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17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71.
随着骨缺损修复治疗方法的不断完善发展,组织工程化人工骨被逐渐应用于此治疗,但随着组织工程技术的提高,血管化应用于人工骨将代替单纯应用人工骨,并被认为是将来较理想的修复方法。本文将对骨组织血管化的机理,血管化在骨组织工程中的作用和具体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2.
全口固定式种植义齿是一种公认的修复牙列缺失的有效方法。文献报道,全口固定式种植义齿随访20年,种植体生存率可达86.9%~99.4%,修复体生存率可达82.8%~94.1%。应用全口固定式种植义齿为患者实现咬合重建,应遵循牙合学原则,使牙齿、咬合、咀嚼肌、颞下颌关节和神经等所组成的系统达到协调和稳定。随着数字化设备与技术的发展和完备,传统全口固定式种植义齿修复的每个程序都有多种数字化的替代方法。数字化技术的加入符合精准治疗的理念,提高治疗的可预期性;此外数字化技术使治疗效果可视化,有利于医患的沟通和交流。本文对全口固定式种植义齿的治疗程序进行叙述,并介绍治疗程序中应用的各种数字化设备与技术,希望能为临床医生的诊疗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3.
目的:通过分析下颌后牙区植入在引导骨再生区域种植体的临床检查指标以及龈沟液内炎症因子和蛋白酶量,评估牙槽嵴水平向植骨对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的长期稳定和炎症易感性的影响,并将其与常规种植的种植体相比较。方法:选取负荷12~24个月并且颊侧角化龈宽度≥2 mm的软组织水平种植体共62颗,其中下颌后牙区水平向GBR植骨术(可吸收胶原膜结合1∶1的自体骨颗粒与异种骨替代材料)后,种植固定修复的患者12例,共27颗种植义齿(实验组);下颌后牙区使用相同系统种植体行常规种植手术的患者16例,共35颗种植义齿(对照组)。对种植体临床检查并记录探诊深度、改良菌斑指数、改良龈沟出血指数;使用相同规格滤纸条采集所有种植体周围龈沟液,同时采集1颗健康对照天然牙。通过ELISA实验定量检测IL-1β、IL-6、TNF-α、MMP-8浓度。结果:两组患者种植体负荷12~24个月后生存率均为100%。平均负荷(18.70±4.45)个月后,实验组种植义齿PD小于对照组(P<0.05),而mSBI、mPLI在两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种植体之间及其与健康天然牙间各项细胞因子含量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4.
目的:分析术前静脉滴注高、低剂量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 TXA)对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失血的影响。方法:选取THA患者87例,分为低剂量A组(43例,TXA 15 mg/kg)和高剂量B组(44例,TXA 50 mg/kg)。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失血量,术后血红蛋白减少量,输血量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果 :两组间显性失血量(DBL)、总失血量(TBL)、术前与术后24 h测得的血红蛋白量差值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输血量及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术前0.5 h静脉滴注50 mg/kg高剂量TXA在减少手术失血量方面效果好,且不增加血栓等并发症形成风险。  相似文献   
175.
目的:探讨磨牙半切术后固定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于应用牙齿半切术后保留磨牙做固定修复的31例患者32颗牙齿进行病例回顾总结.结果:经过1~2年的回访观察,保存成功率为90.3%(28131).结论:该技术操作简单,但是要求适应证严格选择,修复时充分考虑患牙受力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