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7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90篇
医药卫生   170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摘要】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在预测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前瞻性分析50例行手术治疗的CSM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43~86岁(64.3±11.2岁)。以19例年龄50~62岁(54.6±4.2岁)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应用3.0T磁共振DTI成像序列,观察患者术前各神经纤维束感兴趣区(包括整个颈髓、颈髓前束、侧束及后束)中的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平均弥散率(mean diffusivity,MD)、轴向弥散系数(axial diffusivity,AD)及径向弥散系数(radial diffusivity,RD),将患者按术后神经功能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改善率(recovery rate,RR)分为3组:优良疗效组(RR>0.7)、中等疗效组(RR 0.4~0.7)和一般疗效组(RR<0.4)。比较对照组和3个患者组之间DTI参数值的差异,分析CSM患者脊髓神经束感兴趣区中的FA、MD、AD和RD值与神经功能改善率的相关性,并比较年龄、术前JOA评分、发病时间、MRI T2加权像脊髓高信号及DTI参数在预测CSM患者手术预后中的效果。结果:3个患者组的年龄、发病时间及术前JOA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除优良疗效组整个颈髓的FA值外,3个患者组的FA、MD和RD值与对照组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3个患者组之间仅优良疗效组的整个颈髓、脊髓侧束和后束的FA值与一般疗效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除后束MD值外,CSM患者所有脊髓神经束感兴趣区中的FA、MD和RD值均与神经功能改善率有显著相关性(P<0.05);FA值在所有脊髓神经束感兴趣区中与神经功能改善率呈正相关,MD和RD值与神经功能改善率呈负相关(P<0.05),后束FA值有最好的相关性(r2=0.253,P<0.001)。ROC分析显示FA值的曲线下面积显著大于年龄、术前JOA评分、发病时间及T2加权像中脊髓高信号(P<0.05)。脊髓侧束的FA值在预测CSM患者优良手术效果中最为准确。结论:CSM患者术前DTI参数值,尤其是脊髓后束及侧束FA值,在预测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康复程度中表现出优于临床及传统影像学指标的特性,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2.
刘文亚  陈斌  李翔  褚旭 《西部医学》2020,32(1):90-94
【摘要】 目的 探讨甲状旁腺全切术联合自体前臂移植术治疗肾功能衰竭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效果及对患者血钙、甲旁素变化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肾功能衰竭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甲状旁腺次全切术治疗,研究组应用甲状旁腺全切术联合前臂移植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检测血钙、血磷及甲旁素水平、碱性磷酸酶(ALP)、血红蛋白(HGB)及血白蛋白(ALB)的水平变化,并对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HT5"H〗结果〖HTK〗 治疗后,两组患者皮肤瘙痒、骨关节疼痛、不宁腿综合症以及异位钙化发生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钙、血磷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ALP、HGB、ALB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磷水平、ALP、HGB、ALB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钙、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ALP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P<0.05);治疗前研究组角色功能、认知功能、躯体功能以及社会功能得分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角色功能、认知功能、躯体功能以及社会功能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肾功能衰竭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治疗过程当中,甲状旁腺全切术联合前臂移植术的治疗效果理想,可改善患者血钙、甲状旁腺激素水平、ALP,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医师借鉴。  相似文献   
993.
李翔  彭清华 《中医药导报》2019,25(10):124-126,130
对目诊的理论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对目诊理论研究仍尚未形成完整体系,临床效能也未能得到充分发挥等问题进行述评,以期进一步完善目诊的理论体系,推动形成一个客观标准的智能化目诊平台,充分发挥其临床效能。  相似文献   
994.
众所周知,新冠病毒(2019-nCoV)与SARS病毒(SARS-CoV)相似,主要通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2,ACE2)攻击人体细胞。感染新冠病毒时,具有ACE2高表达的呼吸道上皮细胞是病毒攻击的主要目标。然而一些患者还表现出一些呼吸道以外的症状,比如消化道症状、心脏衰竭、肾衰、神经系统症状等,这表明新冠病毒也会攻击其他器官。  相似文献   
995.
996.
糖尿病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大量的研究表明胰岛素治疗糖尿病可以延缓或阻止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本文综述2型糖尿病中胰岛素治疗的时机、方法、制剂以及不足等。  相似文献   
997.
近年来,我国四肢损伤呈现为高能量、高暴力损伤与高龄体弱的低能量骨折同步增多的现象。随着医学技术整体的进步,四肢损伤的救治也取得很大发展。本文从基础研究、损害控制理论、致伤机制的分析、新型内植物的研制、微创技术、计算机辅助治疗、加速康复外科等方面对目前我国四肢损伤治疗的现状和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98.
999.
目的 采用液质联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探究电针抗抑郁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24只雄性WKY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假针组,每组8只。Wistar雄性大鼠8只设为对照组。电针组于“百会”“足三里”进行电针治疗,每次20 min,1周5次,连续治疗3周。假针组取穴同电针组,毫针不刺破皮肤,毫针与电针仪导线相连,但无电流通过。最后通过旷场实验、强迫游泳和新奇抑制摄食实验评价行为学改变;对照组、模型组和电针组大鼠粪便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系统分析代谢物及组成的变化,探究抑郁症核心生物标记物的代谢途径差异,以评价电针的抗抑郁作用机制。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在旷场试验中的直立次数减少(P<0.001),中央运动距离减少(P<0.05);强迫游泳的不动时间延长(P<0.001);新奇抑制摄食潜伏摄食时间增加(P<0.001)。与假针组相比,电针组在旷场试验中的直立次数增加(P<0.001),中央运动距离增加(P<0.05);强迫游泳的不动时间减少(P<0.001);新奇抑制摄食潜在摄食时间减少(P<0.001)。通过模式识别分析发现,WKY大鼠代谢产物发生显著差异,电针后的代谢产物也出现明显差异。对显著性差异代谢产物分析发现,甜菜苷在模型组中升高,在电针组中降低;环己基氨基磺酸酯、10-氢过氧-H4-神经前列腺素、15(S)-羟基二十碳三烯酸、地奥司明在模型组中降低,在电针组中升高。KEGG通路结果发现显著差异代谢产物主要参与了脂质代谢、氨基酸代谢、生物素降解与代谢等代谢途径。结论 电针能改变抑郁大鼠的抑郁样行为,可能是通过调节脂质代谢、氨基酸代谢、生物素降解与代谢等代谢途径发挥抗抑郁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肺结核为临床常见疾病,目前临床诊断该疾病主要采用CT检查,本文主要研究低剂量CT在肺结核临床诊断中的应用,结合近年来相关研究报道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