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7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陈小琼  林秀美  刘晓慧 《妇幼护理》2023,3(19):4711-4712
目的 探讨细节护理干预应用于体检中心受检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2 年 4 月至 2022 年 12 月前来我院院接受健康体 检的 500 例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进行分组,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 250 例。对照组采取常 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细节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的护理质量、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舒适度、体检时间以及不良事件。 结果 观察组护理专业度、护理全面性、护理知识讲解、护理自我感知程度等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干预前,两组的 SAS 和 SDS 评分均无显著差异。干预后,观察组的 SAS 以及 SDS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 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理、生理、环境三个方面的舒适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 组的体检前等待时间及各项体检时间均比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细节护理干预应用于体检中心受检者的护理中,能提高护理质量,改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和舒适度,缩短体检时间, 减少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112.
目的观察腹部手术后应用新斯的明镇痛对肠蠕动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行择期腹部手术患者共120例,将120例患者随机分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其中观察组药物配方:舒芬太尼100μg+甲磺酸罗哌卡因178.8 mg+新斯的明1 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对照组药物配方:舒芬太尼100μg+甲磺酸罗哌卡因178.8 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两组手术主刀者均为我院普外科高年资主治以上医师,操作手法及手术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观察组胃肠道蠕动功能恢复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恶心、呕吐、感染、电解质紊乱、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胃肠手术后疼痛的患者,给予硬膜外腔恒速注入舒芬太尼、新斯的明、罗哌卡因的复合液进行镇痛,可以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有助于患者胃肠功能的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113.
目的探讨应用整形外科技术治疗头皮穿凿性毛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1年12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头皮穿凿性毛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病灶具体部位、范围及侵犯程度, 选择直接切除缝合或以局部皮瓣修复、切开引流彻底清创后延期缝合、将侵犯毛囊已形成秃发畸形的病灶彻底切除后移植皮片、在头皮下方彻底切除病灶后拉拢缝合等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术后随访观察患者头部创面愈合及复发情况。结果共纳入7例患者, 均为男性, 年龄18~30岁;头顶部3例, 枕部2例, 项部2例;病灶范围3.0 cm×5.0 cm~14.0 cm×7.0 cm;病程6个月至10年。7例患者创面术后1~2周均一期愈合。随访3个月至3年, 所有患者术区均无复发。其中1例行皮片移植的患者, 皮片成活良好, 愈合后出现秃发, 其他部位有散在再发病灶;1例可见局部瘢痕增生;其余患者创面愈合良好, 头发生长均尚可, 对外观均满意。结论应用整形外科技术治疗头皮穿凿性毛囊炎, 周期较短, 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4.
刘晓慧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22):1737-1737
ICU护士是危重患者最直接、最重要的管理者之一.她们不仅要有各科患者的医疗、护理知识,同时强调能对患者病情的总体分析与认识,掌握各种监护仪器的使用方法、监护参数与图象的分析及临床意义,所面临的职业应激与精神卫生问题突出.现将其原因分析及对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5.
ICU护士是危重患者最直接、最重要的管理者之一。她们不仅要有各科患者的医疗、护理知识,同时强调能对患者病情的总体分析与认识,掌握各种监护仪器的使用方法、监护参数与图象的分析及临床意义,所面临的职业应激与精神卫生问题突出。现将其原因分析及对策报告如下。1原因分析1.1时间因素由于编制等因素造成工作时间长,睡眠时间短,频繁地值夜班,扰乱生物钟,导致夜班前后睡眠质量差。同时护士还担负着抚育子女、管理家庭的重担,体力、脑力劳动超负荷,造成身心疲劳。1.2环境因素ICU患者病情危重,变化复杂且合并症多,病情轻重程度和复杂性较…  相似文献   
116.
2004年6月以来,我院采用自制湿润烧伤混合膏涂敷于褥疮创面及周围皮肤,然后行氧疗、红外线照射治疗压疮2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例中男14例,女6例,60~82岁,平均71岁。其中脑卒中偏瘫10例,腰椎骨折致截瘫6例,股骨头骨折4例。疮部位:骶尾部12例,髋部8例,足跟部2例。创面面积4cm×2cm~24cm×13cm,创面深度0.8~3cm。1.2配制方法严格执行无菌规程,取湿润烧伤膏2g,红霉素眼膏1g,50%葡萄糖注射液2ml,胰岛素10U,充分混合均匀,现用现配。1.3治疗方法①炎性浸润期患者,出现水泡时,消毒后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水泡内液…  相似文献   
117.
在《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中融入人文关怀理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晓慧  张学明 《天津护理》2007,15(3):177-178
现代护理已由以疾病为中心的阶段,发展到以病人为中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阶段,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理念。教育部也提出了对护理专业学生“体现了人文关怀,具有以护理对象为中心,参与实施整体护理的基本能力的培养要求。《护理学基础》课程是护理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之一,在课程中融入人文关怀理念,可使护生的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人文素养均得以提高,贯彻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理念。1人文关怀的内涵关怀,又称关怀照顾,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根基,是人类的天性。美国学者Leininger和Watson认为,关怀照顾是改善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118.
刘晓慧 《首都医药》2010,(11):27-28
关于医疗卫生事业,各个国家追求的五个最主要的目标是:对所有人开放;质量;效应;经济性;病人和工作人员的满意度。但目前在我国,这五项没有一项是令人满意的。新医改连续出台了诸项政策举措,力求扭转这种局面,但执行效果却差强人意。事实上,在支持和改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很多更深层次的因素一直被人忽略。就此,本期对话邀请了我国著名心脏病专家胡大一教授,请他剖析了医改背景下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的诸多误区。  相似文献   
119.
目的调查分析马达加斯加居民中医药认知现状及利用意愿。方法纳入2021年3月至8月在马达加斯加北部、东部和南部各一所代表性医院就诊患者415例, 男174例, 女241例, 年龄18~69岁。分析中医药知晓情况、中医药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及影响马达加斯加居民对中医药利用意愿的相关因素。应用SPSS 25.0软件分析数据, 采用χ2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调查对象对中医药总体知晓情况较好(365例, 88.0%), 但缺乏深入认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在12个民族中, 华裔汉族(OR=5.016)和安坦德罗族(OR=2.492)居民对中医药知识了解最多, 大专学历(OR=2.656)和大学本科学历(OR=4.424)居民中医药知晓率较高(均P<0.05)。贝希米扎拉卡族(OR=0.207)对中医药的信任度最低, 高中(OR=3.720)、大专(OR=2.838)、大学本科(OR=5.812)和硕士及以上学历(OR=5.165)居民对中医药的信任度最高(均P<0.05)。收入水平较低者...  相似文献   
120.
护理行业独特的工作环境及服务对象决定了护士经常暴露于各种各样的危险环境中,护理人员职业性感染问题已成为当今护理界关注的问题。护生由于操作不熟练,缺乏实践经验和自我防护意识,易受到各种危险因素的危害。国内众多学者研究调查显示,护生对自我防护的知识知之甚少,目前我国护理教育缺乏普及性防护措施教育。《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在《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中融入普及性预防知识,提高护生自我防护能力,维护护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