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8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51.
目的观察针刺"新胃俞"穴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胃镜检查积分的影响。方法将90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予针刺"新胃俞"治疗,对照组45例予针刺胃俞穴治疗。2组均治疗15 d后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胃镜检查积分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75.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胃镜检查积分均降低,且治疗组降低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新胃俞"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较针刺胃俞穴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2.
头针发际区微针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智斌 《中国针灸》2010,30(6):522-524
  相似文献   
153.
<正>刘智斌教授从事医、教、研工作近30年,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颇有心得,手法灵巧、疗效迅捷。笔者随师学习,现将刘智斌教授推拿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4.
【目的】探讨针刺保肝护脑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对照组、针刺保肝护脑组。采用线栓法复制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测试各组大鼠行为学,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GCS,肝组织γ-GCS水平。【结果】模型组、针刺对照组和针刺保肝护脑组缺血2 h(电针治疗前)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显著差异;经10次电针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针刺对照组和针刺保肝护脑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降低(P<0.01);与针刺对照组比较,针刺保肝护脑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更为显著(P<0.05)。电针治疗前,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血清ALT、AST水平显著增高(P<0.01),而血清、肝组织γ-GCS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对照组和针刺保肝护脑组血清ALT、AST水平显著降低(P<0.01),同时血清、肝组织γ-GCS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针刺对照组比较,针刺保肝护脑组血清ALT、AST、γ-GCS和肝组织γ-GCS水平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针刺保肝护脑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治疗效果较单纯针刺更为显著,其治疗机理可能与促进肝组织γ-GCS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55.
目的:探讨嗅三针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大脑边缘叶ET和CGRP含量的影响作用。方法:成年SD雄性大鼠40只,体重300g±10g。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①正常对照组、②VD模型组、③VD嗅球损毁模型组、嗅三针组。制作VD大鼠模型和VD并损毁嗅球大鼠模型,通过嗅三针电刺激方法,测试大鼠水迷宫学习记忆能力并测定大脑边缘叶ET和CGRP含量。结果:水迷宫定位航行试验显示,平均逃避潜伏期和平均游泳路程比较,VD模型组明显长于正常对照组(P〈0.01);嗅三针组明显短于VD模型组(P〈0.01);嗅三针组也明显短于VD嗅球损毁模型组(P〈0.01);VD嗅球损毁模型组与VD模型组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大脑边缘叶ET含量比较,VD模型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嗅三针组低于VD模型组及VD嗅球损毁模型组(P〈0.05);VD模型组与VD嗅球损毁模型组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大脑边缘叶CGRP含量比较,VD模型组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嗅三针组高于VD模型组及VD嗅球损毁模型组(P〈0.05);VD模型组与VD嗅球损毁模型组之差异也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嗅三针能够显著增强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并且能够降低大脑边缘叶ET的含量同时提高大脑边缘叶CGRP的含量,其治疗效应的发挥与嗅觉传导通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6.
目的研制出能够客观反映胃癌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能够建立其证候诊断标准的调查表。方法采用文献调查和病案回顾性调查相结合之法,遵循实证法的量表编制思路,明确研究对象及目的,确定了调查表的基本结构;通过德尔菲法问卷调查,选择了条目池并对条目进行了初步的筛选;借鉴生命质量量表对症状进行分级与量化。结论该调查表的研制,能够揭示出胃癌中医证候特征、分布规律,为建立起胃癌中医证候诊断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7.
目的探讨嗅三针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ET和CGRP含量的影响。方法成年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VD模型组、VD嗅球损毁模型组和嗅三针组,每组10只。四血管阻断法制作大鼠VD模型,手术电凝法制作大鼠嗅球损毁模型,采用嗅三针电刺激方法对VD嗅球损毁模型组和嗅三针组进行治疗,42d后测试大鼠水迷宫学习记忆能力并测定海马ET和CGRP含量。结果与嗅三针组比较,VD模型组和VD嗅球损毁模型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和平均游泳路程均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VD模型组和VD嗅球损毁模型组比较,嗅三针组大鼠海马ET含量降低,CGRP含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各项指标,VD模型组与VD嗅球损毁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嗅三针能增强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并且能够降低海马ET的含量同时提高海马CGRP的含量,其治疗效应的发挥与嗅觉传导通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8.
目的:探讨针刺保肝护脑对脑缺血再灌注肝损伤大鼠SOD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对照组、针刺保肝护脑组.线栓法制作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测试大鼠行为学、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SOD活性、肝组织SODmRNA含量.结果:模型组、针刺对照组和针刺保肝护脑组缺血2h(电针治疗前)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显著差异;经10次电针治疗结束后:与模型组比较,针刺对照组和针刺保肝护脑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极显著差异(P<0.01);与针刺对照组比较,针刺保肝护脑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更为显著(P<0.05).电针治疗前,与假手术组、针刺对照组和针刺保肝护脑组比较,模型组血清ALT、AST水平显著增高(P<0.01),而血清SOD、肝组织SODmRNA明显降低(P<0.01);经10次电针治疗结束后:与模型组比较,针刺对照组和针刺保肝护脑组血清ALT、AST水平明显降低(P<0.01),同时血清SOD、肝组织SODmRNA显著升高(P<0.01);与针刺对照组比较,针刺保肝护脑组血清ALT、AST、SOD和肝组织SODmRNA各项变化更为显著(P<0.05).结论:针刺保肝护脑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治疗效果较单纯头穴针刺更为显著,其治疗机制与促进肝脏SODmRNA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59.
目的:观察在不同角度牵引下进行旋转加间歇式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12月~2007年12月在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就诊的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旋转、角度、间歇式牵引治疗)和对照组(采用中立位牵引治疗).使用日本田中靖久的评定法及简化MCGill疼痛询问量表进行疼痛积分评价.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前后疼痛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疼痛积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旋转、角度、间歇式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优于垂直牵引.  相似文献   
160.
耳穴贴压治疗更年期烘热汗出32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玲  刘智斌 《陕西中医》2002,23(11):1022-1023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法治疗妇女更年期烘热汗出之疗效。方法采用王不留行籽贴压耳穴神门、交感、心、肾、内分泌、卵巢、丘脑、缘中等穴治疗本病症 3 2例。结果总有效率 93 .75 %。提示本法对妇女更年期内分泌功能紊乱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具有调整作用 ,对本病有安神镇静 ,补肾养心 ,清热敛汗之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