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34篇
  免费   210篇
  国内免费   118篇
医药卫生   516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226篇
  2013年   178篇
  2012年   207篇
  2011年   215篇
  2010年   196篇
  2009年   222篇
  2008年   248篇
  2007年   262篇
  2006年   283篇
  2005年   237篇
  2004年   201篇
  2003年   211篇
  2002年   177篇
  2001年   191篇
  2000年   179篇
  1999年   147篇
  1998年   150篇
  1997年   113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97篇
  1994年   120篇
  1993年   108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78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创新思维对肾移植模型制作教学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鼠肾移植模型是研究肾移植排斥反应发生机制、治疗措施以及诱导免疫耐受的重要平台,但其制作复杂,在传统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对此,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创新思维,改进了教学方式,建立了多项新技术,显著提高了以显微外科技术为基础的大鼠肾移植模型制作的教学效率与质量,现将体会报告如下。1应用现代教学手段解决传统教学中的难题1.1大鼠肾移植模型的制作特点以及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该模型制作主要依赖显微外科技术,教学中,从解剖结构、手术器械到手术操作的突出特点是“精细、微小”,也是教学的难点。传统教学主要依靠文字教材以及部分挂…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基于多普勒超声及Fibroscan构建的肝纤维化无创评分系统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纤维化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在医院行超声引导下肝穿刺活检的300例乙型肝炎患者,根据肝穿刺活检结果将其分为肝纤维化组(172例)和非肝纤维化组(12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与Fibroscan硬度值(LSM值),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确定肝纤维化影响因素。根据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因素的标准化回归系数β得到相应的评分赋值,构成肝纤维化无创评分系统。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该评分系统诊断肝纤维化的诊断效能,确定最佳临界值以及敏感性和特异性。为进一步验证该评分系统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另选行肝穿刺活检的100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评分。结果:肝纤维化组中男性、肝被膜欠光滑、肝实质回声不均匀、肝内光点增粗、肝静脉清晰度较差的占比均明显高于非肝纤维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9,χ2=12.105,χ2=7.792,χ2=9.383,χ2=7.053;P<0.05);脾长径、脾厚度、脾脏面积、胆囊壁厚度、肝固有动脉峰值血流速度(HAVmax)、肝固有动脉/门静脉峰值流速的比值(A/P)、肝脏硬度值(LSM)均明显高于非肝纤维化组,门静脉峰值血流速度(PVVmax)、脾静脉峰值血流速度(SVVmax)、肝脏循环指数(HCI)明显低于非肝纤维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96,t=2.228,t=2.364,t=5.970,t=2.864,t=6.083,t=10.268,t=2.925,t=5.749,t=2.209;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患者性别、肝被膜光滑程度、肝实质回声、肝内光点增粗、肝静脉清晰度、胆囊壁厚度、HCI、A/P以及LSM值是肝纤维化的影响因素。根据筛选出的影响因素的标准化回归系数β得到对应评分赋值,最终该评分系统的总分为0~12分,其中0~7分为低危,8~9分为中危,10~12分为高危。以患者总评分为自变量、肝纤维化情况为因变量绘制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48(95%CI:0.835~0.989),最佳临界值为10分,此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46%和81.05%。100例乙型肝炎患者基于评分系统的诊断结果与肝穿刺结果有高度一致性(Kappa值=0.762)。结论:基于彩色多普勒超声和FibroScan所构建的肝纤维化无创评分系统可为肝纤维化的诊断及抗纤维化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83.
呼吸暂停是新生儿重症监护时最常见的情况,长时间缺氧可引起血动力学改变,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即往的研究表明缺氧和心动过缓可引起急性脑灌注血量的改变,这种改变具有潜在加重原有损伤或诱导新的脑损伤作用,由于这种原因的存在,早期干预是避免脑功能进一步损害的重要举措。减少呼吸暂停所致的缺氧和心动过缓的措施包括有甲基黄嘌呤及改变小儿体位等,而调整体位是否有效存在着较大的争议。本文采用抬高头部,保持  相似文献   
84.
胰腺结石诊治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5.
目的 :以荧光标记的mRNA差异显示技术分离食管癌及其正常食管粘膜组织相关的差异基因片段。方法 :结合GenomyxLRTM DNA测序 /差异显示系统及GenomyxSCTM 荧光图象扫描系统 ,以及配套的FluoroDD和HI EROGLYPHmRNAProfileKit,采用荧光标记的mRNA差异显示技术进行检测。结果 :从人食管癌及正常食管粘膜组织间 ,同时直接分离出了相关的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片段 74条。结论 :该技术方便、快捷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6.
目的 :筛选和鉴定人原发性食管癌组织的相关基因 ,揭示食管癌的癌变机理。方法 :用高效、灵敏的荧光mRNA差异显示技术 ,以食管癌及相应的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为对照 ,通过对其基因表达的比较 ,找出差异条带 ,利用ReverseNorthernDotBlot、DNA序列分析和NorthernBlot,并结合mRNA原位杂交技术对被筛片段进行鉴定。结果 :①在实验中分离、鉴定了 74条差异片段 ,其中包括正常组织表达而癌组织中不表达的差异片段 5 4个 ,癌组织中表达而正常组织不表达的差异片段 2 0个。②其中 1个片段C5 7(337bp)在GenBank数据库中没有发现同源的已知基因或片段 ,推测其可能为食管癌相关基因。③经NorthernBlot检测C5 7在癌组织中有表达信号。④原位杂交技术检测C5 7在癌组织中具有较高的阳性表达率 (74% )。结论 :食管癌组织中C5 7可能是新的食管癌相关的候选癌基因 ,它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87.
姜国  邵楠  类兴民 《颈腰痛杂志》2021,42(6):892-894
目前针对胸腰椎骨折的治疗主要采取微创策略[1] ,本研究采用经皮置钉和Wiltse肌间隙入路置钉行短节段经伤椎内固定手术治疗47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均取得较好疗效,现分组比较此2种术式的差异,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3月~2019年3月本科接诊的胸腰椎骨折患者47 例,均不伴有脊髓损伤,无需行椎管内减压.按手术入路的差异将患者分为对照组( 24例)及观察组(23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见表1.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究陪检在胸痛患者诊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江苏某三甲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10例胸痛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是患者就诊时是否有专人陪检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实验组由医务人员陪检,完成各项辅助检查,对照组患者依据临床医师的指示自行完成各项检查,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采用TIMI评分进行评价。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对医疗服务满意度差异,评价陪检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 110例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3例,女性57例,年龄范围49~80岁,平均年龄(62±6.10)岁。实验组(陪检组)56例,对照组(无陪检组)54例。两组人群平均年龄t=-0.323,P=0.747,性别统计学检验x2=1.295,P=0.255。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评价TIMI评分两组统计学检验t=1.513,P=0.134。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数量5例次(8.92%)明显低于对照组16例次(29.6%),统计学检验x2=7.62,P=0.006(P<0.05);患者满意实验组94.64%,对照组81.48%,两组统计学检验x2=4.57,P=0.033(P<0.05)。结论 陪检在胸痛患者诊疗过程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89.
TNF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姜国胜  吴文 《免疫学杂志》1993,9(4):250-254
16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自病患者血清TNF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5),而经RA诱导分化治疗中期及治疗后明显降低(P<0.05),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各治疗时相的外周白细胞浆内TNF平均水平及正常对照间均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前及治疗中期胞浆TNF活性升高率明显高于治疗后或正常对照(P<0.05)。相关分析表明:血清TNF活性水平与外周血WBC总数或骨髓GM-CFU无明显相关,而与  相似文献   
90.
解剖30具尸体(男28.女2)时.见有8侧(左3,右5)肩胛上神经穿肩胛上横韧带时发出肩峰下滑液囊支的终支形成肩胛上神经皮支.肩峰下滑液囊支的终支在肩胛上横韧带处起自肩胛上神经,紧贴喙突根部向外上,在此处发出关节支和滑液囊支分布肩关节前、上部和肩峰下滑液囊.肩峰下滑液囊支的主干绕过喙锁韧带外侧向前、在三角肌的掩覆下,走行在喙肩韧带的上面,再紧贴锁骨前缘走向外侧,到肩峰的下方,向下斜穿入三角肌,约在肩峰下4cm处自肌纤维间浅出下行,形成肩胛上神经皮支.此皮支在线筋膜内分成数支分布上臂上1/3的前外侧皮肤,相当三角肌前半范围的区域内.其中一具尸体两侧对称向下可达三角肌止点的范围.它的分布区域应属腋神经的分支——臂外侧上皮神经的分布范围,此皮肤区原为肩胛上神经所分布,而后为腋神经替代,即肩胛上神经的这一部分感觉成分含在腋神经内,于是可以解释出现肩胛上神经皮支乃是一种退行性变异.由于此神经行经肩胛上横韧带与肩胛上切迹围成的骨性纤维孔,贴绕骨面行走,迂回曲折,行程固定.和肩关节及肩峰下滑液囊又有密切关系.此神经的病变可诱发某些肩部的病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