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0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梅国强老师从医四十余年,早年曾师从湖北名医洪子云,受益匪浅.其治学尤对<伤寒论>、<温病条辨>等经典著作研究精深,擅长运用经方辨治临床各科疑难杂病,用药精纯.笔者有幸成为梅老师学术经验继承人,现将梅老师辨治消化系统疾病经验总结一二,以馈于同道.  相似文献   
72.
湿热相关概念的界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湿热性质疾病在临床上的日渐增多及祛湿清热法的广泛运用 ,湿热相关概念之运用亦颇为常见。但有关书籍、刊物中出现湿热病、湿温湿热证、湿热病证互称的情况。教科书中亦未明确界定。其实 ,这些湿热相关概念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笔者不揣鄙浅 ,试就各种概念内涵分析之 ,以就正于同道。1 溯源湿温一词 ,首见于《难经》 ,是指广义伤寒中的一种热病。晋·王叔和在《难经》的认识基础上 ,论述了湿温的病因证治 ,如《脉经》云 :“伤寒有湿温 ,其人常伤于湿 ,因而中 ,湿热相搏 ,则发湿温。病苦两胫逆冷 ,腹满叉胸 ,头目苦痛 ,妄言 ,治在…  相似文献   
73.
体质因素与温病发病的关系湖北中医学院(430061)吕文亮关键词温病;体质因素;辩证关系体质因素是身体基本状况和防御、抗邪能力的综合,每一个体均存在差异和特殊性。温病学十分重视体质因素在温病发病学中的作用,它不仅是温病发生的重要内因,而且是影响温病证...  相似文献   
74.
风温,又名冬温,是发生于冬春两季的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温病学范围。现代医学所说的急性支气管炎、大叶性肺炎、病毒性肺炎等疾病均可参照风温进行治疗。 风温病的发生,按照中医学“正气存内,邪不可于”的发病学原理,亦包括外因和内因两方面的因素。外因即自然界产生的邪气,在春季气候温暖多风,冬令气候反常极易形成风热病邪;内因即人体正气亏虚,此时若起居不慎,就容易感受此种邪气而得病。因此在冬春之季,首先要采取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75.
名医梅国强     
梅国强名老中医现为湖北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仲景学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医杂志》编委、湖北省科协常委、湖北省中医药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原伤寒论学科)重点学科带头人。梅师于大学期间经组织批准,拜著名老中医洪子云先生(教授)为师,获其真传,更以数十年心力,精勤治学,对中医经典理论研究颇深,在学术上多有建树,并在临床运用方面经验丰富。  相似文献   
76.
目的考察肝纤维化不同阶段原代Kupffer细胞吞噬能力及M1型和M2型Kupffer细胞占比的变化趋势。方法 SD大鼠腹腔注射CCl4,每周2次,连续注射8周诱导肝纤维化。分别于第0、2、4、8周分离肝脏Kupffer细胞。采用墨汁吞噬实验考察Kupffer细胞的吞噬能力,采用ELISA检测Kupffer细胞中IL-1β、IL-2、IL-6、IL-10、TNF-α、TGF-β1的含量,采用CD68抗体、CD86抗体和CD163抗体对肝脏巨噬细胞、M1型Kupffer细胞、M2型Kupffer细胞进行标记,流式细胞法分离不同的Kupffer细胞并计数M1型和M2型Kupffer细胞占比。结果模型大鼠炎症损伤加重,第8周呈现明显的纤维化特征。模型大鼠Kupffer细胞吞噬能力持续降低。M1型Kupffer细胞及IL-1、IL-2、IL-6、TNF-α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在第4周达到最高值。M2型Kupffer细胞及IL-10和TGFβ1则持续升高。结论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Kupffer细胞吞噬能力持续降低。M1型和M2型Kupffer细胞均参与了肝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77.
通过理论研究,采用文献收集、整理、分析的方法,归纳古今医家对脾胃湿热证证候特征的认识及证治规律和清热化湿法的运用特点;完成了清热化湿法作用机理研究,开展了脾胃湿热证量化诊断标准研究及基于代谢组学技术应用的湿热证本质探索等一系列研究,提出了“湿热伏邪”学说等学术观点,形成了一批创新性成果。  相似文献   
78.
根据中医药管理局科教司有关会议精神,作为传统主干课程《温病学》教材主编遴选工作亦在进行之中。有感于前数版教材的得失,笔者不揣浅鄙,提出几点有关《温病学》教材编写的意见,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79.
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中鼎足而立的三大思想体系之一。儒家文化对中医学的影响 ,远非其他思想文化派别所能比拟。儒家文化在培养中医大学生人文素质方面能发挥什么作用 ,哪些是必须继承的优良部分 ,哪些是制约中医发展或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思维模式 ,都需要深入研讨。本文拟从中医学的学科属性出发 ,探析儒家文化对培养中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影响。1 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由于受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 ,因此具有一些人文社会科学的特点。但从医学本质来说 ,其属性仍为自然科学。因此 ,中医学应属融入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自然科…  相似文献   
80.
湿邪与血脂代谢异常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湿热证为临床常见病证,就湿热证本质而言,对湿邪的生化物质基础的探析尤为重要。通过对诸多研究者的成果分析.认为血脂代谢异常与湿邪的形成、敷布有内在联系,可以作为湿邪的生化物质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