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6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31.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一种以巨核细胞增生为主的骨髓增殖性疾病[1].起病缓慢,临床表现复杂.多数患者首诊内科.我院曾收治1例以眼部症状首诊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2.
视网膜脱离手术前后黄斑部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观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前后黄斑部的变化,分析后者与视功能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单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68例68眼,手术前后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观察黄斑部的变化,所有患者为初次手术,PVRB、C1级,随访至少半年。其中38眼行巩膜外手术为A组,30眼行玻璃体手术为B组。结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能精确显示黄斑部视网膜改变。A、B组手术后视力均显著提高(P<0.01),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的黄斑水肿、视网膜前膜发生率均高于B组。结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是观察黄斑部视网膜复位的最客观指标,对于手术方法的选择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3.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损伤。由于股骨转子部血运丰富,骨折后极少不愈合,但极易发生髋内翻,以及长期卧床引起的肺部感染、压疮及泌尿系感染,故目前大部分学者主张采用手术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可有效地降低病死率和髋内翻畸形。四川石油总医院2001—01/2006—06用动力髋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44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4.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眼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现代新技术、新方法应用到眼科检查学方面,随着眼底照相机的应用日趋增多,使眼底照相和眼底血管造影检查越趋普及.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的安全性以及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方法 总结在我院检查的2197例患者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处理方法。结果 2197例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的共168例。占7.65%。其中轻度不良反应为134例,中度不良反应为29例,重度不良反应为5例。轻、中度者一般无须特殊处理,嘱患者深呼吸或休息片刻便能缓解;重度者通过积极地抗过敏和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未遗留后遗症。结论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可发生轻重不一的不良反应,在临床应用中,应严格掌握好适应证和禁忌证,熟悉其各种不良反应的表现并且及时处理,以确保患者在实际操作中的安全。  相似文献   
36.
患者女 ,73岁。因右眼突然视物不见 14h就诊。否认既往眼病史。因“病窦综合征”装“人工起搏器”10余年。眼部检查 :视力右眼 0 .0 2 ,光定位准确 ;左眼 0 .8,右眼角膜透明 ,前房正常 ,瞳孔散大 ,约 4mm,直接对光反射消失 ,晶状体皮质轻度混浊 ,眼底视盘色稍淡 ,视网膜动脉变细 ,静脉纡曲 ,黄斑色暗红 ,黄斑水平线上方至上血管弓以下视网膜水肿 ,呈舌形乳白色混浊 ,后极部视网膜散在色素沉着。左眼检查正常。眼压右眼 2 2mm Hg(1mm Hg=0 .133k Pa) ,左眼 10 mm Hg。初步诊断为右眼睫状视网膜动脉阻塞。急诊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fundusf…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锁骨钧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32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采用锁骨钧钢板固定,并随访评估疗效。结果:依据Karlsson标准评定疗效,优:81.25%。良:15.63%。差:3.12%。术后早期恢复肩关节功能。远期疗效佳,并发症少。结论:锁骨钩钢板的应用,取得满意疗效,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38.
患者女,54岁,因右眼视物不清,伴眼前固定黑影9h,而来我院就诊。否认既往眼病史,否认高血压及糖尿病病史。体格检查:血压135/75mmHg,未见其它明显异常。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02,左眼0.8。双眼光定位准确。右眼角膜透明,前房正常,瞳孔散大约4mm,直接对光反射消失,晶状体皮质轻度混浊,眼底视盘色稍淡,盘缘有少许出血点,视网膜动脉变细,静脉迂曲扩张,充盈明显,黄斑水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儿童斜疝的治疗方式和体会,并总结经验教训。32例的治疗和手术情况。结果小切口治疗斜疝取得了良好效果。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5年收治的小儿腹股沟斜疝结论小切口手术治疗儿童斜疝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方  相似文献   
40.
徐永宁  徐金华  董映 《眼科》2002,11(4):248-248
单纯性视乳头缺损较少见 ,我院曾遇到 1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患者男 ,17岁 ,自幼左眼视力不佳、眼斜 ,于 1997年 2月 2 6日就诊。眼部检查 :视力 :右 1 0 ,左 0 1,不能矫正。右外眼及眼底正常。左眼眼球水平震颤 ,仍可固视 ,角膜映光法 ,内斜 15° ,眼球各方向运动无障碍 ;角膜透明 ,大小正常 ,瞳孔圆 ,直接、间接对光反射敏感 ,未见虹膜缺损 ;眼底 :视乳头呈横椭圆形 ,其水平径约为右眼的 4倍 ,边缘清楚 ,视乳头凹陷约 - 2 0D ,凹陷底部平坦 ,底部周边为不均匀色素 ,未见筛板结构 ,有 2 0余支血管呈放射状自凹陷周边弯曲伸出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