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2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16篇
医药卫生   69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2022年RSNA年会中枢神经影像学方面的报告主要集中于:(1)脑卒中及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危险因素的识别、风险分层和预后预测;(2)脑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真假性进展的鉴别、分子分型与异质性、治疗评估以及预后预测;(3)认知、记忆与运动障碍性疾病的诊断与进展、脑结构与功能改变的评估;(4)其它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创伤、脊柱疾病等)的诊断与功能评估;(5)人工智能优化图像采集质量、辅助图像分析及提高图像可解释性。本文将对上述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2.
2022年RSNA年会以分子影像为主题的报告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核医学在儿童疾病诊断及分型的应用;PET/CT在淋巴瘤分期与预后预测的应用;分子影像在前列腺癌诊断、治疗管理、评估远处转移的应用;脑肿瘤的诊断、分级、MTV自动分割;分子靶向PET/CT在神经内分泌肿瘤评估肝转移、监测PRPP治疗效果、预测预后的作用;分子影像在甲状腺疾病的应用;分子成像技术新进展主要包括新型对比剂及新的影像学成像方法在肿瘤中的应用。本文将对上述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中医证型与影像和体征的关系。【方法】纳入2015年4月1日至2016年7月10日入院治疗的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析其中医证型与影像或体征的关系。【结果】(1)中医证型与影像关系:不同中医证型在突出节段、突出程度、MRI表现、Pfirrmann椎间盘分级和突出位置分型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当突出位于L4/5时,突出位置分型差异不显著(P0.05)。(2)中医证型与体征关系:不同中医证型对腰椎活动、直腿抬高试验有影响(OR0.5),但在不同中医证型中,其差异性并不显著(P0.05),且不同中医证型对其阳性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亦不高[ROC曲线下的面积值(AUC)0.5]。【结论】本研究填补了该研究领域的部分空白,对临床诊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一定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04.
外科严重感染常表现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vstemicinflammatory re-70%sponsesyndrome, SIRS),可伴有菌血症或脓毒症,治疗不当或不及时可发展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organ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最终发生多器官衰竭(MOF)而死亡。作者就7例肝癌肝切除术后发生腹腔严重感染的病例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1990~1997年因原发性肝癌实施各类肝切除手术128例133次,术后发生腹腔积液或脓肿11例(5.26%)…  相似文献   
105.
人神经生长因子β亚基cDNA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国人神经生长因子β亚基(βNGF)cDNA 进行克隆及序列分析,为研究βNGF 的生理功能及其在临床应用提供基础与手段。方法:从人海马组织分离,纯化总RNA,直接进行逆转录,用PCR 扩增βNGF 的cDNA 得到650bp 的DNA 片段,利用T- A 克隆载体法,制备重组质粒,克隆βNGFcDNA。结果:βNGF 的cDNA 全序列1074 bp ,其蛋白编码为630 bp ,由212 个氨基酸组成,N 端为信号肽,中间区为前肽,C 端为成熟肽。结论:国人βNGF 序列分析结果与gene bank 中的βNGF 序列完全一致,与外国人没有区别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免疫联合化疗的新辅助免疫治疗可起到协调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但在免疫激活的过程中出现的免疫失衡可导致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的产生,通过案例分析探讨如何制定有效的治疗IRAEs方案具有明显的临床意义.方法 确诊的膀胱癌病人2例,均接受特瑞普利单抗和吉...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MV)联合不同药物辅助治疗重症哮喘(SA)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7年6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86例SA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MV联合小剂量肾上腺素)和B组(MV联合甲泼尼龙+异丙托溴铵),每组43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T2~T4时,两组的PaO2、PaC...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中枢神经细胞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单额皮质入路切除肿瘤13例,经纵裂-胼胝体入路18例。结果肿瘤全切除28例,次全切除3例。术后脑积水症状均缓解,术后并发症包括脑室继发性血肿1例,癫疒间发作1例,肢体肌力下降1例,经治疗后好转。随访40~50个月,平均46.3个月,术后病人接受放疗12例,术后48个月复发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显微外科手术切除中枢神经细胞瘤并结合立体定向放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探讨鼓圈治疗对复发性抑郁障碍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 1—10 月在开滦精神卫生中心住院治疗的复发性抑郁障碍老年患者60 例,随机分为研究组(30 例)和 对照组(30 例),对照组给予抗抑郁药物等常规治疗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鼓圈治 疗。采用住院患者护士观察量表(NOSI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定患者临床症状与认知功 能,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1)积极因素:组内不同时点间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F=62.95, P < 0.001;对照组:F=61.32,P< 0.001),同一时点两组间评分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4 周末: F=8.88,P=0.004;8 周后:F=6.53,P=0.013)。(2)消极因素:组内不同时点间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 究组:F=70.00,P< 0.001;对照组:F=45.35,P< 0.001),同一时点两组间评分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 (4周末:F=0.23,P=0.635;8周末:F=0.09,P=0.767)。(3)MoCA评分:组内不同时点间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研究组:F=36.12,P<0.001;对照组:F=11.81,P<0.001),同一时点两组间评分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 义(4 周末:F=4.24,P=0.044;8周末:F=4.39,P=0.040)。(4)线性回归结果提示,患者是否参与鼓圈治疗是 患者MoCA 评分变化的独立影响因素(OR=9.253,95%CI=3.096~27.660,P < 0.001)。结论 相比接受 单纯使用抗抑郁药物治疗及护理的患者,经鼓圈治疗后,患者的积极因素改善更好,消极因素改善更快, 尤其是鼓圈治疗对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更为快速、有效。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S1螺钉骨水泥强化技术在伴骨质疏松腰骶椎退变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5年12月采用后路腰骶椎固定治疗的患者61例,男6例,女55例,年龄67.5±6.6岁(60~86岁),骨密度T=-3.37±0.69 SD(-2.5~-5.4 SD),随访时间19.98±10.42个月(24~78个月),腰椎采用椎弓根螺钉骨水泥强化技术,根据S1螺钉的固定方式将患者分为骨水泥强化组(A组,17例)、双皮质固定组(B组,20例)和三皮质固定组(C组,24例),比较三组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和围手术期并发症、松钉率、融合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在VAS和ODI方面,三组患者末次随访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末次随访时A组VAS和ODI明显小于B组和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相比无明显差异。在并发症方面,A组腰椎骨水泥渗漏率为23.68%,S1骨水泥渗漏率为23.53%,分别有1例患者出现硬膜囊撕裂、切口感染和双下肢肌力下降,没有患者发生螺钉松动断裂,末次随访时所有手术节段均获骨性融合;B组骨水泥渗漏率为41.25%,2例患者发生健侧下肢麻木乏力,6例患者出现S1螺钉松动(30.00%);C组骨水泥渗漏率为24.56%,2例患者出现硬膜囊撕裂,1例发生切口感染,1例发生健侧下肢麻木乏力,6例患者出现S1螺钉松动(25.00%)。将B、C两组患者分为松钉组和未松钉组,发现其在年龄、融合节段、术后PI-LL上具有统计学差异(松钉组年龄更大、融合节段更长,术后PI-LL更大),在性别、BMD、BMI、手术方式、术前术后LL、SS、PT、PI、LL差值、术前PI-LL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S1螺钉骨水泥强化技术能明显减少伴骨质疏松患者腰骶固定的松钉率,是骨质疏松性腰骶椎退变性疾病的一种有效固定方式,尤其适用于老年、≥2节段固定和PI-LL恢复不佳的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