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60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中国成人HIV相关脂肪营养不良综合征55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中国部分HIV/MDS患者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HIV相关脂肪营养不良综合征(HIV-LD)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07年3-5月期间在我院门诊随诊的成年HIV/AIDS患者55例,根据患者报告和医师评估结果 ,将上述患者分成HIV-LD组与非脂肪营养不良综合征(HIV-NLD)组.对两组HIV/AIDS患者进行全身双能X射线扫描(DEXA),并比较两组间临床特点、治疗过程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差异,分析发生HIV-LD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 55例HIV/AIDS患者中,脂肪异常分布发生率为47.3%.多因素分析结果 显示,HAART暴露2年以上、司他夫定(d4T)暴露1年以上与HIV-LD的发生独立相关.DEXA结果 显示,HIV/AIDS患者脂肪异常分布主要表现为外周脂肪萎缩.结论 脂肪异常分布在接受HAART的AIDS患者中有较高发生率,表现为外周脂肪萎缩.HAART长期治疗及使用d4T方案,尤其后者,是HIV-LD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2.
自1996年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进入临床实践以来,HIV-1感染患者AIDS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显著下降[1-2],HAART成为针对HIV-1感染患者的基本治疗方案.然而,对于启动HAART的时机问题,长期以来存在不同的认识[3].目前各个权威性指南一致认为在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μ1时,无论有无症状,都应启动HAART.而在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μ1的无症状HIV-1感染者中启动HAART(即所谓"早期治疗")的方案目前尚未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对于近期的一系列前瞻性研究的结果提示,与早期治疗相比延迟治疗(CD+4 T淋巴细胞计数<350/μ1)可能会导致负性事件风险的增加(包括病死率升高、进展至AIDS的风险升高及非AIDS相关性疾病风险的升高等),导致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83.
一、概述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的启动时机是治疗HIV-1(若无特殊说明,以下HIV指HIV-1)感染的核心问题之一,长期处于争论状态. 1987年引入耐受性较差的齐多夫定后,相继出现了支持早期与推迟使用齐多夫定的临床试验[1-2].1996年出现的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cART)方案使得人们再次重视早期治疗,1997年国际AIDS协会指南推荐所有可检测到血浆HIV RNA的无症状感染者接受治疗[3].  相似文献   
84.
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酵母)免疫的保护效果及成本-效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重组乙型肝炎(乙肝)疫苗(酵母)(YDV)免疫的保护效果及成本-效益。方法在同龄儿童中设免疫组和未免疫组,对照研究免疫与未免疫儿童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之差异及其免疫的保护效果。同时,以本研究免疫组的HBsAg携带率与实施乙肝疫苗免疫策略前山西省同龄组儿童的HBsAg携带率做对比,分析YDV的保护效果,并进行免疫的成本-效益分析。结果免疫组的HBsAg携带率为0.41%,无免疫史组的携带率为3.24%,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两组对比分析的疫苗保护率为87.35%。实施免疫策略前后同龄组儿童HBsAg携带率比较计算的疫苗保护率为95.00%。分别按全国和山西省的乙肝病毒(HBV)感染本底资料分析免疫的成本-效益表明,每接种1 000人份YDV可分别减少106名和103名HBsAg慢性携带者,27名和26名慢性肝病患者,粗略估算直接的成本-效益之比为1∶27。结论YDV免疫的保护效果良好,并有非常好的成本-效益。  相似文献   
85.
目的比较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携带者、急性自限性HBV感染者与正常对照之间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的差异,分析HBV感染后不同临床转归与Treg的关系,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提供新的线索。方法选取2004年2月至10月在我院肝炎门诊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8例、HBV携带者23例、急性自限性HBV感染者19例以及健康献血员14例,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外周血Treg的比例,分析其差异及临床意义。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组外周血Treg占CD4^+T细胞的比例为7.2%±3.1%,较HBV携带者组、急性自限性HBV感染者组及正常对照组增高;而HBV携带者组、急性自限性HBV感染者组及正常对照组之间Treg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reg在HBV感染后慢性化的过程中可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6.
目的 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T淋巴细胞改变特点 ,探讨其发病机制 ,提高SARS的早期诊断水平。方法 收集本院急诊留观的 30例确诊为SARS患者和 5 6名健康献血员的抗凝血 ,用特异性荧光抗体标记 ,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其CD+ 4和CD+ 8的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 ,对其中 2例恢复后的SARS患者复查CD+ 4和CD+ 8的T淋巴细胞亚群 ,并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巨细胞病毒 (CMV)和EB病毒 (EBV)感染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改变进行比较。结果 与正常人相比 ,SARS患者的CD+ 4T淋巴细胞 (简称“T4 细胞”)和CD+ 8T淋巴细胞 (简称“T8细胞”)数量均显著减少 [(2 84± 187)个 /mm3和 (2 88± 16 7)个 /mm3 ],所有SARS患者的T4 细胞计数均低于正常 (最低仅为 49个 /mm3 ) ,恢复期 2例SARS患者的T4 和T8细胞恢复正常 ;与HIV、CMV、EBV感染者相比 ,SARS患者的T4 细胞和T8细胞数量也显著减少 ,而T8细胞数量的减少则更为严重 ;与正常人相比 ,HIV感染者T4 细胞数量也显著减少 ,但HIV、CMV、EBV感染者的T8细胞数量均显著增加。结论 SARS患者的T淋巴细胞数量显著降低 ,但可逆转 ;T4 和T8细胞的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SARS患者。  相似文献   
87.
抗HIV治疗对艾滋病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IV-1感染人体后,造成 CD_4~+T淋巴细胞数量进行性减少,细胞免疫功能损害,最后导致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即艾滋病(AIDS)。先前的研究表明这种免疫功能的丧失是不可逆转的,抗HIV病毒治疗仅能控制或减缓其进展。但最新研究证明,强效联合抗病毒治疗(HAART)不仅能有效的控制HIV-1的复制,并能使艾滋病病人的免疫功能得  相似文献   
88.
高效抗病毒治疗促使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重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艾滋病的特征是HIV 1感染人体后 ,造成CD4 +T淋巴细胞数量进行性减少、细胞免疫功能损害 ,最后导致艾滋病 (AIDS)。先前的研究表明这种免疫功能的丧失是不可逆转的 ,抗HIV病毒治疗仅能控制或减缓其进展。近年来 ,由于强效联合抗病毒治疗 (HAART)的应用 ,艾滋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前明显下降 (指西方国家 )。说明HAART不仅能有效的控制HIV 1的复制 ,并能使艾滋病病人的免疫功能得到恢复。这种HAART使艾滋病病人免疫功能重建的假说最近被一组法国研究人员证实 ,艾滋病的免疫重建规律是 :(1)治疗早期CD4 +…  相似文献   
89.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其特征是HIV特异性的攻击CD4+T淋巴细胞.造成CD4+T淋巴细胞数量和功能进行性破坏,患者出现各种机会性感染或肿瘤,导致AIDS。所以认识和了解AIDS主要机会性感染的临床特点对提高临床医师对其诊治水平有很大帮助,本文对AIDS几个主要的机会性感染的临床特点和诊治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90.
随着消灭脊髓灰质炎 (简称脊灰 )目标的日益临近 ,对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监测系统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我们将山西省 1998年AFP病例流行病学及监测状况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自 1998年全省AFP病例监测专报系统报告的AFP病例个案调查表、旬报表。人口资料来自省统计局年报。省脊灰实验室提供病毒分离结果 ,国家脊灰实验室做毒株型内鉴别。按照WHO规定的AFP病例监测系统的要求 ,对 15岁以下AFP病例进行监测、评价。应用EPIinfo软件进行统计处理。2 结果 :( 1)流行特征 :1998年 137例AFP病例分布在 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