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15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01.
你是不是只是单纯地以为不正确的坐姿会引起颈椎病、腰肌劳损等疾病,但你是否知道睡姿不对也易导致疾病的发生。尤其是女性,不正确睡姿会让你的子宫备受伤害。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经皮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肺癌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00年至2006年在我院行RFA治疗的80例肺癌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4~68个月,随访率92.5%。分析11项可能影响生存率的因素,探讨它们与生存率的相关性。生存率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模型及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根据肿瘤国际抗癌联盟(UICC)分期标准,将80例肺癌患者分为三组:肺原发癌Ⅰ/Ⅱ期(Ⅰ期和Ⅱ期)13例,肺原发癌Ⅲ/Ⅳ期(Ⅲ期和Ⅳ期)50例,肺转移癌17例。分别统计全组和各组RFA治疗后的0.5,1,2,3年生存率,结果显示全组患者分别为72.5%、51.2%、22.2%和12.5%;Ⅰ/Ⅱ期分别为92.9%、85.7%、63.5%和39.7%;Ⅲ/Ⅳ期分别为59.0%、37.8%、11.8%和5.9%;肺转移癌分别为71.4%、50.0%、7.1%和7.1%。Ⅰ/Ⅱ期和Ⅲ/Ⅳ期之间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Ⅰ/Ⅱ期和转移癌之间的生存率差异也有显著性;Ⅲ/Ⅳ期和转移癌之间的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可能影响生存率的11项单因素中4项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年龄、UICC分期、有无结合化疗和病灶有无复发或转移。与生存率相关的多因素有3项,分别为年龄、UICC分期和有无结合化疗。结论RFA治疗肺癌的预后影响因素为年龄、UICC分期和有无结合化疗,此结果有助于指导RFA在肺癌综合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3.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肝癌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GEM)联合顺铂(DDP)GP方案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37例无法手术切除的晚期肝癌采用GP方案治疗,并与40例采用传统治疗的氟尿嘧啶(5-Fu)加顺铂(DDP)FP方案治疗比较。结果:肿瘤缩小、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GP方案均优于FP方案,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毒性。结论:GP方案治疗肝癌显示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作为肝癌新的化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4.
Photofrin光动力治疗食管癌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photofrin光动力治疗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及其并发症。方法食管癌32例,以加拿大产光敏制Photorfin 2mg/kg静脉滴注,48h及72h后采用英国产DIOMED630型半导体激光治疗仪,通过内镜活检孔导入光导纤维,在内镜直视下对准病灶,以300J/cm的光剂量进行照射。结果无完全效应病例,明显效应26例(81.2%)、有效应4例(1 2.5%)、无效应2例(6.3%), 总有效率为81.2%。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光动力治疗食管癌近期疗效确切,尤其能有效解除食管梗阻,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手术安全、痛苦小,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姑息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5.
应用头孢哌酮停药2天酒后双硫轮样反应1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106.
目的:通过检测bcl-2,c-erbB-2基因在胃粘膜良恶生病变中的表达,探讨其对提高胃癌诊断率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bcl-2,c-erbB-2基因在98例胃癌,40例不典型增生和20例正常胃粘膜中的表达,结果a,bcl-2在正常胃粘膜中有弱阳性表达(10.0%),在不典型增生中为50%,在胃癌中为44.9%,不典型增生与胃癌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胃粘膜(P<0.05),bcl-2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有关(P<0.05),低分化者bcl-2表达率高,与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无关(P>0.05),b.c-erbB-2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6.1%,其中中早期胃癌中的表达低(16.7%),在重度不典型增生和进展期胃癌中的表达高,分别为80%,58.7%,二者与早期胃癌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5),c-erbB-2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 -2,-B-2c参与胃粘膜的癌变过程,联合检测bcl-2,c-erbB-2可能作为胃癌高危人群筛选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析四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结直肠癌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35例结直肠癌患者和35例体检健康者分别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比较两组糖类抗原19-9(CA199)、细胞角蛋白19的可溶性片段(CYFRA211)、癌胚抗原(CEA)及糖类抗原125(CA125)的表达水平及其阳性表达率;比较不同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及不同病理类型患者之间血清CA199、CYFRA211、CEA、CA125水平差异;分析单项检测与联合检测对结直肠癌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A199、CYFRA211、CEA、CA125水平及其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随着临床分期的加重,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上升(P<0.05);随着病理分型的增加,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下降(P<0.05);发生淋巴结转移者的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淋巴结转移(P<0.05)。血清CA199、CYFRA211、CEA、CA125联合检测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性均明显优于单项指标检测(P<0.01)。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可辅助诊治结直肠癌患者,并可指导其病理分型、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诊断价值明确。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观察质膜型唾液酸酶(human plasma membrane-associated sialidase,Neu3)对前列腺癌荷瘤小鼠恶病质的影响。方法:应用真核细胞转染技术,转染前列腺癌PC-3、LNCaP细胞。转染后,利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利用MTT实验观察细胞增殖变化;划痕实验观察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通过显微外科手术建立原位肿瘤模型,随机分为4组,Mock组、AS组、pGCsi-Scramble组及pGCsi-Neu3组,每组6只小鼠,利用减毒沙门氏菌作为运载体,监测Neu3对裸鼠进食量、体重等恶病质指标的影响;利用IL-6小鼠ELISA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IL-6。结果:PC-3细胞和LNCaP细胞转染pGCsi-Neu3质粒后细胞透光性下降,伪足减少,细胞增殖能力下降,迁移能力下降,与Mock组及pGCsi-Scramble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动态监测前列腺癌荷瘤小鼠体重和摄食量数据显示:Mock组、AS组和pGCsi-Scramble组,小鼠体重逐渐减轻,摄食量减小,试验结束时,与pGCsi-Neu3组相比体重、摄食量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1)。pGCsi-Neu3组小鼠血清IL-6水平明显低于Mock组、AS组和pGCsi-Scramble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下调Neu3表达,在体内具有良好的延缓恶病质发生、发展作用,其可能机制是Neu3的表达水平下降抑制了前列腺癌PC-3、LNCaP细胞增殖和迁移,IL-6表达下降,食欲增加。Neu3可能成为治疗癌性恶病质新靶点。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地奥司明口服辅助复方角菜酸酯栓治疗内痔急性发作的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68例内痔急性发作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复方角菜酸酯栓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地奥司明,两组治疗7d后比较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7d的治疗,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24%和67.65%,差异显著(P<0.05),治疗过程中组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地奥司明口服辅助复方角菜酸酯栓治疗内痔急性发作疗效显著,安全性高,适合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研究葛根素对血管紧张素(angiotensin,Ang)Ⅱ诱导的高血压大鼠的影响,并探讨其改善内皮功能的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ng Ⅱ组和葛根素组。Ang Ⅱ组连续5 d泵入Ang Ⅱ(0.7 mg·kg-1·d-1),葛根素组在泵入Ang Ⅱ前10 d采用葛根素注射液腹腔注射(100 mg·kg-1·d-1)进行干预。采用尾动脉法测量收缩压,用血管张力测量灌流系统测量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ndothelium-dependent relaxation,EDR)。Western blot测量血管内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葛根素能明显降低Ang Ⅱ诱导的大鼠高血压水平(P<0.05),减轻Ang Ⅱ引起的动脉内膜增厚和心肌细胞的肥大。和对照组相比,Ang Ⅱ组能削弱动脉血管的EDR,同时降低p-eNOs(Ser 1177)的表达,增强gp91 phox(85%),p22 phox(113%)的表达,而葛根素能改善EDR,并逆转Ang Ⅱ引起的蛋白量的变化。结论 在Ang Ⅱ诱导的高血压大鼠中,葛根素能降低血压,保护内皮功能及靶器官免受损伤。葛根素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机制可能和自身抗氧化及上调p-eNOs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