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2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伍景平  程宏斌  艾儒棣 《新中医》2014,46(4):249-251
<正>临床上见皮肤瘙痒,起丘疹、水疱、渗液、糜烂等表现时,大多非皮肤病专科医生均统称湿疹,这种称呼甚至在皮肤病专科医生中也广为使用。湿疹、皮炎、皮炎湿疹病名的滥用,导致临床上湿疹病名饱受诟病,近年来尤为突出。加上因湿疹以慢性复发性不能痊愈等特征深入人心,其结果导致本病的治疗周期及预后不可预测,增加患者心理及经济负担。值得指出的是:诊断不明确,把A病认为B病是其根本原  相似文献   
12.
《内经》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可以达到“养生、却病、延年”之论,而临床实际证明,“养法”较多,甚至有与之相反的观点,如何“养”则成为整个养生的理论精髓所在。本文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出发,以三因制宜角度,探讨如何“养”的问题。认为“养”有法则且相对固定,而并非适合所有个体。“养”是一种个体化的中医实践,是中医千百年来生命力旺盛的基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宜因时、因地、因人而养。  相似文献   
13.
黄褐斑为目前皮肤、美容界公认的世界性难题,是临床难治性、慢性、损容性身心疾病。古今众多医家基于肾水亏于下,虚火燥于上而成黑斑的学术思想,多选用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然笔者在阅读文献中发现有"黧黑斑者,水亏不能制火,血弱不能华肉,以致火燥结成斑黑,色枯不泽,朝服肾气丸以滋化源"的记录,笔者不揣浅陋,试作探析如下,不当之处,敬请同道斧正。  相似文献   
14.
古人对蛇串疮的论述较多,其病因病机的论述颇为丰富。针对目前教科书将本病归纳为三型辨证治疗遇到的问题,本人曾经查阅大量古籍,从古籍角度论述了蛇串疮的病因病机,将其归纳为染毒论、火毒炽盛论、三因分治论、毒邪入心论的发病学说。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现毒邪致病贯穿蛇串疮发病的始终,本文从毒邪角度、从古籍角度论述其发病学说。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蓝舌病毒作为异源溶癌病毒的安全性,选择生理状态良好的小鼠作为受试对象,研究BTV-HbC3、BTV-10接种小鼠的半数致死量,并检测小鼠体内产生抗体的效价及各组织中病毒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BTV-HbC3、BTV-10不能在小鼠正常组织中增殖,并且小鼠体内能产生抗BTV的特异性抗体,抗体在注射病毒后的第17天左右效价最高,两型病毒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放血疗法治疗肺经风热型痤疮的疗效观察.方法:门诊收集肺经风热型痤疮患者共66例,治疗组34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同时配合放血治疗.对照组采用中药治疗.疗程30天,疗程结束后观察临床疗效.结论:穴位埋线配合放血疗法对肺经风热型痤疮取得良好疗效,费用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人的鼻子在面部占很重要的位置,由于种族差异,中国人鼻形不符合美学标准者为数众多(尤其女性),隆鼻能使人的精神面貌发生很大改变,显得漂亮、洋气。隆鼻术只能部分地改变鼻背和鼻尖的形状,并不能随心所欲地塑造出期望的鼻形,隆鼻是一种简单、易学但不易达到满意效果的美容手术。患者的审美取向与美学标准的矛盾问题,这些问题会或多或少的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如何去解决这些矛盾,根据近几年的经验也只能从医生与患者的充分交流去解决。美学标准具有时代性、社会性、民族性等,这就要求整形医生要不断学习,交流,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才能真正的达到隆鼻对美的追求。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初步探讨216例带状疱疹治疗病例疗效及起痛、起疱、止疱、结痂、脱痂时间的相关规律,为临床提供可行治疗依据。方法:以符合带状疱疹诊断纳入标准的住院病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中医综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分析起痛、起疱、止疱、结痂、脱痂时间关系。结果:治疗组的中医综合治疗总有效率为84.37%,与对照组77.78%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第7、10、14天治疗组疼痛强度VAS评分与对照组均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1、2月疼痛发生率均有明显差异(P0.05)。止疱时间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中医综合治疗总有效率方面,治疗组明显优越于对照组,能明显缩短有疱期时间,除短期内明显降低疼痛VAS评分外,降低1、2月疼痛发生率方面也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9.
正血风疮,中医以症状及发病机制命名而得,历代古文献有相当篇幅论述,可包含多种现代疾病信息在内。然而,现代医学仅仅将血风疮简单的归属于西医湿疹、中医湿疮范畴。血风疮所包含内涵和外延并非湿疹湿疮所能涵盖。血风疮为中医临床常见多发病,不能单纯理解为湿疹或紫癜之属,是以膝盖以下、踝骨以上发生形如粟米、脓水淋漓、滋水、瘙痒无度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的概括。有关血风疮病因病机,古人记载内容翔实丰富,且有多种学说,但均认  相似文献   
20.
程宏斌  伍景平  王岷珉 《新中医》2016,48(12):171-172
蛇串疮后遗神经痛发生率高,然中医古籍中尚未提及。中医针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颇有特色优势,系统深入研究其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法,是提升本病治疗效果的关键。近现代对本病后期治疗补充提出了气滞血瘀发病理论,但临床情况更复杂多样,"不通则痛""不荣则痛"均为本病后期发病理论,并且不荣则痛情况更为多见。认识和研究本病病因病机及治疗的古今差异,对提高蛇串疮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