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6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伴随着中国古代文人志士的崛起壮大,陶瓷工艺的审美水平也逐渐提高,这种情况在宋代表现的犹为突出。这种浓厚的文士之风也侵染了宋代的各个领域,而宋代的陶瓷也在这种尚文之风影响下,形成了一种清新淡雅的艺术风格。这种文人审美,体现在所用的瓷器上,讲究的是简洁的纹饰,细节的净润,色调的单纯,趣味的高雅,追求古朴而庄严的神秘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2.
13.
采用变温溶解动态法测定了光卤石中氯化钾的溶解度,并用简化固液平衡方程对溶解度数据做了拟合。研究了搅拌速度、降温速率对介穏区宽度以及不同过饱和度对诱导期的影响。结果表明:简化固液平衡方程能够对氯化钾溶解度拟合良好;介穏区宽度随降温速率的升高而变宽,随搅拌速度增大而变窄;诱导期随过饱和度的增大而变短,且在不同温度下,相同过饱和度下的诱导期相近。应用经典Nyvlt理论方程和3D成核原理,结合实验介穏区及诱导期数据,计算了光卤石中氯化钾的成核级数为2.46~2.51,在283.15、293.15、303.15 K条件下,氯化钾在该体系中表面张力γ为0.019 8~0.556 0,表面能因子f<3,结晶连续生长。  相似文献   
14.
基于TRIZ的带式输送机输送带结构的进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TRIZ技术进化理论、技术进化模式与进化路线的基础上,按照基于技术进化理论的产品进化研究过程对带式输送机输送带结构的进化进行了研究,归纳了其发展的阶段,并选择了输送带结构的进化路线,提出了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5.
球形大颗粒晶体具有高流动性、不易板结等特性,而工业生产的氯化钾粒度小,含湿量大干燥能耗高,易板结,因此研究制备大颗粒球形氯化钾,有利于钾肥的储存、运输,降低工业生产成本,提高钾肥利用率.为解决钾肥生产中面临的诸多问题,采用低钠光卤石为原料间歇冷却制备大颗粒球形氯化钾,利用FBRM测量低钠光卤石在水中的溶解量,研究在60...  相似文献   
16.
采用电化学方法、表面表征和量子化学计算研究了在碱性抛光液中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与1,2,4-三氮唑(TAZ)复配对Cu表面的缓蚀性能,探讨了原子尺度的吸附缓蚀机理。研究表明,PVP与TAZ复配较单独使用具有更好的缓蚀性能,且吸附方式均服从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PVP的反应活性位点主要集中在含有甲基的一端且能量较低,TAZ分子环上氮原子均为反应活性位点且能量很高,均可与Cu原子配位形成吸附中心,从而达到良好的缓蚀效果。PVP与TAZ复配可实现Cu化学机械抛光(CMP)在高去除速率下的低表面粗糙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