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4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芬太尼复合镇痛液对晚期癌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芬太尼复合镇痛液经病人皮下自控镇痛(PCSA)给药的疗效。方法:分组观察比较吗啡口服、Durogesic—芬太尼经皮敷贴剂外敷、芬太尼复合镇痛液经病人皮下自控镇痛对晚期癌痛患者治疗后2天、1周和2周疼痛程度及便秘、恶心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各药物组对疼痛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芬太尼复合镇痛液PC-SA对晚期癌痛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其它二组,P<0.05。结论:芬太尼复合镇痛液PCSA疗法疗效优于其它两组,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2.
23.
目的 探讨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脾肿大患者外周血细胞变化情况,以及外周血细胞改变的原因.方法 同顾性分析1991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309例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脾肿大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外周血细胞是否减少,分为减少组(278例)和非减少组(31例).结果 减少组278例中177例为多种血细胞减少,包括全血细胞减少71例,WBC+PLT减少48例,RBC+PLT减少25例,WBC+RBC减少33例;101例为单种血细胞减少,其中PLT减少28例,WBC减少26例,RBC减少47例.手术切除脾脏后,减少组患者的血细胞均明显升高(t=6.53,P<0.01);非减少组31例,全血细胞均在正常范围.结论 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脾肿大患者不一定均有外周血细胞减少.外周血细胞减少是脾肿大的并发症,但不是必然表现.对于部分患者外周血细胞没有减少,其原因可能与脾脏病理改变轻和骨髓极度增生有关.  相似文献   
24.
患者,女,38岁,发现颈部肿块1年余于2010年10月25日入院.既往于1992年因先天性室间隔缺损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体格检查:颈前区气管前方可扪及一肿块,约2 cm×2 cm,质韧,无压痛,肿块可随吞咽上、下移动,双侧颈部未扪及肿大淋巴结.入院后行心脏彩超未发现心室内异常血流,甲状腺彩超示甲状腺峡部实性结节,双侧甲状腺缺如,甲状腺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25.
目的:对补阳还五汤防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疗效进行研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组),模型对照组(模型组),中药预处理组(补阳还五汤预处理组)、西药预处理组,后3组行手术,造成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检测各组大鼠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水平的变化,并取肝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AST、TNF-变化:造模各组大鼠血清AST、TNF-水平均上升,中、西药治疗组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且中西药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造模各组大鼠CAT的变化:造模各组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中西药处理组均较模型组明显升高,中西药组间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病理检查示:模型组有广泛肝细胞空泡样变性改变,而中西药处理组肝细胞空泡样变性改变明显较轻。结论:补阳还五汤能显著降低血清TNF-的含量,提升肝细胞CAT水平,一定程度上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Graves病,甲亢)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和诊治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12年2月收治的12例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及诊断治疗过程。 结果:全组甲亢合并甲癌发病率4.08%(12/294),中位年龄36.5岁;3例行患侧叶切除加对侧叶大部分切除术,9例行全甲状腺切除术(其中5例为二次手术),4例VI区淋巴结清扫均为(-),无神经损伤,1例造成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2例失访, 10例5年生存率100%。 结论:甲亢合并甲癌发病年龄较轻,转移少,多发微小病灶,行患侧叶切除加对侧叶大部分切除术或全甲状腺切除术预后好。术中需常规行快速冷冻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胰腺假性囊肿的综合处理。方法回顾性总结近7年来我院收治胰腺假性囊肿3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急性胰腺炎后28例,慢性胰腺炎后3例,腹部外伤后5例。囊肿直径≤6cm者10例,均为单房性囊肿;直径〉6cm者26例,其中9例为多房、17例为单房性囊肿。ERCP造影显示67%囊肿与主胰管沟通,绝大多数发生在〉6cm的囊肿。囊肿直径≤6cm的10例病人,除1例作了囊肿切除和2例并发感染行外引流治愈外,7例皆经保守治愈;〉6cm的26例病人,除1例保守治愈外,其余25例均行囊肠Roux-en-Y吻合术,无手术死亡。结论不与胰管沟通或直径≤6cm的囊肿,可行非手术治疗;与胰管沟通或直径〉6cm的囊肿,6周后不消退均应行内引流术或内镜治疗;术前了解囊肿与胰管的沟通情况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8.
目的筛选绞窄性肠梗阻的诊断指标与方法,以提高其确诊率。方法运用循证医学“研究证据、临床经验和患者需求”三要素,从我院已治疗过的和文献报道的共计652例绞窄性肠梗阻患者的年龄、性别、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停止排气便、腹型、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腹部平片阳性、血气分析、CO,CP、凝血功能等26项指标中,通过Meta分析进行筛选,并应用于652例绞窄性肠梗阻和604例单纯性肠梗阻患者、检验其效果。结果筛选了10项诊断绞窄性肠梗阻的指标:①腹痛不缓解或腹胀加重;②T≥38℃;⑧P≥100次/分;@WBC≥15×10^9/L;⑤Hb≤90g/L;⑥腹部不对称,可见肠型及蠕动波;⑦有腹膜刺激征;⑧腹腔穿刺为暗红色血性液体,或为淡黄色液体、镜检有较多的红细胞;⑨影像学显示肠襻固定性扩张加重;⑩休克。绞窄性肠梗阻患者中符合≥2项指标占92%,而单纯性肠梗阻为0。结论所确定的诊断指标与方法为绞窄性肠梗阻所特有,在确诊肠梗阻的基础上,符合≥2项指标者就可诊断为绞窄性肠梗,它可使绞窄性肠梗阻的确诊率由过去的61%提高到92%,且简便、易记。  相似文献   
29.
门静脉高压症名称的由来至今巳有100多年的历史.它的治疗则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回顾这一历史,有利于进一步完善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30.
门静脉高压症名称的由来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它的治疗则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回顾这一历史,有利于进一步完善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