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3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31.
目的 初步探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非钙化斑块导致冠脉血管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显示价值。方法 将疑似冠心病并进行CT冠脉造影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且两种检查结果一致的86例患者,总计258支主支血管图像经EBW工作站后处理后,以DSA为金标准,根据冠脉血管狭窄程度分为4组(正常组、轻度狭窄组、中-重度狭窄组、闭塞组),首先测量病变组主支血管内非钙化斑块前后3mm内CT值,其次随机测量正常组主支血管管腔CT值。计算单支血管前后CT值比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正常血管组别和轻度狭窄的组别比较,斑块前后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和闭塞的组别与正常血管和轻度狭窄组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狭窄和闭塞组别比较,斑块前后CT值,斑块前后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中,当非钙化斑块致冠脉狭窄达到中度以上时,对冠状动脉血管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有显示价值,以此对临床冠心病的诊断和术前预评估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32.
高尿酸血症370例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调查夏季和冬季门诊及住院病人血液生化组合检测,对高尿酸血 症进行分析。方法 对6767例含有血尿酸等9项相关项目的生化组合检测和临床诊断进行筛查分析。结果 血尿酸增高者370例,占总检测血尿酸数的5.64%。其中男性311人,占7.6%;女性59人,占2.2%;男女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年龄19 ̄86岁,平均(55.4±18.1)岁。单纯血尿酸升高的43例,占11.6%。伴有肝肾  相似文献   
333.
母婴血清胆红素对脂代谢的影响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母亲和新生儿血清胆红素对脂代谢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同时测定118组临产母亲、脐血、新生儿和42例对照组成人的血清总胆红素(Bil-T)、结合胆红素(Bil-D)和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A,(ApoA1)、载脂蛋白B(ApoB)含量,将各组检测结果作显著性检验和相关分析.结果新生儿的血清Bil-T、Bil-D>脐血>临产母亲、成人对照组(P<0.05).母亲的血清Chol、TG、ApoA1、ApoB含量>成人对照组>新生儿>脐血(P<0.05).临产母亲的血清Chol、TG、ApoA1、ApoB含量不受胆红素的影响(P>0.05).新生儿的血清Chol、TG、ApoB含量与Bil-T、Bil-D的变化一致(P<0.05);血清ApoA1含量与Bil-T、Bil-D的变化无关(P>0.05).结论妊娠母亲血中胆红素含量正常,不影响血脂代谢;新生儿出生以后,血清胆红素含量在生理范围内增高,将对血脂代谢产生一定的影响,有利于改善体内存在的低脂血症.  相似文献   
334.
目的 探讨心肌桥对桥前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及性质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465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图像质量符合诊断需要求并诊断为心肌桥-壁冠状动脉患者影像资料,另随机选取1806例同时期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未检出心肌桥-壁冠状动脉患者的影像资料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桥前段粥样硬化发生率差异。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年龄、性别、高血压、高脂血、糖尿病及吸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根据斑块测得的CT值(HU)分类斑块性质为钙化斑块(CT值约196~817HU)、非钙化斑块(CT值约-12~47HU)及混合斑块(两种成分均有)组,比较心肌桥对桥前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的影响。结果 465例心肌桥患者中,发现粥样硬化299例(64.30%,299/465),而对照组中发现粥样硬化569例(31.51%,569/1806),桥前段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发现心肌桥并患有粥样硬化的患者中,钙化斑块93例(31.10%,93/299),非钙化斑块95例(31.77%,95/299),混合斑块111例(37.12%,111/299);对照组中,钙化斑块235例(41.30%,235/569),非钙化斑块92例(16.17%,92/569),混合斑块242例(42.53%,242/569),两组比较显示载心肌桥(myocardial bridge,MB)患者的非钙化斑块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会增加桥前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概率,且3种斑块比较,明显增加了非钙化斑块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