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7篇
  免费   362篇
  国内免费   122篇
医药卫生   3931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279篇
  2022年   218篇
  2021年   172篇
  2020年   181篇
  2019年   215篇
  2018年   223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138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213篇
  2013年   222篇
  2012年   268篇
  2011年   247篇
  2010年   236篇
  2009年   216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 研究提踵运动对中老年人骨密度的改善情况。方法 以中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提踵运动对受试者的足跟给予应力剌激干预,以跟骨骨密度为主要参考指标,结合受试者的主观感受,经过3个周期的训练,对提踵试验组与对照组受试者的跟骨骨密度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应力剌激对改善中老年男性的跟骨骨密度有一定帮助,提踵运动对于中老年男性跟骨骨密度的改善有较好的效果。女性对于应力剌激的阈值低于男性。结论 适宜负荷强度和频率的应力剌激,对改善处于骨质疏松情况下的中老年人跟骨骨密度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究影响卵巢早衰及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就诊的病人及健康普查妇女,依据卵巢早衰及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诊断标准,分为卵巢早衰(POF)组47例、DOR组54例及对照组51例。收集患者和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其在3组间的差异。结果脑力劳动者、月经异常、焦虑、抑郁及急躁等精神症状,吸烟、染发、睡眠不足、工作繁忙、家族史以及风湿免疫性疾病在POF组及DOR组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婚姻状况、年龄及初潮年龄、孕产次、避孕方式、饮酒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OF及DOR与劳动类型、学历水平、月经异常、焦虑、抑郁及急躁等精神症状、吸烟、染发、睡眠不足、工作繁忙比例、存在家族史以及风湿免疫性疾病等有关,避免危险因素可以有效预防卵巢早衰及储备功能下降的发生。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室内CO2浓度对医护人员健康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将60名手术室护士随机分为开腹手术组和腔镜手术组,分别于术前及术后对2组人员测量生命体征、检测动脉血气、评价疲倦程度,并采用便携式红外线CO2分析仪检测手术室内不同时刻CO2浓度.结果腔镜手术室内CO2浓度于手术30 min时升高,术中维持较高水平,于手术结束时达最高值;与本组术前和开腹手术组相比,腔镜手术组人员手术后心率和呼吸频率明显增快,p H降低,PCO2升高,且疲倦严重度评分显著增加(P<0.05).结论腔镜手术造成手术室内CO2污染,危害医护人员身心健康,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比较乳腺癌组织和MCF-7细胞株中SP细胞的含量和生物学特性.方法 采用Altra流式细胞仪分选出乳腺癌组织原代培养6代细胞和MCF-7细胞株中SP细胞,检测2种来源SP细胞的表面标记和细胞周期增殖状况.结果 乳腺癌组织和MCF-7细胞株中SP水平分别为4.68%和12.43%,MCF-7细胞株中SP水平显著高于乳腺癌组织.2种来源的SP细胞的生物学标记(ABCG2、CD133、CD43、CD24、Ki-67、MDR表达率)及细胞周期时相分布(G0/G1期、S期、G2/M期、凋亡率、坏死率),细胞生物学特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实体组织中存在SP细胞,但低于MCF-7细胞株中SP细胞水平,不论是乳腺癌实体组织或MCF-7,其SP细胞都具有肿瘤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为乳腺癌组织干细胞的分选提供了一定的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5.
目的:比较计划性撤机、经验性撤机和智能软件为主导的撤机模式的优劣。方法:6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成3组:经验性撤机(T组)20例、计划性撤机(SBT组)20例和以智能软件为主导的撤机方式(K组)20例,进行撤机试验。结果:SBT组、K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气管切开率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均低于T组,撤机成功率高于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SBT组与K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划性撤机和智能软件为主导的撤机模式均能够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撤机后并发症和死亡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96.
张志鹏  李佳 《河北医学》2015,(4):640-642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对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70例,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研究组采用功能性内窥镜治疗。分别于手术前、手术后3个月及6个月测定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鼻内镜检查(Lund-Kennedy)计分。结果: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及Lund-Kennedy计分在治疗前差别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时研究组中患者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7.1%)明显高于对照组(5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用于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治疗效果确切,创伤小,又能彻底去除病灶。  相似文献   
97.
支气管哮喘(哮喘)是以2型辅助性T细胞(Th2)介导的炎症反应为主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Th2细胞通过释放白细胞介素4(IL-4)、IL-13与共受体IL-4受体α亚基(IL-4Rα)结合,激活下游信号转导,导致哮喘气道炎症反应的发生。Dupilumab是全人源化的抗IL-4Rα单克隆抗体,能够与IL-4Rα高亲和力结合,从而竞争性抑制IL-4、IL-13与IL-4Rα结合,减少重症哮喘急性发作、改善肺功能。本文将对Dupilumab治疗重症哮喘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穴位按摩联合心脏康复操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患者血脂水平、心功能、情绪状态、睡眠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PCI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60例)。对照组PCI术后采取常规运动康复治疗,干预组在常规运动康复治疗基础上,采取穴位按摩联合心脏康复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氨基末端脑钠尿肽前体(NT-proBNP)、6分钟步行距离(6MWT)]、焦虑抑郁[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生活质量[采用西雅图生活质量量表(SAQ),包括躯体活动受限程度(PL)、心绞痛稳定情况(AS)、心绞痛发作情况(AF)、治疗满意程度(TS)、疾病认识程度(DS)]评分情况。 结果 两组治疗前血脂指标、心功能指标、焦虑抑郁、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治疗后TC、TG、LDL-C、HDL-C、NT-proBNP、HAMA、HAMD、PSQI均较本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显著下降,LVEF、6MWT、PL、AS、AF、TS、DS均较本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显著升高(均P<0.05)。 结论 穴位按摩联合心脏康复操可显著改善PCI术后患者血脂水平,提高心功能,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睡眠及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美罗培南与亚胺培南对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清CRP-U、PCT、IL-6等指标的影响。方法:抽取2017年1~12月某三甲综合医院呼吸内科病例200例(美罗培南组100例,亚胺培南组100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评价两药的临床疗效及对CRP-U、PCT、IL-6相关指标治疗前后的影响。结果:两种药物选择、用法用量、治疗疗程较合理,治疗后两组CRP-U、PCT、IL-6相关指标值均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有效率美罗培南组85%、亚胺培南组78%,二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罗培南与亚胺培南是治疗重症肺炎的重要药物,临床需严格规范与合理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00.
目的了解北京市报告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的梅毒感染情况,分析HIV/AIDS病人感染梅毒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北京市2011年4月至2013年3月报告的HIV/AIDS病人的血液样本,采用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及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实验(TPPA)检测梅毒螺旋体形成检测数据库,同时结合这一时期的"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管理系统"的病例报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年4月至2013年3月,北京市共报告HIV/AIDS病人3806例,经性传播占94.0%(3579例);梅毒阳性者450例,梅毒感染率11.8%。报告的HIV/AIDS病人,有1911例在HIV抗体检测确证阳性前3个月内发生过性行为,其中发生无保护性行为的比例为66.6%(1272例);报告的HIV/AIDS病人的不同特征对应的梅毒感染率水平为:男性高于女性,汉族高于其他民族,年龄40岁以上者高于年轻者,男男同性性行为途径高于其他传播途径,婚姻状态为未婚、离异或丧偶者高于已婚及不详者,文化程度为初中、高中或中专者高于其他文化程度者,既往曾患性病者高于未患性病及不详者,报告单位为传染病医院者高于其他报告机构,样本来源为性病门诊者高于其他样本来源者。结论应根据HIV/AIDS病人感染梅毒的主要特征开展梅毒筛查及规范治疗,降低感染梅毒对HIV传播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