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0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24篇
医药卫生   116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32.
近年来,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但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大量研究表明,腺苷及其受体调控肠道的运动、分泌、感觉、免疫和炎症反应等,在IBD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可能为IBD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本文拟对腺苷及其受体在IBD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3.
【摘要】 目的:评价后柱切除后伸压缩中柱矫治胸腰段骨质疏松性重度椎体压缩骨折伴后凸畸形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7月~2012年1月经后入路行后柱切除后伸压缩中柱矫治胸腰段骨质疏松性重度椎体压缩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14例,男2例,女12例;年龄62~81岁,平均68岁。骨折均位于T11~L2,其中单椎体骨折12例,两个椎体骨折2例;椎体高度压缩78.5%~92.4%,平均82.5%。后凸畸形的顶椎均位于胸腰段,其中L1 7例,T12 5例,L2 2例。后凸畸形Cobb角39°~59°,平均45°;脊柱矢状位C7铅垂线偏移距离为0.4~2.8cm,平均1.6cm;腰椎前凸41°~62°,平均58.4°,9例出现腰椎前凸代偿性加大。均有腰背部疼痛及疲劳感,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8.5分(7.5~9分)。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E级12例,D级2例。其中10例采用注射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强化钉道。结果:手术时间187~221min,平均190min;术中出血量372~463ml,平均420ml。1例术中硬脊膜破裂,予以修补,术后未发生脑脊液漏。术后胸腰椎后凸Cobb角0°~9°,平均5°,平均矫正率达88.9%;矢状位C7铅垂线偏移距离0~0.8cm,平均0.3cm;腰椎前凸角28°~43°,平均37°。随访12~33个月,平均21个月。末次随访时,胸腰椎后凸Cobb角0~11°,平均7°;矢状位C7铅垂线偏移距离为0~1.2cm,平均0.4cm;腰椎前凸29°~45°,平均39°;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均为E级;腰背疼痛消失11例,明显缓解3例,VAS为1.9(0~3.5)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植骨融合及骨折愈合良好,内固定无松动及拔出,固定邻近节段无继发骨折。结论:后柱切除后伸压缩中柱矫治胸腰段骨质疏松性重度椎体压缩骨折伴后凸畸形,与经椎弓根截骨术比较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当骨质疏松性重度椎体压缩骨折伴后凸难以施行椎体成形术时,此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补充方法。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局部瘢痕疙瘩和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的相关性及处理方法。方法:调查2008-2012年26例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病人再造的尿道是否出现局部瘢痕疙瘩及相应治疗。结果:26例病人中再造的尿道有程度不等的瘢痕疙瘩者16例,未达到瘢痕疙瘩诊断标准的10例,表达率为61.54%。结论: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的病例中再造尿道和局部瘢痕疙瘩有较高的相关性,治疗上需要改进术式避免术后再次狭窄。  相似文献   
35.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处女膜修补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患者,应用三层缝合法行处女膜修补术,术毕处女膜孔径恢复至仅容一眼科镊柄大小,约5-6mm,嘱术后1月复诊。结果:57例(52%)患者术后1月来院复查,其中52例完全愈合,愈合率约为91%,剩余5例中4例裂口裂开但未至基底部,不影响效果,有效率为98%。1例切口完全裂开,应用环形缝线法二次修补,效果基本满意。结论:应用三层缝合法处女膜修补术,切口愈合率较高,同时有微型阴道紧缩的作用,更能模拟处女的正常生理状态,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6.
线性表皮疣状痣是临床上比较少见的一种体表肿瘤,局限型表皮痣目前主要治疗方法有局部药物治疗、皮肤磨削、冷冻、激光及手术,而对于泛发型疣状痣目前并无理想的治疗方法。我科于2012年3月收治1例线性表皮疣状痣,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37.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院内下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BACT/ALERT 3D select抗菌药物敏感测定箱法检测淮南新华医院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痰标本分离获得的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等16种抗菌药物的药敏结果,并按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2009年标准进行判断,用WHONET 5.0软件分析数据。结果本院近5年共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796株、鲍曼不动杆菌101株。耐药性分析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最高(3.85%~14%)、其次为阿米卡星(12.7%~27.5%);鲍曼不动杆菌对所有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均较低(<40%)。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在基层医院很严重,需要严格掌握抗菌药物使用。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经尿道膀胱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TURBt)同期进行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TURP)治疗的浅表性膀胱癌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e hyperplasia,BPH)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手术治疗的109例浅表性膀胱癌合并BPH患者的资料情况,其中采取TURBt同期行TURP治疗的患者57例(联合组)、仅采取TURBt资料52例(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就围手术期指标.结果 联合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的长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联合组的国际前列腺症状(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评分、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 score,QOL)评分、残余尿量(residual urine volume,PVR)测定值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联合组的Q max测定值显著地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24个月,联合组和对照组的肿瘤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尿道狭窄发生率(3.51%)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17.31%),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URBt同期TURP治疗的浅表性膀胱癌合并BPH虽然手术时间、出血量较多及术后恢复时间长较单纯TURBt,但是具有显著的改善患者术后排尿情况、生存质量及降低尿道狭窄发生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39.
陆万里  张坡  周宇  周海洋  王睿 《西部医学》2022,34(8):1152-1156
目的 探讨血清骨硬化蛋白(SOST)、Dickkopf-1(Dkk-1)蛋白与特发性股骨头坏死进展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2017年1月~2020年6月于我院住院的特发性股骨头坏死患者76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76例性别、年龄(±1岁)、BMI(±1 kg/m2)与观察组配对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SOST及Dkk-1蛋白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 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清SOST、Dkk-1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清Dkk 1蛋白表达与股骨头坏死ARCO分期呈正相关(r=0.341,P=0.003)。血清SOST与Dkk-1蛋白水平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示,血清SOST诊断股骨头坏死敏感性为51.30%,特异性为70.05%;血清Dkk-1诊断股骨头坏死敏感性为80.30%,特异性为63.90%(P<0.05)。结论 血清SOST、Dkk-1水平与病程进展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股骨头坏死发生发展的重要指标及潜在的药物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40.
临床医学是结合理论与实践的学科,而临床见习是将医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过程。随着我国医学教育的发展,临床见习中暴露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如传统教学法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能将理论与实践灵活运用,已无法适应当前医学教育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探讨适合我国临床见习发展的途径,从学生、老师、医院、学校等层面探索多元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临床思维能力,实现“医学生”向“医务工作者”的过渡,以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