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29篇
  免费   661篇
  国内免费   510篇
工业技术   5800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216篇
  2021年   254篇
  2020年   169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156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147篇
  2015年   234篇
  2014年   223篇
  2013年   313篇
  2012年   373篇
  2011年   410篇
  2010年   376篇
  2009年   411篇
  2008年   417篇
  2007年   332篇
  2006年   320篇
  2005年   282篇
  2004年   250篇
  2003年   140篇
  2002年   124篇
  2001年   113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了提高螺旋榨油机的日处理量,利用EDEM软件对6YL-76型单轴螺旋榨油机传输挤压段的工作过程进行仿真分析,以油菜籽-油液混合物颗粒群沿榨螺径向的合成速度波动幅度来表征颗粒的混合搅拌效果,并以合成速度波动幅度和日处理量为指标,对榨螺深度和榨圈圆弧半径进行了两因素三水平全面试验,建立了榨螺深度、榨圈圆弧半径与日处理量的回归模型并进行参数寻优,综合考虑合成速度波动幅度和日处理量得到最优值。结果表明:运用仿真试验对于研究螺旋榨油机内部工况具有优越性;螺旋榨油机日处理量随榨螺深度和榨圈圆弧半径增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油菜籽-油液混合物颗粒合成速度波动幅度由榨螺深度主导;榨螺深度和榨圈圆弧半径的最优组合为榨螺深度12 mm,榨圈圆弧半径 6 mm。在优化条件下,6YL-76型单轴螺旋榨油机的日处理量提高了18.26%,其工作性能得到较大幅度提升。  相似文献   
992.
耐热纤维素酶产生菌的筛选、鉴定及产酶条件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温泉热源地区采集的大量泥土和水样中,筛选出一株在60℃生长的纤维素酶产生菌SH2。结合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分析与Biolog微生物自动鉴定仪的鉴定结果,命名为热葡糖苷酶地芽孢杆菌(Geobacillus thermoglucosidasius)SH2,该菌株兼性好氧,在45~60℃能较好地生长。对菌体生长与产酶培养条件优化表明:初始pH值为5.5,碳、氮源分别为蔗糖和玉米浆时有利于产酶,经48h发酵后纤维素酶酶活达0.36IU/mL。纤维素酶反应条件研究表明,该纤维素酶的最适pH值为6.0,在pH4.0~10.0范围具有较强的耐受性;在45~65℃间酶活差异仅在5%之内,显示了很好的温度耐受性。  相似文献   
993.
针对传统微电网(micro-grid,MG)规划方法未充分计及实际运行工况多样性的缺点,提出一种考虑复杂预想场景下光伏(photovoltaic,PV)高效利用的MG综合规划方法。通过分析量化实际条件下网络故障对PV的受迫影响及其经济代价,引入安全风险预期系数,建立可综合反映PV在正常及故障预想场景下对MG系统贡献的复合评价函数。鉴于优化目标之间存在的主从逻辑差异,分别以系统投资运行成本最小和全场景下PV效能利用最优作为上、下层目标函数,构建了同时考虑网架重构与PV、储能选址定容的MG双层综合规划模型,并采用和声搜索和基于点估计随机最优潮流相结合的混合算法实现求解。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实现MG对分布式PV的灵活高效利用,有效提高实际运行条件下系统的整体预期收益,并可获得满足多样化需求的均衡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994.
本研究探讨了α-松油醇对指状青霉抑霉唑抗性菌株Pdw03的抑制作用及其抑菌机理。体外实验结果表明α-松油醇抑制Pdw03生长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inimal fungicidal concentration,MFC)均为4.00 μL/mL;体内实验研究发现MFC和5 MFC α-松油醇可明显降低接种Pdw03椪柑果实的绿霉病发病率和发病直径;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染色实验发现,经1/2 MIC α-松油醇处理后,Pdw03的细胞膜完整性降低,麦角固醇含量显著降低(P<0.05),麦角固醇合成相关基因ERG9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综上,α-松油醇通过抑制ERG9基因的表达影响菌株Pdw03的生长,可作为采后柑橘病害防治的有效替代品。  相似文献   
995.
为探明不同类型植烟土壤对连作的响应差异,以云南的红壤、水稻土和紫色土为研究对象,分析烤烟连作5年土壤化学指标、酶活性和细菌群落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连作5年后,与轮作处理比较,水稻土和红壤的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磷含量显著增加,pH、速效钾含量显著降低,紫色土仅速效钾含量显著增加,其他指标无明显变化。3种土壤的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下降,脲酶活性不同程度增加,但紫色土增加不显著;水稻土的蔗糖酶活性显著下降,红壤和紫色土则变化不明显。3种类型土壤均以变形菌门、蓝细菌门、酸杆菌门、绿弯菌门和拟杆菌门等5个菌门为优势菌群。连作5年后,不同类型土壤的细菌群落相对丰度与活性存在一定差异,其中紫色土的细菌群落结构组成与轮作处理最为相似,其ACE和Shannon指数在3种土壤中变幅较小。综合比较来看,烤烟连作对紫色土的主要生化指标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较小,说明紫色土对烤烟连作响应相对不敏感。  相似文献   
996.
受稀油资源短缺的影响,稠油化学驱复合掺稀是未来塔河油田稠油开采的主要方向。稠油本身黏度大,加之油层埋藏深、高温、高矿化度,化学驱替剂的优选十分困难。鉴于表面活性剂在碳酸盐岩油藏堵水调剖中的应用较好,有必要讨论其在稠油驱替时的适应性和有效性。利用物理模拟手段,开展了不同黏度稠油的连续水驱、表面活性剂驱、后续水驱试验,对比分析评价了表面活性剂(TH-1)的洗油性能及其对储层的影响,同时分析了驱替压力梯度、采收率随稠油黏度的变化规律,为表面活性剂驱在塔河稠油的先导试验和开发尝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7.
欧阳宇  赵扩权  冯莹娜  张梁  吴茜 《食品科学》2021,42(17):350-362
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油脂的食品在热加工过程中会发生剧烈的美拉德反应,生成大量的美拉德反应产物。美拉德反应产物中存在的低分子质量化合物和类黑精等物质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但是其中的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丙烯酰胺等潜在风险因子会加速人体的衰老或导致慢性退行性疾病的发生。本文综述了美拉德反应产物的抗氧化、抗菌和抗炎等生物学活性,同时也探讨了美拉德反应产生的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和丙烯酰胺等有害化合物的损伤机制和预防措施,以期为美拉德反应的深入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998.
该研究通过脂多糖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对粉葛粗多糖(FGC)、葛根粗多糖(GGC)以及粉葛均一多糖(FGJ)的抗炎作用进行比较。用CCK8试剂盒检测FGC、GGC以及FGJ对细胞活力的影响;相关试剂盒检测细胞产生NO、TNF-α、IL-6的分泌情况;蛋白印迹法检测NF-κB、Nrf2/HO-1通路相关蛋白表达,QPCR检测TNF-α、IL-6的mRNA表达,通过流式检测活性氧的产生。结果显示,在浓度为10、20、40 μg/mL时,FGC、GGC以及FGJ对细胞均没有毒性(p>0.05)。各浓度的FGC、FGJ不能抑制LPS诱导产生的的NO、TNF-α、IL-6(p>0.05),GGC在浓度为40 μg/mL时,对NO、TNF-α、IL-6的抑制率达到38.46%、52.90%、55.87%,可以抑制细胞内ROS释放,在10、20、40 μg/mL时抑制率达到37.28%、41.05%、54.09%,在浓度为40 μg/mL时,对iNOS、COX-2、p-p65、p-IκBα的抑制率达到29.27%、95.04%、27.18%、28.45%,对Nrf2、HO-1蛋白的表达有促进作用,在浓度40 μg/mL时显著地抑制IL-6与TNF-α的mRNA表达,抑制率达到57.70%、81.68%。结果证明,GGC与FGC、FGJ相比抗炎活性更加明显,并且其抗炎作用是通过NF-κB与Nrf2/HO-1两条通路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999.
基于有限元方法,对螺旋线圈型电磁发射器的动态发射过程进行了数值分析。螺旋线圈型电磁发射器弹丸可采用线圈弹丸和铁磁弹丸,对比分析了两种弹丸运动过程中受力和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1000.
采用分段离散余弦变换对电能质量数据进行压缩,用小波变换对原始信号进行奇异值检测,然后以检测到的奇异值作为端点进行分段,对每段信号分别作离散余弦变换。仿真试验结果显示,谐波信号直接采用离散余弦变换的压缩效果要优于小波变换;对于短时电压变动信号,采用分段离散余弦变换的信号压缩效果要好于直接采用离散余弦变换和小波变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