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1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51.
目的评价微创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下腹部微创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236例,年龄7个月~7岁,平均2.4岁。结果手术过程均顺利,手术时间15~35min,平均23min,术后2~3d出院。236例中复发3例,经再次手术痊愈,无切口感染、精索扭转及睾丸萎缩等并发症,切口瘢痕较小,美容效果好。结论本术式有很多的优点,操作简单,切口小,产生的疼痛轻,造成的损伤小,患者的恢复很快,手术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都很短,花费的费用比较低,该手术疗效可靠,而且很安全,手术治疗后很少出现并发症,该病的复发率低等,在临床上很值得进行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52.
目的对比转氨酶水平正常的乙肝病毒携带者(AsC)与乙肝患者的血清蛋白表达差异。方法各收集15例AsC(对照组)与乙肝患者(实验组)血清,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分离2组的血清蛋白,并对其血清蛋白样品的双向电泳图谱进行比较。结果 2组血清蛋白样品中共找到6个明显的差异点:其中实验组血清中表达量上调有4个点,表达量下调有1个点,新出现1个点。结论 AsC与乙肝患者的血清蛋白的双向电泳图谱有一些差异,这些差异点可能为乙肝患者的诊治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53.
三氧化二砷诱导人胆管癌细胞系QBC939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体外培养的QBC939细胞的生物学效应和作用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As2O3对QBC93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琼脂糖凝胶电泳测定DNA ladder,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DNA含量,半定量RT-PCR检测p53/bax/bcl-2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As2O3对QBC93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随浓度升高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增强,并以4 μmol/L As2O3作用96 h抑制率达最高(90.2%),流式细胞术显示正常生长的QBC939细胞自发性凋亡率为2.94%,各实验组均出现程度不等的亚二倍体峰,并以4 μmol/L As2O3作用96 h凋亡率达最高(87.7%),透射电镜显示1 μmol/L As2O3作用72 h出现早期凋亡特征,4 μmol/L 作用48 h出现典型凋亡特征;DNA ladder测定显示随着浓度和时间的增加,ladder条带越来越明显;半定量RT-PCR显示4 μmol/L As2O3作用24、48、72 h后显示bax上调和bcl-2的下调,p53则未检测到表达.结论在体外As2O3能有效地抑制QBC939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bax上调、bcl-2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54.
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脑梗死并颈动脉易损斑块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脑梗死并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疗效与机制。方法84例脑梗死并颈动脉易损斑块患者,在知情同意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阿托伐他汀10mg,口服,1次/d;观察组加用阿托伐他汀20~40mg,口服,1次/D。两者均持续治疗12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小板膜糖蛋白CI)62p(CD62p)和颈动脉易损斑块面积及内中膜厚度(IMT)的变化。结果治疗12个月后,两组cD62p和LDL.c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t=7.510、5.028、9.599、12.366,均P=0.000);观察组CD62p和LDL-C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t=2.121、5.769,P=0.037、P=0.000);观察组斑块面积和IMT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小(t=2.535、2.785,P:0.013、P=0.007);对照组治疗前后斑块面积和IMT无明显差异(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斑块面积及IMT均明显小于对照组(t=3.353、2.322,P=0.001、P=0.020)。结论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脑梗死并颈动脉易损斑块具有较强的降血脂及抑制血小板活化作用,降低颈动脉易损板块面积及内中膜厚度,可阻断并逆转颈动脉易损斑块形成。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羟基磷灰石(HAP)纳米溶胶抑制皮肤鳞癌细胞株(A431)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组用含浓度为400mg/L HAP纳米溶胶的DMEM培养液培养A431细胞。在复合培养的第1、2、3、4、5天,通过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A431细胞凋亡过程中形态结构的变化;透射电镜观察A431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免疫荧光显微镜下显示,实验组在复合培养的第1、2天出现少量绿荧光阳性细胞,细胞形态不规则,第3天可见红绿荧光双标阳性细胞,第4、5天出现较多的红荧光阳性细胞,细胞的染色质聚集于核膜周围成块状或新月形;透射电镜下可见实验组在复合培养的第2天细胞内出现HAP纳米粒子,细胞形态各异,胞质空泡化,核仁裂解,染色质边集,部分细胞胞质脱落。结论:HAP纳米溶胶抑制A431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可能为:HAP纳米粒子进入细胞内,直接作用于细胞内的细胞器,引起细胞凋亡、胀亡和胞体割裂。  相似文献   
56.
目前对皮肤鳞状细胞癌的治疗一般首选外科手术切除,但对一些不适宜皮肤外科治疗的癌前病变以及某些特殊部位如口腔内、阴茎等处皮损面积较大的病变,现有的治疗手段疗效均不理想.已有学者研究发现,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P)纳米粒子具有抗癌活性[1-2].本课题研究HAP纳米溶胶对皮肤鳞癌细胞株(A431)细胞增殖的影响,为应用HAP纳米粒子治疗皮肤鳞状细胞癌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7.
目前对皮肤鳞状细胞癌的治疗一般首选外科手术切除,但对一些不适宜皮肤外科治疗的癌前病变以及某些特殊部位如口腔内、阴茎等处皮损面积较大的病变,现有的治疗手段疗效均不理想.已有学者研究发现,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P)纳米粒子具有抗癌活性[1-2].本课题研究HAP纳米溶胶对皮肤鳞癌细胞株(A431)细胞增殖的影响,为应用HAP纳米粒子治疗皮肤鳞状细胞癌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三拗芎葶汤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COPD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证)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试验组予以西医基础治疗联合三拗芎葶汤,对照组予西医基础治疗,上述治疗持续2周。分别对治疗前、后肺功能、TNF-α和临床疗效进行测定评估,并在治疗结束后6周随访患者的肺功能和血浆TNF-α含量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评价临床疗效,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各组的血浆TNF-α含量和肺功能的FVE1/FVC和FVE1值,治疗后均显著优于治疗前。治疗后与治疗结束后随访比较,试验组的血浆TNF-α含量和肺功能的FVE1/FVC和FVE1值显著改善,治疗结束后随访优于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经过治疗后的相同时期的血浆TNF-α含量和肺功能的FVE1/FVC和FVE1值,试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无差异。结论:西医基础治疗联合三拗芎葶汤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证)能更有效地降低TNF-α水平,提高肺功能,缓解临床症状,并且能够持续改善患者的TNF-α和肺功能情况。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合并子宫圆韧带囊肿的手术治疗.方法:自2008年3月至2010年4月,我院手术治疗女性腹股沟疝合并子宫圆韧带囊肿4例,其中3例行疝修补术加圆韧带囊肿摘除术,1例行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加圆韧带囊肿摘除术.结果;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40min左右,术中出血少,出血量均不超过35mL.4例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所有患者术后第1天均可恢复饮食,术后6~7d出院,4例患者随访2年,未见疝及囊肿复发.结论:子宫圆韧带囊肿在临床上比较少见,合并腹股沟疝就更少见,子宫圆韧带囊肿临床表现与腹股沟疝相似,临床医师对本病易误诊,但其通过手术治疗一般均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碾转暴力作用下撕脱性断指的临床特点和手术要点. 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8月,对16例17指的碾转暴力作用下撕脱性断指,在10 ~15倍显微镜下进行断指再植术.其中拇指2指,示指7指,中指4指,环指1指,小指3指.3指为远节离断,5指为近节离断,9指为中节离断.结果 17指断指成活16指,成活率为94.1%.术后随访3个月到1年,除2例指背局部少许皮肤坏死外,其余外形功能良好.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优9指,良6指,差2指,优良率为88.2%. 结论 碾转撕脱性断指的损伤特点有别于旋转撕脱性断指,采用移植修复动脉,并选择合适的部位进行静脉吻合,加强对神经功能的修复,可获得良好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