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67篇
  免费   1617篇
  国内免费   870篇
工业技术   23154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338篇
  2022年   555篇
  2021年   868篇
  2020年   685篇
  2019年   567篇
  2018年   604篇
  2017年   705篇
  2016年   592篇
  2015年   861篇
  2014年   1074篇
  2013年   1190篇
  2012年   1284篇
  2011年   1472篇
  2010年   1250篇
  2009年   1206篇
  2008年   1080篇
  2007年   1184篇
  2006年   1133篇
  2005年   978篇
  2004年   608篇
  2003年   539篇
  2002年   550篇
  2001年   461篇
  2000年   470篇
  1999年   544篇
  1998年   402篇
  1997年   369篇
  1996年   323篇
  1995年   297篇
  1994年   252篇
  1993年   170篇
  1992年   130篇
  1991年   86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52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介绍了国产螺旋槽密封在进口压缩机上的应用,分析了原进口机械-浮环组合密封的失效原因,叙述了改造后国产浮环螺旋槽组合密封的结构和特点。  相似文献   
62.
研究了电子束、离子束作用于Al2O3表面时成分的变化,表明无论电子束或离子束都能使Al2O3发生分解,产生导电的元素Al。实验在PHI610·SAM上进行,电子束轰击下(3keV,O.5μA,入射角60°)10s就有元素Al分解出来,2min以后就达到饱和,分解析出量随时间成a(1-e-bt)的关系。离子束轰击下同样发生元素Al的分解,但当Ei>3keV时,由于剥离速率加大,溅射5min时表面Al峰反而比1min时要弱。这时表面Al含量处于分解析出与溅射剥离的动态平衡中。实验还发现了Al2O3的解析与表面成分有关(如碳的含量)。最后讨论电子束与离子束的解析机理。  相似文献   
63.
用解析法分析可得出:当球面和锥面相交且轴线平行于同一投影面时,相贯线的正面(在V面)投影是抛物线.抛物线的极值点处在一定的几何位置上.  相似文献   
64.
超滤装置自动控制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慧杰 《水处理技术》1996,22(6):333-335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纯水制备的超滤装置的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在设备在日常操作,超滤膜的清洗等方面不仅大大减少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延长了超滤器件的使用寿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5.
张晓峰  崔灵杰 《大氮肥》1996,19(2):114-115,134
介绍贝利阀在试车及试生产期间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指出维护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66.
本文介绍了广播发射台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遥控遥测技术、现代测试手段,对设备进行自动化控制与管理;实现设备技术指标自动测试,发射台无人值班、有人留守,建立机器的计算机档案制度,确保安全优质播出的方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67.
本实验尝试从马铃薯中提取蛋白质等成份,并适当添加姜汁,制成一种新型饮料,对饮料生产的工艺条件作了详细探讨,成功地解决了马铃薯褐变及沉淀等问题,确定了最佳配方及工艺。  相似文献   
68.
以8031单片机为核心的泄漏电流测试仪的硬件结构和软件设计。  相似文献   
69.
介绍了在直流电弧放电法制备富勒烯过程中,从阴电极表面收集到大量的碳纳米管及巴基葱,产生率达到50%,并用电子显微镜对其进行了观察和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70.
Oxymethylene-linked 2-vinylpyridine-oxyethylene (2VP-EO) mulitblock copolymers doped with LiClO4 or/and tetracyanoquinodimethane (TCNQ) showed ionic electronic and mixed (ionic-electronic) conductivity. Effects of the poly(oxyethylene) content and of the molar ratios of EO/Li and TCNQ/2VP on the conductivities of the complexes were studied. The optimum molar ratios of EO/Li and TCNQ/2VP were 10 and 1.0, respectively. The copolymers emulsified benzene/water systems and exhibited good phase-transfer catalysis properties in the Williamson reaction of solid potassium phenolate with n-butyl bromide. After neutralization with HCI solution, the copolymers showed polyelectrolyte solution proper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