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568篇
  免费   83141篇
  国内免费   56278篇
工业技术   446987篇
  2024年   2295篇
  2023年   6163篇
  2022年   10095篇
  2021年   11950篇
  2020年   12885篇
  2019年   20120篇
  2018年   21648篇
  2017年   23467篇
  2016年   22912篇
  2015年   24018篇
  2014年   24466篇
  2013年   24920篇
  2012年   27223篇
  2011年   24076篇
  2010年   22471篇
  2009年   19547篇
  2008年   18025篇
  2007年   17461篇
  2006年   14901篇
  2005年   12597篇
  2004年   13307篇
  2003年   9877篇
  2002年   9379篇
  2001年   8340篇
  2000年   7197篇
  1999年   5203篇
  1998年   4087篇
  1997年   3603篇
  1996年   3438篇
  1995年   3504篇
  1994年   2870篇
  1993年   2682篇
  1992年   2621篇
  1991年   1892篇
  1990年   1515篇
  1989年   1420篇
  1988年   1073篇
  1987年   339篇
  1986年   305篇
  1985年   209篇
  1984年   152篇
  1983年   113篇
  1982年   152篇
  1981年   157篇
  1980年   132篇
  1976年   225篇
  1975年   203篇
  1972年   235篇
  1971年   127篇
  1960年   20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利用再生粗骨料制备再生骨料自密实清水混凝土,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再生骨料自密实清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优化,探究了水胶比、砂率及胶凝材料含量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以及表观性能的影响规律及显著性.通过对试验结果的极差分析,发现胶凝材料含量对混凝土坍落扩展度影响最大,其次是砂率,水胶比的影响最小;对于7d抗压强度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水胶比、砂率、胶凝材料含量;混凝土表面灰度标准差受胶凝材料含量影响最大,其次是水胶比和砂率;对混凝土表面气孔率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胶凝材料含量、砂率、水胶比.通过方差分析得到水胶比与砂率对再生骨料自密实清水混凝土的7d抗压强度具有显著性影响;胶凝材料含量对坍落扩展度、灰度标准差和气孔率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52.
徐洋 《铜业工程》2020,(4):66-68,101
针对某厂铜电解种板工序存在的始极片质量波动较大的问题,从种板系统体积控制和添加剂匹配的角度出发,分析各种因素对始极片质量的影响,做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使种板系统运行更加稳定,始极片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53.
对福建省生产领域近五年的纸巾纸进行随机抽样和质量分析,检测了产品的可迁移性荧光物质指标。结果显示:纸巾纸产品的可迁移性荧光物质指标共出现5批次不合格产品,产品合格率为98.7%,呈现较高的质量水平;纸巾纸的荧光物质检出率近五年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15年出现检出率峰值,其值为15.0%,2018年降为0%。按地域统计,福州地区出现3批次可迁移性荧光物质的纸巾纸产品,产品合格率为95.2%;其余地市的产品合格率均为100%。同时,福州纸巾纸产品荧光物质检出率最高,检出率达到12.7%。按产品质量等级统计,纸巾纸优等品的产品质量总体高于合格品的。  相似文献   
54.
研究改性剂(间苯二酚/六次亚甲基四胺共混物)用量对紫炭黑填充天然橡胶/顺丁橡胶并用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改性剂用量增大,胶料的硬度和定伸应力提高,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先下降后提高,阿克隆磨耗量先增大后减小;当改性剂/紫炭黑用量比为4%时,胶料的物理性能较好。添加改性剂可提高紫炭黑对胶料的补强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胶料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55.
Rapid synthesis of silver nanowires(Ag NWs) with high quality and a broad processing window is challenging because of the low selectivity of the formation of multiply twinned particles at the nucleation stage for subsequent Ag NWs growth.Herein we report a systematic study of the water-involved heterogeneous nucleation of Ag NWs with high rate(less than 20 min) in a simple and scalable preparation method.Using glycerol as a reducing agent and a solvent with a high boiling point,the reaction is rapidly heated to 210 ℃ in air to synthesize Ag NWs with a very high yield in gram level.It is noted that the addition of a small dose of water plays a key role for obtaining highly pure Ag NWs in high yield,and the optimal water/glycerol ratio is0.25%.After investigating a series of forming factors including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dose of catalysts,the formation kinetics and mechanism of the Ag NWs are proposed.Compared to other preparation methods,our strategy is simple and reproducible.These Ag NWs show a strong Raman enhancement effect for organic molecules on their surface.  相似文献   
56.
总结了目前金矿矿山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中金含量的测定方法的种类及简单的测定原理,并具有针对性的介绍了实际生产中常用的两种测定方法—活性炭富集碘量法和活性炭富集原子吸收法。因两种测定方式中前期的试样处理及富集过程较为相似,于是将两种测定方法的原理,操作过程,数据结果对比分析等方面做了较为详细的讨论。对两种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分析,具有较高的实际生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7.
在国标法GB 7494—1987的基础上,将在线萃取、在线分离技术与分光光度法相结合,研究了自动测定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新方法,使国标法中的各个操作步骤完全实现自动化。结果表明,新的自动测定法在0.034~2.00 mg/L浓度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9,检出限为0.008 6 mg/L,相对标准偏差3.8%(n=6),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8.3%~100.0%。测定全过程相对密闭,人体不接触三氯甲烷,保护了分析人员的自身安全,方法操作简便,测定时间也较短,单个样品测定时间7 min。  相似文献   
58.
睡眠期间连续且准确的呼吸量监测有助于推断用户的睡眠阶段以及提供一些慢性疾病的线索。现有工作主要针对呼吸频率进行感知和监测,缺乏对呼吸量进行连续监测的手段。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商用无线射频识别(RFID)标签的无线感知用户睡眠期间呼吸量的系统——RF-SLEEP。RF-SLEEP通过阅读器连续收集附着在胸部表面的标签阵列返回的相位值及时间戳数据,计算出呼吸引起的胸部不同点的位移量,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构建胸部不同点的位移量与呼吸量之间的关系模型,从而实现对用户睡眠期间呼吸量的评估。RF-SLEEP通过在用户肩膀处附着双参考标签,消除用户睡眠期间翻转身体对胸部位移计算造成的误差。实验结果表明,RFSLEEP对不同用户睡眠期间的呼吸量连续监测的平均精确度为92.49%。  相似文献   
59.
为了实现大口径光学元件的安全装夹、转运,通过光学元件开槽与不开槽两种装夹方式的分析,得出开槽夹紧转运方式将带来微裂纹、应力集中、成本高等缺陷,提出了利用摩擦力克服光学零件的重力和惯性力的低应力装夹转运方案。通过对光学元件低应力夹紧结构设计,并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得到不开槽装夹方式下,光学元件的最大主应力为1.11 MPa,最大切应力为0.73 MPa,远低于光学元件破坏的强度极限,且受力均匀,无应力集中现象。  相似文献   
60.
研究和分析了面向航空通信应用的边沿触发器教学设计。以边沿触发电路实现原理为核心,引导边沿触发机制的探究式学习;以航空机载网络通信为具体应用背景,引入科学研究和工程实现中实际问题,设计曼切斯特码检测系统实验;使得边沿触发器教学成为“知识再创造”的过程和创新实践的新载体,以期培养新工科背景下的独立、创新和实践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