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6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99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目的研究分析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对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效果及对患者P糖蛋白(P-gp)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将2012年5月至2015年9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肿瘤科治疗78例非小细胞癌患者根据其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铂类+吉西他滨治疗,观察组则联合应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比较分析2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临床疗效,P糖蛋白阳性表达,复发和不良反应情况以及1、3、5年内的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66.7%)明显高于对照组(4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gp阳性率(38.5%)明显低于对照组(5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20.5%)也明显低于对照组(3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2组患者骨髓抑制、肝肾损害、肠道反应、白细胞下降以及心电图改变等毒副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年内生存率(100.0%)与对照组(97.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年及治疗后5年生存率(94.9%,79.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2.1%,5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治疗可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降低P-gp阳性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82.
薄氏腹针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薄氏腹针"引气归元""调脾气"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38例慢性腹泻病人,均接受薄氏腹针治疗,针刺"引气归元""调脾气"穴位组合.观察周期为3周.观察指标包括临床疗效、主要症状治疗前后评分比较、治疗过程中患者不适记录等.结果:38例慢性腹泻患者中,23例获得临床痊愈,总有效率为94.74%;主要症状治疗前后评分比较表明,每日腹泻次数、粪便性状、纳差、腹痛、腹胀、倦怠乏力、腰膝酸软等治疗后均有显著好转(P<0.01~0.05);针刺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无特殊不适.结论:薄氏腹针"引气归元""调脾气"穴位组合,能够有效改善慢性腹泻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其临床痊愈.  相似文献   
983.
目的:探索超声介导下中药经穴渗透疗法与5-氟尿嘧啶(5-FU)相关脾虚湿阻型腹泻肠道菌群结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浙江省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就诊的5-FU致脾虚湿阻型腹泻的结直肠恶性肿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超声介导下中药经穴渗透疗法。利用16srDNA V3-V4区测序及分析技术对各组粪便样本进行测序并分析肠道菌群的改变,使用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估量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能力变化。结果:两组均无失访病例,两组患者在干预前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FU相关脾虚湿阻型腹泻患者的肠道菌群经超声介导中药渗透治疗后结构发生改变,表现为AlPha多样性、Morganella菌属、主坐标分析法(PCoA)、heatmaP聚类图、总体有效率上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超声介导下中药经穴渗透疗法可通过调整肠道菌群结构修复肠道屏障,从而改善5-FU相关脾虚湿阻型腹泻,降低5-FU相关脾虚湿阻型腹泻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的不良影响,提高患者住院期间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84.
目的比较克氏针"去锐性化"髓内弹性复位技术和传统三维立体整复法治疗Gartland Ⅲ型伸直桡偏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安徽省儿童医院收治的106例Gartland Ⅲ型伸直桡偏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58例, 女48例;年龄1~12岁[(8.7±2.3)岁]。50例采用克氏针"去锐性化"髓内弹性复位技术治疗(研究组), 56例采用传统三维立体整复法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折愈合时间, 以及术后3, 6个月患侧与健侧Baumann角差异值、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功能Flynn评分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6~12个月[(8.5±1.2)个月]。研究组手术时间和术中透视次数为(32.9±3.7)min、(20.6±5.4)次, 对照组分别为(45.6±10.1)min、(32.5±8.2)次(P均<0.01)。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为(33.0±5.1)d, 对照组为(33.8±4.7)d(P>0.05)。术后3, 6个月研究组患侧与健侧Baumann角差异值分别为(3.2±0.8...  相似文献   
985.
通过建立有信息不对称度的医疗纠纷博弈模型,研究其演化稳定策略。通过实证调查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得到:该博弈模型的演化稳定策略及医疗纠纷发生率与现实较为契合,目前医疗纠纷属小概率事件,医患博弈中合作成分远大于冲突成分,合作和谐是大局;可以用该模型预测和评价医患关系状况,并可通过调节单位收益成本和医患信息不对称度来调控医患关系朝着良性方向发展,每一家医院都不应向医闹妥协,积极启动维权程序,提高医闹者的冲突成本,扭转"公共地悲剧"困境。  相似文献   
986.
陶江涛  刘方  王欣  高改 《新中医》2022,54(2):1-4
目的:观察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依托考昔片、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肿瘤坏死因子-α...  相似文献   
987.
目的 探讨采用闭合复位、拇指拨挡技术尺侧穿克氏针治疗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5月采用闭合复位、拇指拨挡技术尺侧穿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58例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临床资料。男31例,女27例;年龄2~14岁,平均6.4岁。致伤原因:摔伤47例,运动伤1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24.4~70.6 h,平均49.6 h。术中观察尺侧穿克氏针时环、小指抽动情况,术后观察尺神经损伤情况,记录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采用Flynn肘关节评分评定疗效,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中尺侧穿克氏针时均未出现环、小指抽动,患儿尺神经均无损伤。58例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9个月。1例患儿术后出现术区感染,局部皮肤红肿,克氏针针眼处脓性分泌物渗出,予以门诊静脉输液抗炎、定期换药后好转,骨折初步愈合后拔除克氏针;2例患儿出现克氏针针尾激惹,经口服抗生素,门诊换药治疗后康复。患儿均未出现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等严重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4~6周,平均4.2周。末次随访时Flynn肘关节评分评定疗效,达优52例、良4例...  相似文献   
988.
目的 分析肺癌化疗后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肺癌化疗病人145例,依据病人下呼吸道感染监测结果分成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组(n=44)与无下呼吸道感染组(n=101),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肺癌化疗后并发下呼吸道感染风险的危险因素。结果 44例肺癌化疗后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病人共培养分离病原菌48株,包括革兰阴性菌(31株,64.58%)、革兰阳性菌(13株,27.08%)、真菌(4株,8.33%)。肺癌化疗后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组与无下呼吸道感染组在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36.36%比19.8%)、合并其他疾病(18.18%比5.94%)、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0%)[(73.04±20.32)%比(90.27±18.74)%]、吸烟史(81.82%比66.34%)、非小细胞肺癌占比(65.91%比68.32%)、化疗周期>2次占比(86.36%比49.50%)、侵入性操作占比(86.36%比51.49%)、中性粒细胞缺乏(63.64%比43.56)、CD4+  相似文献   
989.
目的:探讨连枷臂综合征(FAS)的临床及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选取13例诊断明确的FAS患者及31例由上肢起病的肌萎缩侧索硬化(UL-ALS)患者,收集上述患者临床查体及神经电生理数据,包括正中神经、尺神经、腋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并计算分裂手比值SI值(SI值=正中神经CMAP波幅/尺神经CMAP波幅)...  相似文献   
990.
周文泉治疗帕金森病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方 《世界中医药》2011,6(2):116-117
帕金森病属于中医"颤证"范畴。周文泉教授是全国著名老中医,他认为帕金森病具有静止性震颤、肌强直的特点,应归为"颤痉"之属,"颤"指肢体震颤,"痉"指肌肉僵硬、不柔软而言,临床上可见患者就诊时症状有以颤为主,以痉为主,或颤痉并存3型,主要病变脏腑涉及肾、肝、脾,病变部位在筋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