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8篇
医药卫生   43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6 毫秒
101.
脑室-腹腔分流术是治疗脑积水的一种常用方法,腹腔镜下脑室-肝膈间隙分流术治疗脑积水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腹腔端分流管的固定均需丝线、钛夹等异物固定[1].我院2008年6月至2009年8月采用新的方法完成10例腹腔镜下侧脑室-肝膈间隙分流术,不需任何固定物,手术操作简捷、固定可靠、分流有效.  相似文献   
102.
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流行也区,慢性HBSAg携带率高达10%~15%;据统计我国每年约200万新生儿因母婴传播而在出生时携带乙肝病毒。目前乙型肝炎的重要传播途径母婴传播、性传播、医源性传播,及肠道内传播(如静脉内注射毒品等)出现明显上升趋势。据相关报道全球每年新发生的乙肝患者中约32%由不安全注射引起。而我国的一项调查显示部分地区不安各注射率高达37%。  相似文献   
103.
传统神经外科手术创伤较大,有一定的危险性和并发症,对脑深部及高危险部位病变的治疗亦受到了限制,而微侵袭神经外科(Minimally invasive nearosurgery)显示出美好而广阔的发展前景。1992年,德国学者Bauer和Hellwig首先提出“微侵袭神经外科”的概念。随着神经影像学、微导管技术、立体定向技术、显微外科技术、激光技术、超声技术,放射医学,导航设备和计算机科学等的迅速发展,微侵袭神经外科取得了长足进步,现已成为极具活力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1 显微神经外科(Micron…  相似文献   
104.
工作记忆容量领域普遍性的争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和分析工作记忆容量在言语和视觉空间领域的国内外研究.探讨工作记忆容量是否具有领域普遍性,以期发展工作记忆的理论。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roquest Psychology Journal 1987—01/2005-05关于工作记忆领域普遍性问题的研究。检索词“working memory”并限定文章的语种类为English。同时,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0—01/2005—05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为“工作记忆”。 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关于工作记忆容量是否具有领域普遍性的实证研究。排除标准:①与领域普遍性无关的工作记忆实证研究。②重复研究。 资料提炼:共收集到符合上述要求的文献43篇,排除30篇与此无关的研究.13篇符合纳入标准:其中5篇支持工作记忆容量具有领域特殊件,8篇支持工作记忆容量具有领域普遍性。 资料综合:工作记忆可以分为言语工作记忆和视觉空间工作记忆,就工作记忆容量的普遍性而言,一般是指工作记忆在言语和视觉空间领域只有一致性;而认为工作记忆容量具有领域特殊性,则是指工作记忆在言语和视觉空间领域不一致。 结论:工作记忆容量具有领域普遍性,其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工作记忆的中枢执行器。  相似文献   
105.
大骨瓣减压并颞肌贴附术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梗死是常见的脑血管病之一,大面积脑梗死常发生严重脑水肿,引起颅内压升高,脑疝形成,导致患者死亡。内科对缺血性脑梗死一般采用溶栓、解除血管痉挛、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等治疗,但其对大面积脑梗死(尤其是发生一侧小脑幕切迹疝)患者的治疗效果极不理想。有报道,行开颅减压术可降低此类脑梗死的死亡率及致残率。我院自1997~2002年  相似文献   
106.
近年来 ,外伤性脑梗死发病率增高已引起临床高度重视。1999~ 2 0 0 1年 ,我们收治小儿外伤性脑梗死 12例 ,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8例 ,女 4例 ;年龄 9个月至 2岁 4个月 ,平均 1.5岁。受伤原因为坠落伤 7例 ,摔伤 3例 ,车祸伤 2例。伤后脑梗死出现时间为即刻 8例 ,2 4~ 48小时 3例 ,1例无临床症状。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 7例 ,单侧肢体瘫痪 9例 ,偏瘫 2例 ;合并中枢性面瘫 3例 ,偏身感觉障碍 2例 ,运动性失语 3例 ,癫痫发作 1例。偏瘫于 12~ 48小时达高峰 ,肌力0~ 2级。 CT及 MRI检查见梗死灶位于左侧基底节 5例 ,右侧基底节…  相似文献   
107.
金澎  张庆林 《山东医药》2002,42(21):55-57
目前 ,临床治疗脑胶质瘤多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方案 ,即术后辅以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 ,亚硝基脲类药物 (NU s)是化疗的首选药物。临床常用的 NUs有卡氮芥 (BCNU)、环己亚硝脲 (CCNU)、甲环亚硝脲 (Me CCNU)、嘧啶亚硝脲 (AC-NU)、甲基亚硝脲 (MNU) ,这些药物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预后 ,但其有效率不足 30 %,且其抗药性的产生限制了 NUs的临床效果 [1 ]。探索 NU s的耐药机制 ,寻找有效的耐药逆转剂 ,成为目前脑胶质瘤化疗研究的热点。1  NUs的作用机理NUs属于烷化剂 ,主要通过对脱氧核糖核酸 (DNA)的烷化损伤而发挥其…  相似文献   
108.
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下颈椎骨折脱位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4年10月至2009年8月共收治的48例下颈椎骨折脱位手术治疗病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X线、CT和MRI检查,入院时ASIA脊髓损伤分级,A级5例,B级15例,C级14例,D级9例,E级5例。其中行前路手术39例,前后联合入路手术6例,前-后-前入路3例。结果48例均获得6个月-4年随访,平均随访26个月。根据ASIA脊髓损伤分级评分,合并颈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均得到良好改善,48例术后末次随访A级3例,B级3例,C级12例,D级15例,E级15例。结论下颈椎骨折脱位,根据影像学评估,确定骨折脱位类型与脊髓受压损伤部位和程度,采用单纯前路、前后联合入路或前-后-前入路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的复位和减压,重建颈椎的稳定性,缩短治疗期,利于早期康复锻炼,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的良好改善。  相似文献   
109.
荨麻属植物在我国民间药用历史悠久,在动物实验中发现荨麻具有明显的降血糖效果,但对其降糖机制尚有不同见解。本文从荨麻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影响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抑制α-糖苷酶活性、清除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开发研究荨麻类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0.
目的建立固相萃取-液相色谱法检测纤维堆囊菌发酵液中代谢物埃博霉素含量。方法将树脂装填在固相萃取空柱管上,依次以2倍体积水和5倍体积50%甲醇溶液对树脂进行预处理,然后以15倍体积80%甲醇溶液浸泡10 min后,低流速提取,收集洗脱液旋转干燥,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结果在发酵终点(144 h),埃博霉素A(EpoA)和埃博霉素B(EpoB)的含量分别为1.84和2.64 mg/L。结论该法稳定性良好,可以用于检测代谢产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