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10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采用异硫氰酸胍-酚-氯仿抽提法从孵育至12天的鸡胚视叶顶盖中提取RNA。choepfer报道的序列设计引物,引物的5端添加EcoRI和XbaI酶切位点。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得到1.48kb长的CDNA片段,用EcoRI和XbaI酶切CDNA后插入质粒PUC19。测序采用Sanger双氧终止法,结果与文献报道一致。将β基因克隆入PBV220原核表达载体中,宿主菌经42℃诱导,经SD  相似文献   
32.
活血化瘀中药干预微血管新生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从研究方法、检测指标、临床与实验等方面总结了活血化瘀中药干预微血管新生的研究现状,并对活血化瘀中药干预微血管新生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治伤散巴布剂"治疗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的临床证候疗效。方法:选择150例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病例,随机分为A组(治伤散散剂组)、B组(治伤散涂膜剂组)及C组(巴布剂组),3组各50例,分别给予相应外用药物治疗,在治疗后第1、3、5、7 d进行临床主、次证候记分,统计分析计分结果,评定治伤散巴布剂疗效。结果:A、C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P<0.01);总体症状体征改善程度各时相点明显优于B组(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B组、C组分别为56%、21%、6%。结论:治伤散巴布剂对急性软组织损伤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有明显缓解作用,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34.
复智散对阿尔采末病模型小鼠治疗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智散(FZS)对Aβ25-35诱导的阿尔采末病(AD)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Aβ25-35侧脑室注射制作AD小鼠模型,以不同剂量的FZS灌胃治疗,通过Morris水迷宫和小鼠穿梭程序自动控制仪检测小鼠的认知功能,采用比色法测定小鼠脑内胆碱乙酰基转移酶(ChAT)、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及乙酰胆碱(ACh)含量。结果不同剂量的FZS不仅对AD小鼠的认知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且能增加AD小鼠脑内的ChAT活性及ACh含量,并降低AChE活性。结论FZS在1.25~10g·kg-1剂量范围内均有治疗小鼠AD的作用,但用1.25g·kg-1剂量时治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并治伤散外敷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闭合性胫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闭合性胫骨骨折98例,观察组52例以治伤散外敷,对照组46例以云南白药外敷。于治疗用药后第2d、5d、10d、15d分别观察记录临床症状及评分,检测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率64.64%,总有效率为95.97%;对照组显效率21.70%,总有效率为76.76%。两组总体疗效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在体征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改善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并治伤散外敷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危重症患儿胃肠功能障碍的早期临床特点,寻求有效的防治方法.方法 分析胃肠功能障碍的50例危重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小儿胃肠功能障碍多见于婴幼儿,重症感染、缺血缺氧、休克、酸中毒、急性脑水肿是其发生的主要因素.胃管内抽出咖啡样液体是胃肠功能障碍的最早表现,死亡病例均有3~4个器官功能障碍.结论 治疗小儿胃肠功能障碍的疗效与诊治的早晚及伴随的其他器官功能障碍密切相关.及早留置胃管、早观察、早诊治、综合治疗是抢救胃肠功能障碍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7.
蛋白质药物的入脑转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疗脑内疾病的有效途径是用载体向脑内运送蛋白质药物(如抗体、神经营养因子、生物活性酶等)。合适的脑靶向载体通过化学方法或分子生物学方法与蛋白质连接,携带蛋白质进入脑内,发挥药理作用。目前随着药物-亲和素/生物素-载体连接方法的成熟,以及脑靶向TAT-PTD小肽载体的探索,将可能会使大分子蛋白质进入脑内治疗脑内疾病成为常规的治疗方法。此外,这种方法也为治疗体内的其他器官疾病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38.
李前  覃肇源 《新医学》1998,29(11):606
患儿男,8岁8个月。因腹胀25天于1998年1月10日入院。患儿25天前发现腹胀,呈进行性加重,外院抽淡黄色腹水共6次约7500mL,抽后症状减轻,不久又加重,腹部B超、CT示“肝大、腹水”,治疗无效收入院。体检:面色红,皮肤粘膜(-),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眼睑、四肢、阴囊无浮肿。心、肺(-)。腹部膨胀、软,腹围63cm,腹壁静脉曲张,脐上较明显,血流方向向上,右下腹见穿刺针痕,触痛。肝右肋下6cm,质中,边缘钝,触痛(-),脾肋下未触及,腹水征( )。实验室检查:血、尿、粪常规未发现异常,肝功能检查,血生化仅血钾低(3.2mmol/L)。腹水检查:外观微黄,李…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观察治伤巴布剂(血壳、虎杖等)对大鼠创伤性软组织肿胀模型骨骼肌组织中水通道蛋白-3(AQP-3)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SD大鼠54只,随机分成3组,造模前ld使用100 g/L硫化钠对每只大鼠左后肢大腿外侧区域进行脱毛处理.正常对照组仅在左后肢大腿外侧进行脱毛处理,并标记打击范围,不予打击造模;模型组使用软组织打击器在脱毛区标记范围内予以打击复制急性软组织损伤肿胀的模型,不给任何药物处理;药物处理组于急性软组织损伤肿胀模型建立后立即在局部给予治伤巴布剂外敷,另给予胶布加强固定.分别于造模后lh、6h、1d、3d、5d、7d6个时相点处死动物,每组每个时相点3只,在标记的区域内肌肉组织取材,采用干湿比重法测定骨骼肌组织的含水量,应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AQP-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的肌肉组织含水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3d、5d、7d3个时相点,药物处理组的含水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AQP-3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药物处理组AQP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治伤巴布剂减轻急性软组织肿胀从而加速急性软组织损伤后修复的作用可能与其能上调APQ-3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MRI对小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小脑梗死MRI图像资料.结果:MRI不同程度显示了小脑梗死的影像学改变,各有其特点,且与病程长短病灶大小有关.MRI检查,直接确诊23例为小脑梗死,1例误诊为小脑胶质瘤,准确率达95.8%.梗死部位小脑上动脉(SCA)54.2%和小脑后下动脉(PICA)37.5%明显多于小脑前下动脉(AICA)8.3%.结论:MRI的影像学诊断准确,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