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6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99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1.
《泸州医学院学报》是国家批准、四川省教育厅主管、泸州医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医学类学术期刊,并且进入了国际联机检索系统,属于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心生命科学图书馆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解放军医学图书馆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相似文献   
92.
93.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在肝脓肿治疗中的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在2010 年1 月- 2012 年12月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患者110 例(156 个病灶) 治疗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110 例(156 个病灶)均穿刺置管成功,置管成功率100%。其中86 例在穿刺置管引流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超声检查肝内脓腔消失,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数正常,痊愈率达到78.2%(86/110)。本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5%(5/110)。 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临床疗效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具备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4.
针对实践中医疗损害和其他人身损害是否存在区别这一问题,作者通过比较总结出医疗损害与其他人身损害在行为目的、行为对象、行为属性、过错形态和过错认定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并分析了医疗损害自身独有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95.
96.
97.
目的总结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superiormesentericvenousthrombosis,SMVT)诊治经验。方法分析1984年10月至2005年2月收治的28例急性SMVT患者的临床资料。早年因诊断技术缺乏,诊治原则是对可疑急性SMVT患者实施手术探查。近十年来,由于先进影像学诊断技术运用,对确诊的患者立即采用抗凝、溶栓治疗,合并急性腹膜炎时则中转手术,术后继续抗凝治疗。结果本组影像学检查确诊率55.6%,治愈率67.9%。其中非手术治愈5例(17.9%)。死亡率32.1%。死亡病例大多为早年直接手术探查又未抗凝治疗的病例。结论早期诊断及抗凝溶栓治疗使非手术疗法成为可能,也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8.
作者回顾性复习了14例纵隔血管瘤,所有病灶均经手术切除,1例过去已经报道,另13例病理切片均经病理学家复习证实诊断。所有病例均有胸片和CT图像。男8例,女6例,年龄2个月~63岁。在胸片上,12例表现为一侧纵隔肿块,2例为双侧纵隔增宽。13例界限锐利伴有光滑或分叶状边缘,1例界限模糊。1例见到点状钙化。1例有肋骨移位和增大,与胸  相似文献   
99.
串联皮瓣修复肢体大面积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严重创伤造成肢体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是临床治疗的一大难题。单一皮瓣移植往往难以满足修复面积的需要,部分外露创面用全厚皮片因术后不能加压包扎,或软组织缺损植皮不能存活等原因,引起创面感染最后导致肢体功能丧失,截肢率较高。2002年以来,我院应用2块不同形态或不同部位的皮  相似文献   
100.
布鲁菌病1例     
1病历摘要 患者,男,40岁,农民。主因发热20余天于2005年2月13日前来就诊。自述于2005年1月20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最高达40.3℃,发热时伴畏寒,无寒战,无咽痛,无咳嗽、咳痰,无腹痛、腹泻,无恶心、呕吐。在当地以“发热待查”给予抗感染和激素治疗,效果不佳。并于来诊前1周出现会阴部胀痛。患者发热时饮食睡眠差,体温正常时精神好,饮食睡眠好。查体:体温39.3℃,脉搏88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30/75mmHg,一般情况好,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明显肿大,未见皮疹及出血点。咽部无充血,双侧扁桃体不大。双侧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哕音。心界不大,心率88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软,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不大。右侧睾丸肿大,有触痛,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