI:周边见散在点状血流信号,内部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超声诊断:右下腹腊肠样弱回声,考虑阑尾肿大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119.
鼻出血为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反复鼻出血者多数是局部原因引起。我们自2000—2003年对门诊58例反复little区出血者,经局部填压或其他方法止血无效者,采用鼻中隔剥离划痕疗法,收效满意。现将其方法、治疗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0.
患者男,10个月,发现右侧睾丸肿大、变硬20 d。体格检查:右侧阴囊区扪及一3 cm×2 cm大小的包块,质硬,无红肿,皮温不高,包块表面血管怒张,无触压痛。平卧后包块不消失,不能回纳腹腔,透光试验(-)。左侧睾丸及附睾未见异常。血清β-HCG 0.3 mU/ml,甲胎蛋白328.11 ng/ml,。阴囊超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