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36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广西鼠疫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建立广西鼠疫地理信息系统(GIS),对广西鼠疫流行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风险评估。方法收集广西鼠疫疫情资料、广西鼠疫监测资料、广西地理、气象和人口等资料,应用Microsofe Excel、Mapinfo8.0、Arc GIS9.2、Mapbasic7.0等软件建立广西鼠疫流行病学的GIS数据库。结果实现对广西鼠疫相关信息的查询功能,绘制各种相关鼠疫专题地图,并对广西可能发生鼠疫流行的地区进行初步的风险评估。结论广西鼠疫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对促进广西鼠疫防治工作走向信息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对空间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显示,并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技术系统。在血吸虫流行病学及与地理空间因素有关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处理相关数据,对影响疾病地理分布的自然环境因素(如土壤、植被和温度等)进行分析,有助于对疾病的深入了解与研究。迄今为止,地理信息系统在血吸虫流行病学的研究中已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广西桂林市2000—2009年道路交通伤害(RTI)死亡的地理分布和集中趋势,为预防和减少RTI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桂林市电子地图为背景,利用ArcGIS 9.2地统计分析模块中的反距离加权(IDW)插值法绘制桂林市RTI死亡的分布地图。结果 2000—2009年桂林市秀峰区、叠彩区、象山区、七星区和雁山区发生RTI合计3 603次,死亡506例,受伤2 911例,直接经济损失为1 011.2万元;2000—2008年每年发生RTI次数均以象山区最多,2009年以七星区最多;2000—2004年桂林市RTI造成的死亡人数以雁山区和象山区最多;2005—2006年以叠彩区、象山区和雁山区较多;2007—2009年以七星区、象山区和雁山区较多;2000—2009年桂林市RTI死亡人数分布的IDW插值结果表明,RTI导致的死亡人数以雁山区最多,其次为象山区。结论 2000—2009年桂林市RTI导致的死亡人数以雁山区最多;IDW插值法制图结果较为可信。  相似文献   
14.
扫描统计(scan statistic)是空间统计学方法之一,其目的在于探测空间、时间、时空范围内某事件发生数的异常增加,并检验这种改变是否由于随机变异所造成.即探测研究区域内是否存在聚集性、聚集性的确切位置、聚集性的风险大小,并检验聚集性有无统计学意义.疾病的发生与流行常常表现为地域性病例数的增加与减少,地域性病例分布的聚集与消失.  相似文献   
15.
空间信息技术在医学地理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信息技术是信息技术的重要分支之一,主要包括空间信息收集与存储、数据库建立、空间统计分析与输出等一系列计算机处理技术。空间信息技术的实现主要依靠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技术(RS)的应用和发展。空间信息技术具有强大的空间数据管理与分析功能,处理与地理位置有关的疾病空间数据具有独特的优势,因而为研究特定地理区域内各种自然、社会因素与健康的关系,揭示健康或疾病与地理位置相关因素的关系提供了可靠、可行的技术手段。近年来,空间信息技术在建立疾病地理信息系统、绘制医学地图、环境流行病、传染病流行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病、管理流行病等医学地理研究领域中广泛应用,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这不仅为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卫生决策提供了科学参考,同时也为医学地理拓展了方法学领域,成为医学地理研究的主要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6.
17.
近20年来,空间流行病学成为流行病学界的热门话题,不仅出现频率逐年增高,其理论和技术也在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空间数据分析技术、计算机技术、3S技术(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的发展构成了空间流行病学的方法学基础,信息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宇宙物理学理论则成为空间流行病学的理论基础。空间流行病学的发展为未来流行病学研究带来生机,同时也有可能给传统流行病学学科范式带来巨大冲击,促进流行病学学科范式的转变(paradigm shift)。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柳州城市道路交通伤害的空间规律,对交通伤害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中反距离加权插值法(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IDW)探测柳州城市道路交通伤害的空间分布规律,并对结果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2000—2009年柳州城市道路交通的伤害事故发生起数和受伤人数波动较大,但总体上呈下降趋势,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在高值过后呈小范围内波动;柳州城市道路交通伤害发生的事故起数排序为鱼峰区〉柳北区〉城中区〉柳南区,城市道路交通伤害事故发生起数的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平均Moran’s I的Z值为6.113〉1.96,P〈0.05,存在空间聚集性。道路伤害死亡数的插值分析结果显示,聚集区主要集中在东环大道鱼峰区路段、柳江一桥至鱼峰路路段、屏山大道箭盘山路路段,柳北区跃进路路段,潭中中路、西路路段;2004年道路伤害专题地图显示城市中心道路伤害严重,2005—2009年伤害渐渐远离城市中心,主要发生在城乡结合部道路上。[结论]柳州市2000—2009年城市道路伤害发生情况依然比较严重,应用GIS可以探测出伤害的聚集区,且准确定位聚集区并对区域进行可视化,为预防和控制道路伤害提供可视化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在血吸虫流行病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对空间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显示,并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技术系统.在血吸虫流行病学及与地理空间因素有关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处理相关数据,对影响疾病地理分布的自然环境因素(如土壤、植被和温度等)进行分析,有助于对疾病的深入了解与研究.迄今为止,地理信息系统在血吸虫流行病学的研究中已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最大空间扫描窗口的尺度选择。方法以1971-1973年广西第一次全死因抽样调查的肝癌数据为例,将Poisson模型空间扫描统计量的最大扫描窗口设置为风险人口数的50%5%,逐一进行空间扫描分析。结果当最大空间扫描窗口为50%比例时,发现1个范围大、辖县市多的聚集区。随着扫描窗口的尺度变小,探测出的次级聚集区增多;但主要聚集区的范围缩小,LLR值降低。当空间扫描窗口为30%、25%和20%比例时,聚集区的数量相仿、半径相近、RR值和LLR值相似。结论当扫描窗口比例过大(如50%),探测到的聚集区有限,不易发现潜在的次级聚集区,可能出现漏报;而范围过大的主要聚集区,也可能覆盖一些虚假高发的县区。若扫描窗口比例过小(如≤10%),次级聚集区增多,聚集区范围缩减,数量多且半径小的聚集区可能不利用疾病监测;同时,主要聚集区的过度分解也使一些高发县区未被探测出,存在漏报。20%30%比例的扫描窗口,不仅可探测到数量、半径适中的聚集区,便于疾病监测工作;而且结果稳定、准确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