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47篇
  免费   1037篇
  国内免费   636篇
医药卫生   21620篇
  2024年   95篇
  2023年   329篇
  2022年   285篇
  2021年   286篇
  2020年   360篇
  2019年   343篇
  2018年   414篇
  2017年   259篇
  2016年   340篇
  2015年   336篇
  2014年   929篇
  2013年   778篇
  2012年   849篇
  2011年   968篇
  2010年   960篇
  2009年   999篇
  2008年   964篇
  2007年   1069篇
  2006年   921篇
  2005年   888篇
  2004年   838篇
  2003年   796篇
  2002年   622篇
  2001年   664篇
  2000年   712篇
  1999年   656篇
  1998年   573篇
  1997年   629篇
  1996年   593篇
  1995年   513篇
  1994年   410篇
  1993年   345篇
  1992年   304篇
  1991年   268篇
  1990年   238篇
  1989年   215篇
  1988年   129篇
  1987年   127篇
  1986年   104篇
  1985年   92篇
  1984年   72篇
  1983年   68篇
  1982年   61篇
  1981年   45篇
  1980年   27篇
  1979年   18篇
  1962年   10篇
  1961年   12篇
  1959年   10篇
  1958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再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FBSS)再手术治疗的方式和注意事项。[方法]对20例再手术治疗的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FBSS)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综合分析FBSS患者的病史、体征、影像学表现以及术中探查结果等资料。术中行硬膜囊和神经根减压以及自体骨植骨融合,其中12例腰椎失稳的患者辅以椎弓根钉系统固定,术后进行一定的康复锻炼。[结果]术中损伤神经根1例,术后暂时性的脑脊液漏3例。治疗效果参照Ragab的评估标准进行综合评估。本组20例患者,治疗效果优12例,良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5%。[结论]FBSS是一多病因多表现的综合征,术前应当综合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寻求病因,制订适宜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12.
老年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7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叶成林  张伟民 《山东医药》2006,46(16):32-33
对76例老年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76例老年患者中男女之比1∶2.8,慢性ITP 73例、急性ITP 3例,血小板计数平均为36×109/L,并存其他疾病者共58例。单一激素治疗总有效率100%,激素加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总有效率82.7%,单一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有效率82.2%。激素治疗期间并发肺炎、上消化道出血各4例,急性胆道感染、发热与腹泻各2例,其中死亡3例。  相似文献   
113.
颅骨缺损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颅骨缺损综合征,一般为颅内血肿清除减压术后的表现,缺损部位凹陷,影响外观且脑组织丧失骨性屏障保护。大多数患者表现为头晕、头痛、易倦、忧郁、畏惧外伤、震动感等。我们应用天津三维钛合金网进行颅骨修补,是为了避免脑部损伤,治疗颅骨缺损综合征  相似文献   
114.
机械通气患者经鼻肠管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种严重创伤、严重感染、大手术后患者往往并发重度呼吸功能障碍,需要施行机械通气,而这类患者均合并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主要原因是:①严重创伤和感染患者处于高代谢状态,分解激素大量分泌,导致蛋白质和脂肪分解,糖利用减少。易出现负氮平衡;②口腔和气管内留置气管导管,妨碍了患者的正常进食;③原发疾病致患者胃肠功能障碍及精神因素导致食欲减退。因此尽早对机械通气患者进行肠内营养(EN)支持,可阻断营养不良与免疫功能低下的恶性循环,避免因肠道细菌移位所致的严重感染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并有助于改善肠黏膜的结构和功能,维持肠道的完整性,预防应激性溃疡,明显降低肠源性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5.
合肥市344名学生烟民的吸烟模式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吸烟已成为危害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是烟草大国,尤其令人担心的是青少年吸烟率正逐年上升。有研究显示,现在我国2亿20a以下的吸烟者中,约有1/4最终因为吸烟所引起的疾病致死,多数人为中年早逝,近半数为肺癌。虽然有许多学者在控制吸烟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收效甚微。为便于制  相似文献   
116.
目的 观察2-乙氧基乙醇(2-Ethoxythanol,EE)急性染毒对SD大鼠血清和睾丸某些抗氧化指标的变化,探讨EE致睾丸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 选择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180-220g。随机分为对照组、EE800、1600和3200mg/kg组4组,每组24只。采取一次性灌胃染毒。于灌胃后12、24、48和72h,将各组动物随机处死6只,留取动物血液、睾丸,制备血清和睾丸匀浆,测定血清和睾丸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血清铜蓝蛋白(CP)活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各染毒组睾/体比明显下降(P<0.05),睾丸匀浆LPO水平和血清CP活性增高。染毒12、24h,血清CAT、睾丸匀浆CAT和SOD活性增高,而染毒48、72h后,血清CAT、睾丸匀浆CAT和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EE各染毒组血清LPO水平和SOD活性变化不明显。结论 推测EE毒作用的靶器官可能是睾丸,睾丸抗氧化功能的改变是EE致睾丸毒性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17.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内置管引流与T管引流临床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比较分析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内置管引流与T管引流两种方法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 1999年以来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内置管引流的 2 6例患者临床疗效 ,并与同期行T管引流的 31例患者进行了比较。结果 :内置管引流组术后无胆汁丢失 ,较T管引流组痛苦小、胃肠功能恢复快。两组比较 ,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 ,术后开始进食时间分别为 13.8± 3.4,35 .5± 6 .8h ,(P <0 .0 5 ) ,恢复肠蠕动时间为 30 .5± 5 .6 ,43.8± 7.4h ,(P <0 .0 5 ) ,抗生素平均使用天数 3.5± 0 .6 ,6 .4± 1.1d ,(P <0 .0 5 ) ,术后输液量 45 5 0± 5 84,135 0 0± 12 5 0ml,(P <0 .0 1) ,术后平均住院日 4.6± 1.7,9.6± 2 .4d ,(P <0 .0 1) ,平均住院费用 815 0± 910 ,5 0 0± 12 70元 (P <0 .0 5 ) ,恢复日常工作时间 12 .8± 2 .5 ,2 7.4± 6 .9d ,(P <0 .0 5 )。结论 :腹腔境胆总管探查、内置管引流术后胆总管一期缝合避免了T管引起的并发症 ,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缩短了输液时间和住院时间 ,减少了抗生素的用量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8.
叶广平  秦希林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22):2377-2378
目的:讨论髋关节骨折CT、X线诊断分析.方法:44例髋关节骨折CT扫描、X线片分析.结果:全部病历均较X线片、清晰显示不同类型CT图像.结论:CT能够为临床提供准确的治疗依据,在髋关节外伤,尤其是线状隐匿性骨折、粉碎性髋关节骨折的诊断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9.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IL) 2和B7 1双免疫基因转染肝癌细胞瘤苗免疫小鼠后获得的脾淋巴细胞经mIL 12基因修饰后治疗小鼠肝癌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用 2 0 0PFU 细胞滴度的重组腺病毒载体 (Adv)将人IL 2和B7 1基因共同转染小鼠肝癌Hepal 6细胞株 ,经 80mg L丝裂霉素 (MMC)处理制备成肝癌细胞瘤苗 ,免疫同系小鼠后分离其脾淋巴细胞 (SLC) ,转染mIL 12基因 (Adv滴度 2 0 0PFU 细胞 )后注射入直径 1cm的小鼠皮下移植肝癌内 ,观察抗瘤效果。结果 转mIL 12基因SLC治疗组小鼠瘤体增加值最小 ( 0 .0 8± 0 .0 5 )cm3,与各对照组比差异有显著性 [(转染BGFP基因SLC、未转染SLC和生理盐水注射组分别为 ( 3 .46± 0 .15 ) ,( 3 .5 6± 0 .2 3)和( 8.12± 0 .5 4)cm3,P <0 .0 5 ]。结论 IL 2和B7 1双基因修饰肝癌瘤苗诱导小鼠产生的免疫脾淋巴细胞可能成为一种新的过继免疫治疗效应细胞及携带IL 12基因的载体细胞 ;基因治疗、特异性主动免疫和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结合将有更优越的抗瘤效果。  相似文献   
120.
生物活性陶瓷与细胞外基质骨形成对Ca、P、ALP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钙(Ca)、磷(P)及碱性磷酸酶(ALP)评价,探讨生物活性陶瓷及细胞外基质与骨细胞相互作用机理,为骨替代材料成骨效应提供依据。方法:选用多种材料进行蒸馏水及血浆接触,体外成骨细胞培养及体内骨诱导试验。采用原子吸收,钼蓝比色及速率法分析化学性能,血浆、细胞冻溶液及组织匀浆中Ca、P、ALP的变化规律。结果:材料组体内、外接触Ca、P、ALP值高于对照组。细胞外基质复合材料组高于相应的非复合材料组。TGF-β1加材料高于BMP复合材料组,而不同材料有所不同,TCP材料高于其它材料。结论:生物活性陶瓷材料均有不同程度的Ca、P离子释放,细胞外基质及Ca、P离子可提高成骨细胞活性,异位骨形成及ALP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