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99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0例,给予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法,总结分析临床疗效。结果:经过随访,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给予X线检查显示骨折全部愈合,掌倾角6~15°,平均(9.1±1.2)°,尺偏角16~26°,平均(19.1±6.2)°,桡骨轴向未出现短缩现象,未发现有固定钉板松动现象,未发现骨折再移位现象。给予综合疗效评判,优85%(51/60),良6.7%(4/60),差8.3%(5/60),优良率91.7%。结论:给予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可有效促进骨折愈合,患者功能恢复快。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0例,给予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法,总结分析临床疗效.结果:经过随访,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给予X线检查显示骨折全部愈合,掌倾角6~15°,平均(9.1±1.2)°,尺偏角16 ~26°,平均(19.1±6.2)°,桡骨轴向未出现短缩现象,未发现有固定钉板松动现象,未发现骨折再移位现象.给予综合疗效评判,优85%(51/60),良6.7%(4/60),差8.3%(5/60),优良率91.7%.结论:给予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可有效促进骨折愈合,患者功能恢复快.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利用可吸收张力带生物学固定治疗老年髌骨骨折的应用研究.方法 本组老年患者36例,平均71岁.采用PDSⅡ结合可吸收螺钉(他喜龙 TAKIRON,聚左旋丙交酯(FIXSORB)全螺纹钉)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结果 本组随访6个月~24个月,按陆裕朴[3]关节功能评定法:优 28例,良6例,可2例.疗效均满意.结论 利用可吸收张力带生物学固定治疗老年髌骨骨折符合内固定BO理论,遵循了生物学固定的原则即BO,生物的合理的接骨观点.  相似文献   
44.
张彦东 《吉林医学》2011,(9):1801-1801
目的:报告治疗髌骨骨折采用的三种内固定方法,分析评价治疗效果。方法:应用克氏针张力带固定、镍钛-聚髌器、周围粗丝线缝合治疗72例髌骨骨折,术后短期石膏托外固定。结果:本组72例病例均获得6个月~6年的随访,伤口全部Ⅰ期愈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1.5~4.5个月,优良率为88.9%。其中镍钛-聚髌器固定无并发症,优良率达96.0%;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有3例克氏针松动,1例钢丝断裂,优良率为90.0%;周围粗丝线缝合固定优良率为76.5%,有1例术后骨折再裂开,因术后过早大幅度活动导致。结论:镍钛-聚髌器具有固定确实、骨折愈合时间短、手术方法易于掌握、可尽早去除外固定和并发症少等优点,促进了伤膝功能的早期康复,是一种较理想的临床髌骨骨折内固定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5.
2005—2007年某院抗菌药使用与细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某院近3年来抗菌药使用情况和细菌耐药性变化趋势,探讨细菌耐药性变异与抗菌药使用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抗菌药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对某院2005—2007年各类抗菌药及常用品种的DDDs作统计和排序,同时统计4种强势致病菌的年度耐药率,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抗菌药使用总的DDDs逐年上升,3年来总的增幅为19.16%;DDDs前3位一直都是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及喹诺酮类;4种主要病原菌的耐药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细菌耐药率变化与抗菌药的用药频度密切相关。结论:抗菌药的用药频度对细菌耐药性变异有重要的影响,医院须加强抗菌药的管理,以减少或延缓细菌耐药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吗替麦考酚酯(MMF)对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外周血T细胞、B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30例老年SLE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时随机抽取30例健康老年作为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外周血T细胞、B细胞及NK细胞水平变化。将30例老年患者随机平分为2组:一组静点泼尼松治疗,另一组口服MMF联合泼尼松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老年SLE患者CD3+CD4+Th细胞明显降低(P<0.000 1),CD3+CD8+Ts细胞(CD3+CD8+抑制性T细胞)明显升高(P=0.000 3);老年SLE患者CD3-(CD16CD56)+NK、CD3+(CD16CD56)+NK细胞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00 1),而CD3-CD19+B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00 2)。老年SLE患者外周血CD3-CD19+B细胞与SLEDAI呈正相关性(P=0.003 4,R=0.267 8)。CD3+CD4+Th(P=0.071 0,R=0.315 0)、CD3+CD8+Ts(P=0.126,R=0.245 6)、NK(P=0.098 7,R=0.574 1)细胞与SLEDAI活动指数无明显相关性。单用激素组治疗后CD3-CD19+B细胞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35 9)。MMF联合激素组,治疗后CD3+CD4+Th细胞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02),CD3-CD19+B细胞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00 1)。MMF联合激素组对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优于单用激素组。结论:免疫细胞亚群的改变在老年SLE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和MMF优于单用激素。  相似文献   
47.
石天基,清代著名养生家,著有《长生秘诀》。该书从养心、房事、饮食、起居、天地乐事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介绍了自己的经验。笔者现选录数则,以飨读者。 养心六常存 石天基认为:“善养生者,当以德行为主,而以调养为佐。二者并行不悖,体自健而寿命自可延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锁骨骨折手术中颈臂丛联合阻滞麻醉在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选取100例锁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臂丛神经阻滞以及颈臂丛联合阻滞,观察2组阻滞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的优良率分别为100%、86%(P<0.05),实施颈臂丛联合阻滞麻醉效果明显高于臂丛阻滞麻醉。观察组出现了3例喉返神经阻滞,对照组出现了4例喉返神经阻滞,2组不良反应对比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臂丛联合神经阻滞用于锁骨骨折手术,临床阻滞效果优于颈丛神经阻滞,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9.
DNA酶1样分子3(deoxyribonuclease 1 like 3,DNase1L3)在SLE发病机制中起重要的保护作用,但目前尚缺乏活性良好的DNase1L3蛋白,为了获得有良好活性的DNase1L3并观察DNase1L3的临床价值,克隆DNase1L3分子,并筛选出稳定表达有良好活性DNase1L3的真核细胞株,选择80例SLE患者为SLE组,34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检测对照组及SLE组血清DNase1L3的活性水平,同时分析SLE患者血清DNase1L3活性水平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显示,SLE组患者血清DNase1L3的活性水平[(97.94±0.19)%]显著低于对照组[(98.91±0.09)%,P <0.05];虽然血清DNase1L3活性与抗核小体抗体和抗dsDNA抗体水平没有显著关联,但在DNase1L3活性<98%的患者群体中,DNase1L3活性与抗核小体抗体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493 1,P=0.012 3)。提示DNase1L3活性水平与SLE的疾病活动性相关,且在SLE发病机制中发挥潜在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0.
探讨manumycin对人髓系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为其治疗白血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实验设阴性对照组(K562加含10%胎牛血清的IMDM培养液)和manumycin组(终浓度分别为2、4、8及16 μmol/L),分别作用24、48和72 h,镜下观察manumycin作用后K562细胞的生长情况;MTT法检测K562细胞的生长抑制率;24 h 后,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对照组及4、 16 μmol/Lmanumycin组K562细胞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镜下观察显示,对照组细胞生长状态良好,密度均一,大小一致,轮廓清晰,折光性强。与对照组比较,8 μmol/L manumycin组细胞明显变小,密度稀疏,大小不均一,细胞轮廓欠清晰,折光性差;16 μmol/L  manumycin组细胞密度明显减少,大小不等,轮廓不清,有细胞碎片。MTT结果显示,随着manumycin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生长抑制率逐渐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存在时间-剂量-效应关系。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16 μmol/L manumycin作用K562细胞24 h以后细胞内survivin蛋白含量下降。结论:manumycin通过下调K562细胞survivin蛋白的表达,促进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从而达到治疗白血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