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6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127篇
医药卫生   295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53篇
  2011年   199篇
  2010年   202篇
  2009年   173篇
  2008年   198篇
  2007年   169篇
  2006年   165篇
  2005年   162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对比分析瑞替普酶和阿替普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给予静脉注射瑞替普酶,对照组给予静脉注射阿替普酶。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再通时间、再通率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之后,再通时间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通率85%,高于对照组中80%,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采用瑞替普酶和阿替普酶都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无异,而瑞替普酶更加简便和经济,更值得临床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比较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ME)与传统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2例结肠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CME治疗)与对照组(传统根治术治疗),各46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1年,比较两组的复发率。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淋巴结清除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5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39%(P〈0.05);观察组的1年复发率为2.1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04%(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根治术,对结肠癌患者采用CME治疗能更好地清除淋巴结,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复发率较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3.
在全国几个省(市、自治区)用匿名调查表方式收集了1400名卫生专业人员的艾滋病基本常识掌握情况。结果显示,举办培训班在提高医务人员艾滋病知识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且防疫人员的艾滋病知识高于临床医师。不过,调查结果还显示出这些卫生专业人员艾滋病基本知识普遍贫乏,培训效果有限。  相似文献   
104.
目前卡介苗(BCG)作为临床上惟一使用的预防结核病的疫苗,效果并不稳定.同时BCG的接种会使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对结核病的诊断产生干扰,延误治疗时间,因此研制新疫苗成为当前结核病防治的首要任务.我们将结核分枝杆菌Ag85A和HSP70编码基因,以PCI-neo为载体,连接构建了PCI-Ag85A/HSP70 DAN疫苗,观察其免疫效应,以期用于结核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05.
目的了解蚌埠市青少年危险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和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针对青少年打架、吸烟、喝酒、性行为和网吧上网等5种危险行为,抽取蚌埠市初三至高三学生9 275人,采取问卷调查并分析结果。结果青少年危险行为的比例在2.6%(性行为)至40.8%(上网)之间。男生与女生之间打架行为的比例分别为22.9%和3.5%,吸烟14.7%和1.8%,喝酒41.0%和21.2%,性行为4.1%和1.0%,网吧上网53.7%和27.2%,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初中与高中年级的学生打架分别为22.9%和12.4%,喝酒22.7%和32.3%,性行为1.2%和2.7%,网吧上网29.0%和42.2%,经卡方检验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重点中学与非重点中学的学生打架比例分别为12.5%和14.5%,吸烟5.9%和11.1%,喝酒29.7%和33.1%,网吧上网38.0%和43.8%,它们之间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家长一年内体罚频次增加,子女发生危险行为的比例亦增高。结论男性学生的家长要加强孩子的思想教育,非重点中学应加大学生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了解医院临床分离的多药耐药菌(MDROs)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患者分离的多药耐药菌的分布及耐药性,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分离出的1 666株多药耐药菌来自呼吸道标本比例最高占47.1%;排在前3位的多药耐药菌是产ESBLs大肠埃希菌、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分别占49.0%、26.1%和12.1%;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在30.0%以下;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为28.7%,对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75.0%。结论 多药耐药菌对常用的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程度高,加强住院患者多药耐药菌的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儿童终末期肝病模型(PELD)评分系统用于预测婴幼儿活体肝移植预后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12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肝脏外科收治的101例小儿活体肝移植临床资料。患儿术前诊断均为胆道闭锁。术前对每例患儿进行PELD评分,根据PELD评分将患儿分为两组:低分组(PELD评分16分,62例)和高分组(PELD评分≥16分,39例)。比较两组患儿围手术期的基本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的手术年龄和体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两组性别、移植物(肝)重量/受体的体重、供肝冷缺血时间、术中失血量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PELD高分组患儿移植术后的肺部感染和胆道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低分组(均为P0.05)。结论术前PELD评分可用于预测婴幼儿肝移植的预后,为婴幼儿肝移植的围手术期的治疗、监护及护理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对于术前PELD评分较高的患儿,应加强围手术期并发症的监护处理。  相似文献   
108.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患者肝移植术后使用mTOR抑制剂为主的免疫抑制剂方案对肿瘤复发及生存期的影响。方法收集我中心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因肝细胞癌行肝移植手术的病例建立数据库。根据患者术后所使用的免疫抑制方案分为两组,单CNIs免疫抑制剂组和含西罗莫司(Rapa)组。按照术前肿瘤所符合的移植标准(米兰标准、UCSF标准以及超标准)对组内病例分层分析,对比各组病例之间在肿瘤复率发、无瘤生存期及总生存期方面的差别。结果对于米兰标准及UCSF标准患者,两组间在肿瘤复发率、无瘤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方面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超标准患者两组无瘤生存率无显著差异,含Rapa组总生存期优于单CNIs组(P0.05)。结论超标准肝癌患者术后使用mTOR抑制剂对于延长患者生存期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9.
为减小在高负重的情况下穿戴下肢外骨骼时足部与地面接触产生的冲击,本文设计了一种用于提高足部舒适性的外骨骼足部机构,并对其影响舒适性的关键指标进行了优化。首先,本文基于步态周期的足底受力特点建立了足部机构物理模型,进而抽象出振动数学模型,并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仿真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然后,本文基于振动数学模型分析了振动参数对绝对传递率的影响,并用数学计算软件MATLAB遗传算法工具箱优化振动参数。最后,本文以白噪声模拟路面高程作为振动输入,利用MATLAB中的可视化仿真工具Simulink并结合振动方程构建加速度仿真模型,进而计算足部的振动加权均方根加速度值。研究结果表明,该足部舒适性机构能够满足减振性与足底压力的舒适性指标。本文为外骨骼足部机构的设计提供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设计方法,对于其他外骨骼的足部设计以及踝关节康复机构的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分析眼袋整形术并发症的原因,并对并发症的处理与预防的方法进行总结。方法选取在2011年2月至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眼袋整形术的患者56例,对其术后并发症的临床防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6例患者行眼袋整形术后,眼袋皆消失,无1例严重术后并发症发生,出仅有1例出现下眼睑的两侧不对称,经术后半年再次行手术矫正后恢复对称,患者对手术效果的满意率达96.4%(54/56)。结论在眼袋整形术中所产生的并发症,均可针对其病因进行提前预防,最大限度地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满意度,临床认为对于眼袋整形术的并发症其预防重于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