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31篇
医药卫生   9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评价浮针疗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重庆维普全文数据库(VIP)、Pub Med、Cochrane Library、Medline、EMBase等数据库中有关浮针疗法(试验组)vs传统针刺疗法或康复训练(对照组)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献,提取相关随机对照试验(RCT)的资料并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进行质量评价,应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14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试验组和对照组共涉及病例1 04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的总有效率(OR=5.42,95%CI[3.45,8.52])及在改善肩手综合征评估量表(SHSS)评分(SMD=-0.45,95%CI[-0.67,-0.22])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SMD=-1.46,95%CI[-1.87,-1.06])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2组在改善运动功能评价(FMA)评分(MD=2.93,95%CI[4.50-1.97,7.83])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结论】浮针疗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总有效率及在改善SHSS评分、VAS评分方面优于传统针刺疗法或康复训练,但由于纳入的研究质量普遍较低,研究结论尚有待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RCT的支持。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沐舒坦雾化吸入辅助治疗糖尿病合并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2013年的3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6例,治疗组采用沐舒坦雾化吸入,2次/d,连续7 d;对照组采用a-糜蛋白酶雾化吸入,2次/d,连续7 d。观察两组患者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5%,P〈0.05);沐舒坦组在咳嗽减轻,痰量减少,咳痰困难,肺部啰音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结论沐舒坦雾化吸入佐治糖尿病合并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疗效可靠,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3.
227株院内肺部感染细菌分布及药敏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对我院院内肺部感染者,经口痰普通培养细菌阳性的致病菌227株进行了分析,以指导临床正确地选择抗菌药物治疗。结果表明,铜绿假单胞杆菌耐药比较严重,除对第3代头孢类抗生素、喹诺酮类及阿米卡星敏感性较高外,对其它抗生素敏感性低。  相似文献   
34.
运用循证医学对血瘀证诊断标准研究文献的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运用循证医学对血瘀证诊断标准研究文献的评价。[方法]参照循证医学及临床流行病学中有关诊断性试验的评价标准,拟定文献评价观察表。评价内容:包括研究文献的设计方案、样本的筛检、样本含量的估算、对照组的设立、随机化方法、盲法、诊断性试验的评价指标等。[结果]所有研究文献均没有设立标准诊断方法作为对照,对结果的判断均没有采用盲法,所提供的诊断性指标(敏感度、特异度、似然比等)不全面,对偏倚的控制没有描述等,采用同一血瘀证诊断标准的研究文献,其所得结论不完全相同,各研究文献所得结论与其所采用的诊断标准不完全吻合,也没有阐述血瘀证诊断标准指标数增减的理由。[结论]提示目前所使用的血瘀证诊断标准可能存在某些不足,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同时,各研究文献所得结论的差异,也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35.
目的系统整理和揭示痰瘀互结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用药规律,评价中医治疗痰瘀互结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1995年~2016年公开发表的痰瘀互结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文献,采用文献系统评价方法定性、定量分析,探究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常见证候—痰瘀互结证的证治规律及临床疗效。结果经筛选后,共纳入合格文献39篇,有完整处方名称(包括传统经方名称)32首方、没有取名但以"自拟经验方"作为名称7首方,涉及相关药物共77种,合计治疗患者1 612例。根据中药的功效及分类,使用频次较多的药物排名依次为活血化瘀药、补虚药、利水渗湿药、消食药、化痰药。最终纳入13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对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中医药治疗痰瘀互结型高脂血症能提高临床疗效(OR=2.71,P0.000 1),升高HDL水平(OR=0.21,P0.000 01)。结论治疗痰瘀互结型高脂血症的用药规律:痰瘀同治是高脂血症辨证论治的大法之一。中医药祛瘀化痰法治疗高脂血症具有较大的优势,但仍需要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高脂饲养雌性、雄性SD大鼠的血脂变化规律。方法:正常雄性、雌性6周龄大鼠各30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根据体质量随机分为雄性对照组、雄性模型组、雌性对照组、雌性模型组,每组15只。两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两模型组给予高脂高胆固醇饲料,不限饮水。观察各组大鼠体质量、饮食、饮水量变化,分别在第6、8、12周末每组处死5只大鼠,检测血清TC、TG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体质量方面,在造模第6、8、12周末,雄性、雌性模型组大鼠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体质量逐渐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其中雄性模型组的体质量比雌性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雄性对照组的体质量比雌性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血脂TC方面,在第6、8、12周末,两模型组TC与两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升高,且雌性SD大鼠的TC水平较同时期雄性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对照组之间T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脂TG方面,第6周末时两模型组大鼠TG均高于两对照组,且雌性模型组高于雄性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8周后差异不明显;在6周、8周、12周末,两对照组之间TG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12周的动态实验可以看出,高脂饲料喂养SD大鼠建立高脂血证模型的方法是成立的。相同实验周期内,雄性大鼠的体质量明显高于雌性大鼠,但雌性SD大鼠的血脂水平较雄性更高,更易形成高脂血症模型。同时,无论雌性还是雄性SD大鼠,在高脂饲料喂养期间,约8周时间开始出现血脂相对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37.
痰瘀互结证是缺血性中风病的主要证型之一,是缺血性中风病病情加重的重要标志。现代研究者对缺血性中风病痰瘀互结证与生物学客观指标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就相关研究已有成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其生物学机制主要归纳为脂质代谢紊乱、炎症反应、血液流变学改变、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微循环障碍、氧自由基、细胞间黏附分子等方面。这些客观指标可为缺血性中风病痰瘀互结证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8.
为研究以益气活血法拟定的脑栓康处方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脑血栓形成)气虚血瘀证的作用,将符合条件的66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4例和安慰剂组32例,以双盲法进行临床观察和检测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相关指标,另设17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试验组和安慰剂组的tPA、6_keto_PGF1α、ATⅢ、NO、CGRP含量(或活性)均低于正常对照组水平(P<0.01),PAI、TXB2、ET含量(或活性)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水平(P<0.01)。经4周治疗后,自身前后比较:两组tPA、6_keto_PGF1α、NO、ATⅢ、CGRP含量(或活性)均升高(P<0.001),PAI、TXB2、ET含量(或活性)均降低(P<0.001)。两组治疗前后差值组间比较:试验组PAI、TXB2、ET含量(或活性)降低,tPA、ATⅢ、CGRP含量(或活性)升高,和安慰剂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试验组6_keto_PGF1α、NO含量升高比安慰剂组高(P<0.01)。治疗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两组的PAI、TXB2、ET含量(或活性)降低及tPA、ATⅢ含量(或活性)升高已接近正常对照组水平(P>0.05);NO、CG  相似文献   
39.
为了解决传统的随机对照试验在临床实际操作过程中面临的患者的偏好、伦理和依从性等,研究者们提出了患者偏好随机对照试验。介绍几种常用的患者偏好设计方案:患者偏好二阶段设计(Wennberg设计、Rücker设计)、全面队列设计(Brewin设计和Olschewski设计)、预随机设计和Korn设计等,并评价各个设计方案的优缺点,以便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根据研究目的、疾病特点等特征选择合适的方案。  相似文献   
40.
1概述 “中风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脑血管疾病,主要指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据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缺血性脑卒中约占全部脑卒中发病率的60~80%t”,其病理表现主要是由于脑局部动脉血流灌注减少或突然完全中断,造成一定范围内神经细胞、纤维、胶质以及血管等组织结构连续崩解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