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2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43篇
医药卫生   119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目的探讨扩张后额部带蒂皮瓣带自体肋软骨支架一次完成全鼻再造术的方法,方法自1994年以来,应用扩张后额部蒂皮瓣带自体肋软骨支架一次完成全鼻再造术,临床治疗6例,对修复缺损内衬和皮肤的准确设计,皮肤扩张器应用的方法,肋软骨支架的雕刻固定,皮瓣的设计,手术方法和术后鼻塞的应用作了详细的报告和讨论。结果,本组6例患者,肋软骨支架和皮瓣全部成活。结论,应用扩张后额部带蒂皮瓣带自体肋软骨支架行全鼻再造术成为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82.
院前急救是指病人从发病现场到医院之前的就地抢救、监护运送至医院的过程。据统计,急性心肌梗塞(AMI)的50.60%死亡病例,死于发病后1小时内,其中90%由室颤引起。而几乎所有AMI患者都是在院外(大部分是在家中)突然发病,但从发病到医院的时间平均4—6h。因此,提高院前急救的成功率对降低病死率并为随后系统治疗提供必要的条件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983.
经手术治疗的神经梅毒三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合并神经梅毒病灶的颅脑手术临床特点。方法报道3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神经梅毒病例.对这些病例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血清和脑脊液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手术中所见及病理镜下特点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术后病理诊断均为间质型神经梅毒,其中包括1例脑膜梅毒和2例脑膜血管梅毒。2例患者为慢性起病,症状均表现为神经功能缺失;1例以脑出血急性起病,并在手术治疗后再次出血。结论神经梅毒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并且没有特征性,临床误诊率极高。因此.神经梅毒的正确术的诊断需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资料。  相似文献   
984.
鼻内窥镜检查在招飞体检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多年来,招飞体检中鼻腔及鼻咽部检查一直使用前鼻镜及鼻咽镜,由于器材及方法局限,难免出现漏诊及误淘情况,许多处于合格与不合格的边缘问题难以确定。鼻内窥镜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曾有将鼻内窥镜技术应用于飞行人员慢性鼻窦炎的检查及航空性鼻窦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985.
目的:成年Chiari畸形Ⅰ型(chiari malformation typeⅠ,CMⅠ)患者中神经源性吞咽障碍的发生率并不少见,临床上罕有关于食管高分辨率测压(high-resolution manometry,HRM)技术对CMⅠ患者吞咽功能的精确评价的报道。本研究拟通过HRM量化评价CMⅠ患者吞咽功能,初步探讨影响吞咽功能的可能相关因素及其机制。方法: 共纳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0年1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42例经临床和MRI检查、确诊不合并寰枢椎脱位的CMⅠ患者,将患者分为吞咽障碍组20例和不合并吞咽障碍组2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HRM检查,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资料 和HRM评价参数,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1)合并吞咽障碍的女性CMⅠ患者比例明显高于不合并吞咽障碍组(14/20 vs. 8/22, P = 0.029),吞咽障碍组后组颅神经损伤的其他症状(包括声音嘶哑、咽部感觉减退、患侧面部感觉减退及汗液分泌减少等)发生率明显高于不合并吞咽障碍对照组(15/20 vs. 5/22, P=0.01)。(2)HRM显示吞咽障碍组食管上括约肌(upper esophageal sphincter ,UES)松弛比高于对照组(75.3%vs.63.1%,P=0.023),UES上缘亦高于对照组(17.2 cm vs.15.7 cm,P=0.005)。(3)吞咽障碍组MRI影像上延髓或上颈部的脊髓空洞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17/20 vs. 7/22, P=0.001)。结论: CMⅠ患者的吞咽障碍经常与后组颅神经损伤、共济失调和阳性锥体束征相关,HRM显示平均UES松弛比例的差异亦有可能与延髓或上颈髓的脊髓空洞症有关,CMⅠ中的吞咽障碍的机制可能是由于神经源性咽肌运动障碍所导致,吞咽障碍病因学检查应包括CMⅠ畸形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86.
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恶性肿瘤,占颅脑恶性肿瘤的45%,目前临床对胶质瘤主要采取手术治疗,但其浸润生长、复发率高等特性导致其预后较差。目前RNA修饰尤其是m6A甲基化是肿瘤研究的热点,随着高通量测序方法的不断进步,对转录表观遗传学的研究也在不断的深入。m6A(N6-甲基腺苷)甲基化是真核细胞中最多见的修饰方式,尤其在信使RNA(message ribonucleic acid,mRNA)中。m6A甲基化可以从RNA的转录、核输出、翻译、衰变等诸多方面影响RNA的代谢,参与生物体的胚胎发育,昼夜节律,应激反应,甚至肿瘤的发生,而YTHDF1是脑胶质瘤中表达最高的一种m6A甲基化的识别蛋白,能够识别并诱导目标的翻译。本文将结合近期的研究进展,重点对m6A结合蛋白YTHDF1的作用方式、生物学特性、胶质瘤的发展、现有的潜在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87.
目的:研究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5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50例患儿均于我院进行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统计治疗过程中的临床不良反应和影响因素.结果:采用HD-MTX治疗方案后,Ⅱ~Ⅳ级的中性粒细胞减低患儿37例(54.0%)、血红蛋白下降患儿24例(48.0%)和血小板减少患儿7例(14.0%),呕吐占16.0%,腹泻占10.0%,口腔炎占42.0%,肝功能损伤占38.0%,治疗过程中不存在Ⅱ~Ⅳ级肾功能损害者、感染严重和死亡患儿;ALL患儿不同时间段血浆MTX浓度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D-MTX治疗ALL患儿,可减少不良反应,有效控制血浆MTX浓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88.
目的探讨影响胸腺瘤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利用列线图建立胸腺瘤患者无进展生存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北京同仁医院行胸腺瘤切除术的267例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 对可能影响无进展生存期(PFS)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 利用筛选出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胸腺瘤切除术后患者PFS的列线图预测模型, 评价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年龄、手术方式、切除完整程度、WHO病理分型、TNM分期、术后辅助治疗与胸腺瘤患者术后PFS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仅年龄和TNM分期是影响胸腺瘤患者术后P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在此基础上建立的胸腺瘤患者预后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的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866(95%CI:0.809~0.923), 该模型具有显著的预测效能。结论本研究建立并验证了基于年龄和TNM分期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 排除了其他临床病理因素对预后评估的干扰, 便于临床医师对胸腺瘤切除术后患者预后进行快速个体化评估。  相似文献   
989.
晚期心力衰竭的临床预后极差。作为晚期心力衰竭的高级治疗手段, 心脏移植或左心室辅助装置能够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改善生活质量。建立高级心力衰竭中心, 准确识别和及时转诊晚期心力衰竭患者, 同时建立规范的临床诊治决策流程, 对于治疗晚期心力衰竭至关重要。本文结合心脏移植或左心室辅助装置治疗晚期心力衰竭的最新临床决策进展, 总结目前心脏移植和/或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的适应证、禁忌证和决策途径方法。  相似文献   
990.
目的探讨CT定位引导下后颅窝钻孔软通道引流术治疗小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CT定位引导下后颅窝钻孔软通道引流术治疗小脑出血28例,伴有急性梗阻性脑积水者先行脑室外引流术,部分患者术后经引流管将尿激酶灌注血肿腔溶解引流残余血肿。结果钻孔治疗小脑出血28例,同期手术治疗27例,两组患者均于术后3个月采取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评价治疗效果:钻孔组28例,恢复良好21例(75.0%),重残6例(21.4%),死亡1例(3.6%);手术组27例,恢复良好15例(55.6%),重残9例(33.3%),死亡3例(11.1%)。钻孔组恢复良好率优于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定位引导下后颅窝钻孔软通道引流术治疗小脑出血操作简便,手术安全,血肿清除率高,是治疗小脑出血的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