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3篇
工业技术   9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南昆铁路支挡结构主动土压力分布图式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土压力分布是支挡工程设计的重要问题。根据南昆铁路支挡结构主动土压力实测资料,在理论模式的基础上,经修正后提出水平主动土压力分布的抛物线图式,进而推导了水平主动土压力最大值点、水平主动土压力合力及其作用点的公式。对南昆铁路支挡结构水平主动土压力分布图式进行了讨论,据此得出了南昆铁路土压力分布的简化图式。  相似文献   
32.
为了解决天然火山渣难压实、检测指标低问题,采集现场火山渣试样,开展室内土工试验,分析天然火山渣多孔隙特征、矿物成分与物理力学性质;掺配粉土质砂后进行混合土现场填筑试验,讨论不同掺配比对改良火山渣填料工程特性影响规律. 研究表明:火山渣颗粒表面粗糙且内部多孔隙,其开口孔隙率与压碎率呈正相关,洛杉矶磨耗率<50.0%;细集料可以抑制改良土骨架颗粒破碎;改良火山渣材料K30指标随细集料体积分数升高先增加后降低,契合骨架空隙、骨架密实及悬浮密实3种粗颗粒土体结构过渡形式,体积掺配比为4∶1~2∶1的改良土属泛骨架密实结构,在掺配比为2∶1时达到最优工程特性. 火山渣颗粒块体性好,硬度较高,掺配粉土质砂改良火山渣能显著提升其力学性能,建议采用颗粒间间隙率作为改良火山渣填料的现场压实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33.
工程实际表明,预应力锚索(拉力型)锚固段侧阻力的沿程分布多呈单峰上凸曲线,而较多解析推导及半数值分析采用锚固体与孔壁界面的严格全程黏结假设,其计算结果难以解释这一现象。对此,以岩土介质的半无限弹性体假设为基础建立一维力学模型,利用半无限体Mindlin问题的位移解析解,以半数值法求得岩土体与锚固体的孔壁界面位移差值。通过引入侧阻力与位移差值的滑移–软化模型关系,对锚索锚固段的侧阻力分布进行半数值求解探索和算例讨论。相对于锚固段严格全程黏结假设,考虑孔壁界面侧阻力滑移–软化特性更符合实际情况,在张拉力作用下,锚固段始端一定范围的滑移使该区段侧阻力降低,应力向深处转移调整,从而形成侧阻力分布的单峰曲线。  相似文献   
34.
掌握路基工程CFG桩复合地基失稳破坏特性是建立稳定分析方法的基础。针对路堤荷载作用下深厚软黏土地基,开展了3组CFG桩复合地基离心模型试验,采用自行研制的空中泄砂装置模拟路堤分层填筑过程,设计制作砂浆包裹石墨芯的模型桩监测桩体破坏时序,通过摄影测量技术获取地基土位移场云图,分析复合地基的承载与变形特性及失稳滑动形态。试验表明,随路堤荷载增加,位于坡脚附近的桩体首先发生破坏,并逐渐向路堤中心发展,呈现渐进破坏特点,复合地基发生整体失稳后滑面近似呈圆弧状;桩体破坏形态与桩周土体变形特性密切相关,地基发生隆起变形的坡脚附近桩体呈现拉弯破坏特征,承受路堤荷载较大的路肩附近桩体以压弯破坏为主;桩帽对桩土荷载分担影响显著,桩身轴力增大可提高桩体抗弯拉能力,有利于复合地基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35.
在交通供需矛盾持续深化的情况下,研究交通常发性拥挤是现代交通管理的重点课题.通过分析国内外交通状态判别方法与交通流特性研究,运用K均值聚类算法,提出在离线状态下有效判别交通状态的定量方法.以青岛市环湾快速路交通流数据对该方法的实效性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判别方法能够快速处理大量交通流数据,判别交通流运行状态,识别率较高,方便,高效,研究成果可以为协同优化交通控制系统和交通流诱导系统提供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36.
依据《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的要求,探索浙江省新建、改建、扩建居民住宅区规划和建设配套公共文化设施的标准。通过"自上而下"地衔接各级法规标准,以及"自下而上"地对接地方实际情况,将标准适用对象聚焦于"住宅地块"层级,以期在基层文化设施配建方面对现有分级配置标准有所补充。尝试以省级建设条例的形式,要求和引导开发商、政府、居民等多方共同参与,重点进行3方面探索:一是平衡需求与成本之间的关系,确定适中的配建指标;二是为满足日常活动开展的需要,合理引导功能配置;三是为提升设施服务效用,促进设施的共享开放。同时,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定义、供给模式、产权安排等方面作开放式讨论。  相似文献   
37.
墙体侧向位移对土压力有显著影响。基于墙体位移-土压力关系是墙后土体应力应变特征的宏观体现这一基本认识,通过构建Coulomb土压力模型下的几何与平衡方程,将直剪试验中微观的土体单位长度剪切位移ε同剪应力τ关系转化成宏观上的墙体位移与土压力曲线,推导了极限位移可求、涵盖主动至被动状态全过程的墙体位移-土压力计算模型。分析表明:滑移区范围、初始应力状态及土体的ε-τ关系是影响墙体位移-土压力曲线的核心要素;相对于主动区,被动区范围对墙土摩擦作用更加敏感,导致静止与被动状态之间的位移-土压力关系受墙土摩擦影响更加显著;墙后土体初始应力状态对墙体位移的影响主要体现为静止土压力系数K0,随着K0的增大主动与被动状态下的墙体位移相应增加和减小;极限状态下墙体位移与工程经验吻合,理论模型能基本反映土压力随位移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8.
The output characteristics of nonlinear optical fiber-loop mirror are analyzed in detail when the pump pulses with the same wavelength are input in the both directions for recovering the clock component of the signal spectrum.It is found that the double output pulses are produced in the transmission port of the nonlinear optical fiber-loop mirror.The output pulse peaks are located in time domain at the rising and falling edges of the pump pulses.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rising and falling edges of the pump pulse can be directly extracted by this method.Through numerical simulation,the effects of therelative delay of pump pulses and the dispersion of fiber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utput pulses are studied.By spectrum analysis,it is found that the spectrum of output pulse sequence includes the clock components of the pump pulse sequence,and a new idea is provided for all-optical clock extraction.  相似文献   
39.
"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穆斯林礼拜的场所,山东济宁的顺河东大寺是济宁市回族文化的瑰宝。通过夜景照明设计,将光与宗教文化相结合,对济宁东大寺进行艺术的渲染和日景的提升,有利于促进古建筑遗产的保护,并为宣扬民族文化,提高城市形象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0.
 为了提高雨水软化条件下路基土质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准确性,开展路基土质边坡失稳模式及其判别准则分析,提出边坡失稳随软化深度 增加依次呈现单位土条式、组合式及整体式3种模式;采用滑体长度L与软化深度 的比值 作为表征参数,确立界定3种失稳模式的2个阈值 和 ;基于刚体极限平衡条件,构建以组合式失稳模式为基础且涵盖3种失稳模式的边坡稳定安全系数统一表达式。研究表明:单位土条式与组合式失稳模式转化阈值 和组合式与整体式失稳模式转化阈值 受坡体强度参数及几何参数影响并不显著,范围分别为15.2~20.0和3.0~6.3; < 时采用单位土条式顺坡平面失稳模式忽略滑体上下缘滑体力学作用会得到偏于保守的结果, > 时采用以圆弧滑面为代表的整体式曲面失稳模式则偏于危险,而 ≤ 时采用对数螺旋形和圆弧形的整体式曲面滑动模式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