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37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61.
目的分析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载脂蛋白CIII(apoCIII)水平变化,探讨瑞舒伐他汀对其影响。方法 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组和早期糖尿病肾病组,每组6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又分为瑞舒伐他汀治疗组和未治疗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瑞舒伐他汀10 mg,每日1次口服,共24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4周时检测所有患者的血清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apoCIII水平和24 h尿微量清蛋白(MAU)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与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比较,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apoCIII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期糖尿病肾病瑞舒伐他汀治疗组经瑞舒伐他汀治疗后,TG、TC、LDL、VLDL、apoCIII及MAU水平下降,HDL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apoCIII水平明显升高,瑞舒伐他汀治疗可以改善其水平异常,有利于降低MAU。  相似文献   
362.
目的 观察高脂饮食对老年大鼠骨骼肌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和蛋白激酶B(PKB)的表达变化及罗格列酮的干预效果.方法 老年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脂组(HF)、高脂+罗格列酮干预组(RSG),每组20只.应用清醒状态下正常葡萄糖高胰岛素钳夹技术的葡萄糖输注率评价胰岛素抵抗,用荧光定量PCR法和Western印迹技术检测骨骼肌GLUT4和PKB的表达.结果 高脂组骨骼肌长链脂酰辅酶A(LCACoA)升高而葡萄糖输注率明显下降(P<0.01),骨骼肌GLUT4和PKB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罗格列酮干预组显著缓解高脂组上述变化(P<0.05,P<0.01).结论 罗格列酮上调高脂饮食老年大鼠骨骼肌GLUT4和PKB的表达,是改善老年胰岛素抵抗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63.
内质网应激(ERS)是指细胞内质网生理功能发生紊乱的一种亚细胞器病理状态。近年来众多证据表明,ERS与胰岛素抵抗(IR)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观察不同类型的脂肪酸对p-eIF2α有无影响,进一步阐明ERS是否参与了脂肪酸饮食对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364.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启动子区基因多态性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插入/缺失多态性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PCR检测203例脑卒中患者和139名健康对照者PAI-1基因启动子区4G/5G多态性、ACE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同时应用比色法测定血清ACE活性,发色底物法测定PAI-1活性。结果脑梗死(CI)组PAI-1活性(0.769±0.163 AU/mL)、ACE活性(43.42±14.36 U/L)明显高于对照组(0.652±0.116 AU/mL和31.28±8.64 U/L,P<0.01);CI组PAI-I基因4G纯合子、ACE D/I基因DD纯合子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AI-I基因4G/4G基因型与ACE基因D/D基因型对CI发病可相互协同作用(P<0.01)。结论 PAI-1基因4G/4G基因型和ACE基因D/D基因型均可能是CI发病的危险因素,且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65.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纤溶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了解老年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IR)、血浆纤溶水平改变及二者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4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和32例老年健康对照者的空腹胰岛素(FINS),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其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1(PAI-1).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的FINS、tPA和PAI-1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分别P<0.001,0.01,0.001),其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相应降低(P<0.05);FINS与tPA和PAI-1呈正相关(分别P<0.01,0.001),ISI与上述二指标呈负相关(分别P<0.05,0.01).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存在IR和血浆纤溶水平下降,其血浆纤溶水平的变化与该患者的IR有关.  相似文献   
366.
不同游泳时间对高脂饮食老年大鼠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不同强度运动对老年高脂饮食大鼠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48只15月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脂组、高脂加90min运动组和高脂加45min运动组。除对照组饲普通饲料外,其他组均饲高脂饲料、运动组大鼠分别以每周5次,每次90min和45min游泳,持续15周。实验结束后测定血清瘦素、血脂、血糖、胰岛素、体质量和体长、计算肥胖评定指数(Lee指数)。结果 15周高脂膳食使大鼠高胆固醇血症建立;运动使血清瘦素水平明显下降;血清瘦素水平与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三酯(TG)呈显著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C(HDL-C)呈显著负相关;45min运动对老年高脂饮食大鼠血生化的有益影响与90min相似,甚至前者有更好趋势。结论 小运动量活动就可引起高脂饮食大鼠血瘦素水平下降和一系列有益生化改变,是预防高脂血症的较佳方案。血清瘦素与血清脂蛋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67.
对 19例发病在 6小时以内的超早期脑梗死患者依次行放射性核素脑血流灌注断层显像 ( SPECT r CBF)、CT和MRI检查 ,比较 3种检查方法对超早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 :19例超早期脑梗死患者为1996年 8月— 1999年 12月期间的住院患者 ,男 17例 ,女 2例 ;年龄 4 9~ 76岁 ,平均 60 .7岁。脑梗死的诊断按全国第2届脑血管病会议诊断标准。发病至就诊检查的时间为 4~ 6小时 ,平均为4 .6小时。1.2 方法 :19例患者均经 CT检查排除了脑出血 ,在 2小时内依次作 SPECTr CBF、 CT和 MRI( 14例 )检查。99m TcECD(双半…  相似文献   
368.
近年来研究显示血浆纤溶水平下降和脂蛋白代谢异常在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本试验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浆纤溶指标纤溶酶原激活物 (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1(PAI 1)、血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进行分析。目的在于了解高血压患者血浆纤溶水平与脂蛋白代谢状况 ,以便为心血管病的防治提供依据。1 材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高血压组 (EH组 )共 42例 ,男 2 8例 ,女 14例 ,年龄 66~ 77岁 ,平均 (69 7± 3 4)岁 ,均为…  相似文献   
369.
目的 观察急性果糖过量摄入对健康成人血中胰岛素、瘦素、脂联素及颗粒蛋白前体(progranulin,PGRN)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5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被招募的健康成人受试者16例进行自身对照试验,先后分别给予75g果糖溶液及75g葡萄糖溶液,两次干预间给予1周洗脱期。测量隔夜空腹及服用果糖及葡萄糖后0.5、1.0、2.0、3.0h时血糖、胰岛素、C肽、瘦素、脂联素、PGRN、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骨钙素、白细胞介素6 (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结果 急性果糖及葡萄糖负荷后血糖、胰岛素及C肽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并在30min时升高最为显著,且急性葡萄糖负荷后胰岛素升高程度远大于急性果糖负...  相似文献   
370.
高糖、高脂饮食诱导大鼠胰岛素抵抗和血管舒张功能减弱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高糖、高饱和及高不饱和脂肪酸饮食对大鼠胰岛素抵抗(IR)和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C)、高糖组(HS)、高饱和脂肪酸组(HSF)和高不饱和脂肪酸组(HUF),喂养24周后,用正葡萄糖高胰岛素钳夹技术的葡萄糖输注率(GIR)评价IR;用微血管测定技术观察肾动脉累积舒张反应。结果各实验组GIR减低,以HSF组最低,TG、FFA与GIR明显负相关;各实验组大鼠离体肾动脉环对乙酰胆碱(Ach)舒张反应减弱,HSF、HUF和HS组最大舒张反应(Rmax)分别较对照组下降37.4%、32.7%和27.7%;各实验组离体肾动脉环经左旋精氨酸(L-Arg)孵育后对Ach舒张反应增强,经L-NNA、MB孵育后舒张反应减弱;大鼠离体肾动脉环对Ach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与TGI、NS明显负相关,与NO、GIR明显正相关,FFA与NO明显负相关。结论高糖、高饱和脂肪酸和高不饱和脂肪酸饮食均可诱导大鼠IR并伴有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