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8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二十一节"是背部腧穴定位的主要依据。本文通过对古医籍中相关脊柱解剖学记载进行论证,发现其现行定位有待商榷,并通过分析比较提出新的定位方法。  相似文献   
162.
辐射对云南特色中药的灭菌效果及品质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辉  王保忠  刘智斌 《中国药学杂志》2006,41(22):1700-1702
 目的为有效利用辐射灭菌处理云南特色中药。方法选有代表性的三七粉和灯盏花素粉利用钴-60γ射线进行辐射处理,检测分析其在不同辐射剂量下的灭菌效果和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并计算D10值。结果γ射线辐射对三七粉和灯盏花素粉的有效成分含量无明显影响,三七粉的D10值计算为2.9 kGy。6.0和3.0 kGy可有效杀灭三七粉和灯盏花素粉中的微生物至规定标准。结论用辐射灭菌法处理三七和灯盏花及其制品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3.
采用中医辨证分型(脾虚寒湿、脾虚湿热)推拿治疗小儿暴泻42例,治愈率达100%。提示本法不仅对轻度脱水有纠正作用,而且对患儿体质恢复及缩短病程有一定功效。  相似文献   
164.
体位是指推拿治疗时患者所取的姿势。合理地安排好体位,是推拿治疗的第一步骤。因为推拿所采用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及到达作用于人体的部位各不相同,所以必须采取与之相应的治疗体位。体位选择得恰当、合适,能使手法更好的作用在某一部位或穴位上,使手法产生的功力更大程度的深透于肌肤,从而提高疗效,缩短治疗时间。 1 按排体位的目的 1.1 使患者肌肉松驰,不易疲劳。推拿的体位从大的方面可分坐位和卧位两种。卧位,患者肌肉容易放松,感觉舒适,不易疲劳。但如果卧位姿势不合适,也会  相似文献   
165.
头部发际区排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刘智斌  牛文民 《中国针灸》2007,27(6):412-414
目的:探索一种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2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采用头部发际区排针法,对照组(60例)采用口服都可喜。应用长谷川痴呆修改量表(HDS)、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社会活动能力调查表(FAQ)、神经功能缺损(NFD)评分表、主要症状观察(MS)评分表,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后HDS、MMSE、FAQ、NFD、MS评分改变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间HDS、MMSE、FAQ、NFD、MS评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为81.6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头部发际区排针法对于血管性痴呆患者具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66.
头皮发际区排针法治疗失眠症16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智斌  牛文民 《陕西中医》2007,28(6):716-717
目的:探索一种治疗失眠症的方法。方法:160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用头皮发际区排针法,对照组用药物疗法。同时,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0%,对照组为82.5%;治疗前后两组PSQI评分改变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前后两组PSQI评分差值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头皮发际区排针法对于失眠症患者的疗效与药物疗法相当,其治疗机理可能与调节大脑神经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67.
目的探讨保留膀胱术后米托蒽醌膀胱内灌注治疗膀胱癌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对20例膀胱癌患者术后应用米托蒽醌进行膀胱灌注。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0个月(6-17个月),复发3例(15%),6例(30%)出现局部毒性反应,无严重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保留膀胱手术加米托蒽醌膀胱内灌注是治疗膀胱癌的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8.
嗅三针治疗嗅觉功能障碍10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嗅三针治疗嗅觉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嗅三针刺激治疗嗅觉功能障碍100例。结果:总有效率为76%。提示:嗅三针均临近鼻部,符合局部取穴原则。迎香穴是治疗嗅觉的有效穴位,在此穴位作延伸透刺能够增强对嗅觉的刺激作用,嗅三针电刺激通过血管、神经途径与嗅觉系统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69.
目的:探讨旋转牵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CSA)家兔模型的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通过眼震电图(ENG)观察旋转牵引对家兔CSA模型眼震频率的影响。结果:各牵引组眼震频率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旋转牵引各组与单纯牵引各组相应体位眼震频率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旋转牵引组内后伸位对于眼震频率的增快较中立位、前屈位更快,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旋转牵引是通过调整颈椎生物力学平衡,改善前庭血液循环,恢复前庭功能,从而提高眼震频率,本研究表明,旋转牵引组以后伸10o~15o位牵引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170.
丁香酚刺激嗅觉对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药物丁香酚对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通过嗅觉吸入的给药方法,并以损毁嗅球作对照,测试大鼠水迷宫学习记忆能力。结果:水迷宫定位航行试验结果显示,丁香酚刺激组大鼠6d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短于AD模型组(P<0.01);AD造模后嗅球损毁加丁香酚刺激组大鼠6d平均逃避潜伏期与AD模型组比较,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空间探索试验结果显示,丁香酚刺激组大鼠在原平台象限跨越相应平台的次数明显多于其余3个象限(P<0.01),AD造模后嗅球损毁加丁香酚刺激组在原平台象限跨越相应平台的次数比较,明显少于丁香酚刺激组(P<0.01);AD模型组与AD造模后嗅球损毁加丁香酚刺激组在原平台象限跨越相应平台的次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丁香酚刺激嗅觉能够显著提高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其治疗效应的发挥依赖于嗅觉传导通路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