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8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26篇
医药卫生   89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61.
食道Wegener肉芽肿一例韩树堂,张志宏患者男,31岁。因右胸部阵发性胀痛2个月,进食时加重作上消化道钡餐检查:食道中段粘膜皱襞有紊乱改变,但钡剂通过顺利,食道扩张良好,考虑为炎症改变。反复2次内镜检查发现距门齿31~36cm的食道前壁及后壁不规则...  相似文献   
862.
目的 分析成人非特异性化脓性脊柱炎的MRI表现并进行分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34例化脓性脊柱炎患者资料,根据累及脊柱部位及表现进行MRI分型。结果 根据MRI表现分为Ⅰ~Ⅴ型:Ⅰ型化脓性脊椎炎2例,椎体终板出现骨质侵蚀/破坏/水肿,相应椎间盘正常;Ⅱ型化脓性椎间盘炎2例,椎间盘信号异常而邻近椎体未见骨质破坏;Ⅲ型化脓性脊椎-间盘炎27例,同时出现椎体骨质破坏和相邻椎间盘信号异常,其中21例继发硬膜外间隙炎症;Ⅳ型化脓性小关节炎2例,均继发硬膜外间隙炎症及脊膜炎;Ⅴ型复合型1例,同时跨节段发生Ⅲ型和Ⅳ型。结论 MRI可准确显示化脓性脊柱炎受累部位、范围,分型有利于提高对化脓性脊柱炎病理机制的理解和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863.
陈佳  张志宏  刘红红 《安徽医学》2020,41(11):1349-1350,1351
目的 比较机用镍钛锉Twisted File Adaptive(TFA)与Mtwo的根管预备效果,为根管预备器械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将2019年1~12月在安徽省立医院口腔医学中心行单根管前磨牙根管治疗的患者64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采用TFA(T组)和Mtwo(M组)镍钛锉进行根管预备,最后均采取热牙胶垂直加压技术进行根管充填。比较两组根管预备时间、根管成形效果及术中器械分离发生情况。结果 根管预备时间T组为(23.45±3.40)s,M组为(36.08±3.00)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侧壁穿孔、台阶形成、根管偏移及根尖堵塞等情况;M组发生1例器械分离,T组未发生器械分离,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FA与MTwo镍钛锉都能实现良好的根管成形效果,但TFA更高效省时。  相似文献   
864.
目的观察辣椒素对大肠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进一步了解其作用机制是否参与经典Wnt信号通路和(或)非经典Wnt信号通路。方法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显示大肠癌细胞Ls174是否表达COX-2、β-catenin、STAT3、AP-1。不同浓度梯度的辣椒素在不同时间点24 h、48 h、72 h作用于大肠癌细胞后,用MTT法观察其对大肠癌细胞增殖率的影响,同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大肠癌细胞凋亡率的影响。用荧光定量PCR仪分别检测基因COX-2、β-catenin、STAT3、AP-1 mRNA的表达量在辣椒素对其作用前后的变化。结果免疫组化染色法显示大肠癌细胞Ls174中,COX-2、β-catenin、STAT3、AP-1均呈阳性表达。辣椒素可下调COX-2和β-catenin mRNA的表达。200~400μmol/L辣椒素作用大肠癌细胞24~48 h后COX-2 mRNA下调为对照组的18.0%~89.0%,β-catenin mRNA下调为对照组的21.6%~81.9%,且下调幅度随辣椒素浓度的加大及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STAT3的表达在24~48 h内则增加了20.0%~100%。而AP-1的表达则无明显变化。MTT法检测显示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呈时间和浓度依赖。100~400μmol/L辣椒素作用细胞24 h,细胞增殖的抑制率由4.5%增至59.0%,延长至48 h后抑制率为65.0%~87.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的细胞凋亡率随浓度及时间延长也呈现出依赖性,且细胞周期G1期由28.0%上调至40.0%,而S期则由58.0%下调至34.5%。结论辣椒素在抑制大肠癌细胞增殖的同时促进细胞的凋亡,其作用呈时间和浓度依赖。  相似文献   
865.
即刻种植适应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程凡  张志宏 《安徽医药》2008,12(12):1122-1124
即刻种植被称为21世纪口腔种植的发展方向。想要尽量体现即刻种植的优点,降低失败率,病例的选择就必须基于严格的临床和研究结论。本文从牙槽骨的骨质量,牙槽骨的骨量,即刻种植区牙槽窝的感染情况,美学效果预期,软组织情况,患牙的位置,患者的口腔卫生状况、依从性和全身状况这7个角度出发,就即刻种植适应证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66.
目的 观察介入封堵合并重度功能性二尖瓣返流(MR)的动脉导管未闭(PDA)的疗效,初步探讨伴重度MR的巨大PDA介入封堵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7年5月期间行介入封堵合并重度MR的大PDA患者6例.分别于PDA封堵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复查心脏超声,观察左室腔侧值、左室功能参数及二尖瓣返流面积变化.结果 6例术前诊断大PDA合并中重度MR患者均行PDA封堵术,仅2例术后造影显示微量残余分流,随访至术后3个月消失.全组无溶血、封堵器移位等严重并发症;封堵后肺动脉压较术前明显减小(P<0.01).术后1周心脏彩超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二尖瓣反流面积(MRA)均较封堵术前显著改善(P<0.01);术后1个月LVEDD、MRA、LVEF较术后1周有进一步改善(P<0.01);LVEDD在术后3个月与术后1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介入封堵合并中重度功能性MR的PDA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867.
中药在治疗骨折愈合过程中具有多成分、多途径、多靶点的作用特点,对于具有复杂病理机制的骨折具有较好的治疗优势和潜力。笔者对中药单体成分及复方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归纳,发现内脂素A、葛根素等可通过激活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续骨丹、固本增骨方等可通过激活骨形态发生蛋白(BMP)信号通路,黄芩苷、牛膝多糖等可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芹菜素、三七皂苷等可通过激活核因子κB(NF-κB)受体激活蛋白/NF-κB受体激活蛋白配体/护骨因子(RANK/RANKL/OPG)信号通路,活血接骨复方胶囊、健骨颗粒等可通过抑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淫羊藿苷等可通过激活Notch信号通路,桃红四物汤、藏红花素等可通过激活Hippo信号通路,酸枣仁皂苷A、蛇床子素等可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发挥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868.
立止血和平阳霉素瘤腔内注射治疗高血流性血管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立止血 (Reptilase)和平阳霉素 (PYM)分次间隔施行瘤腔内注射治疗口腔颌面头颈部高血流性血管瘤的方法。方法 自 1 995~ 2 0 0 0年选择 1 0 5名具有高血流性特征的血管瘤患者 ,随机分为 2组 ,一组进行立止血 +平阳霉素分次间隔瘤腔内注射 ;另一组平阳霉素瘤腔内注射。 2组患者在注射前后分别行彩超扫描和触诊检查 ,以 χ2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立止血 +平阳霉素组 5 9例和单纯平阳霉素组 4 6例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86 4 4 % (5 1 / 5 9)和 8 6 9% (4 / 4 6 ) ,经 χ2 检验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结论 对于高血流性血管瘤所具有的PYM注入后难以在局部高浓度积聚的特点 ,利用Reptilase的类凝血酶和类凝血激酶的作用 ,能迅速的在血管瘤内生成凝血酶 ,使凝血块形成而达到血流淤滞的作用 ,此时注入的PYM能最大限度的起到治疗血管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869.
胶囊内镜诊断小肠出血及与手术结果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通过胶囊内镜在诊断小肠出血中的应用探讨其诊断意义,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研究。方法 利用胶囊内镜检查了50例小肠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过胃镜、肠镜等传统检查方法未能明确诊断;将患者按照出血次数分为3组:A组出血大于5次,B组出血在2-5次之间,C组仅出血1次。有18例接受手术治疗。结果在50名患者中有39例(78%)患者发现了出血原因,A组患者中检出率为92.9%(26/28),B组为71.4%(10/14),C组为37.5%(3/8),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手术治疗患者中17例(94.4%)诊断与定位和胶囊内镜完全吻合。结论 胶囊内镜对小肠出血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而且似乎在出血次数越多的患者中检出率越高。  相似文献   
870.
张志宏 《山东医药》2003,43(14):25-25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教学医院,有病床800张,手术台12张,手术室护士28名。为了适应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宗旨,1998年3月以来,我院手术室实行开放手术(即根据病情需要随时手术),由于接台手术多,经常需要护士加班加点。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进行大胆改革,将弹性工作制与工作量化管理相结合,合理调整护士的工作时间,保证其得到充分休息,并将工作质量与奖金挂钩,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