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9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激励性刺激干预结合系统护理对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活动、生理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2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AS患者为试验对象,以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试验组(62例)与对照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试验组患者在常规干预基础上给予激励性刺激结合系统护理干预。采用Bath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指数(BASDAI)以及功能指数(BASFI)评估2组患者的活动功能与生理功能,应用SF-36V2量表测评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结果干预后,2组患者的BASDAI、BASFI各项评分均明显下降(P均0.05),且试验组患者的BASDAI、BASFI各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后,2组患者的SF-36V2各项目评分明显升高(P均0.05),且试验组患者的SF-36V2各项目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激励性刺激结合系统护理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护理模式,能够明显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活动功能与生理功能,进而促进患者恢复,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清热疗疮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采用泼尼松及CTX治疗才,治疗组4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热疗疮方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64%,对照组为73.8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IgA、IgG及IgM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C3及C4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生理职能、身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副反应情况程度低于对照组。结论:清热疗疮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有较好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热奄包联合场效应治疗仪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KOA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2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5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热奄包联合场效应治疗仪治疗。2组治疗期间均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均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疗效,并采用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评估治疗前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38%,对照组总有效率76.9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WOMAC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中药热奄包联合场效应治疗仪治疗KOA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WOMAC评分,改善膝关节功能,减轻疼痛,改善膝关节活动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张永红  彭旭玲  卢晓玲  张静 《河北中医》2011,33(9):1401-1402
静脉穿刺法是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护理工作中最常用的技术操作之一,也是临床护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患者无论输血或静脉滴注,还是抽血检验都离不开静脉穿刺,尤其是在危重患者抢救的关键时刻,穿刺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摘 要:目的 观察艾迪注射液对II、III期结肠癌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以及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我院治疗的II、III期结肠癌患者154例,采用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7例。对照组:奥沙利铂(120mg/m2,静滴2h)+亚叶酸钙(200mg/m2,静滴2h)+ 5-氟尿嘧啶(2400mg/m2,静滴4~6h),3周为一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艾迪注射液,50mL静滴,每天 1次,10d为1疗程,共4疗程。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CD4+和CD8+ T淋巴细胞的比例变化。临床疗效按世界卫生组织 (WHO)实体瘤疗效评定标准。远期临床疗效评价:疗程结束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的复发转移率和死亡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CD4+、CD8+ T淋巴细胞的比例和CD4+/ CD8+比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T淋巴细胞比例和CD4+/ CD8+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D8+T淋巴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近期临床有效率为84.4%(65/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5%(52/77)(P<0.05),控制率为93.5%(62/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8%(63/77)(P<0.05)。观察组1年后复发转移率为18.2%(14/7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5%(25/77)(P<0.05),观察组1年生存率为88.3%(68/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3%(58/77)(P<0.05)。结论 艾迪注射液辅助治疗II、III期结肠癌,可以提高CD4+T淋巴细胞比例和CD4+/ CD8+比值,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的远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彭旭玲  张永红 《河北中医》2012,34(2):292-293
系统性硬化症( systemic sclerosis,SSc)是一种原因不明以局限性或弥漫性皮肤及内脏器官结缔组织纤维化或硬化为特征的自身免疫系统异常的疾病,病因与遗传和免疫异常有关,多发于育龄妇女.病变特点是胶原增生,炎症细胞浸润,血管阻塞,缺血性萎缩,免疫异常.除皮肤受累外,也可影响心、肺和消化道等内脏器官.2011 -05,我们护理SSc合并干燥综合征1例,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7.
网状青斑症是一种少见的呈持续性、对称性斑点状紫绀的功能性血管痉挛性疾病,主要是因局部细小静脉内血液滞留而形成。多见于正常儿童和成年妇女,主要累及四肢,有时亦可出现在躯干,皮肤青紫并不均匀,而为斑状或斑点状。我科于2007年3月收治1例网状青斑症患者,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一般资料患者,女,29岁,因双侧大腿内出现网状青斑3个月入院,面积约4cm×4cm,不高于皮面,无皮疹、皮下瘀斑,无畏寒、发热、疼痛、皮肤瘙痒等,精神、饮食、睡眠尚可。入院后给予扩管类药物静滴,口服温阳化气、活血化瘀的中药汤剂,并予阳和膏局部外敷,中药熏蒸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麻杏薏甘汤联合壮医三伏贴穴位贴敷疗法治疗风湿病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108例风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以随机双盲法按照入院先后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54例)实施西医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5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麻杏薏甘汤联合壮医三伏贴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患者晨僵时间、握力大小、关节肿胀及关节压痛指数、不良反应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15%,高于对照组87.04%,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晨僵时间、握力大小、关节肿胀及关节压痛指数均相当(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晨僵时间、握力大小、关节肿胀及关节压痛指数均改善,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率(1.85%)低于对照组(14.81%),治疗满意率(94.44%),高于对照组组(81.4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麻杏薏甘汤联合壮医三伏贴穴位贴敷疗法治疗风湿病疗效佳,患者症状改善,恢复好,不良反应率低,安全性高,患者满意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交互式护理模式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院外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相关护理干预与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选取强直性脊柱炎患者74例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7例给予出院后常规随访护理干预,研究组37例在常规基础上给予患者交互式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出院后1个月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胸廓活动度、晨僵时间、墙枕距以及指地距,同时比较2组疼痛情况、日常生活能力、脊髓神经愈合、运动功能、炎性因子包括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及生存质量。结果 2组患者的胸廓活动度、晨僵时间、墙枕距、指地距、VAS、Frankel分级、运动功能、生存质量评分、Barther指数及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交互式护理模式能够促进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为临床护理开辟了新的思路,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2008年1月~2010年2月,我们对3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健康教育,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同期住院SLE患者60例,男8例,女52例;年龄16~39岁;病程1~16年。均符合美国风湿协会制定的有关SLE诊断标准[1]。随机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