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工业技术   7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高速行驶车辆驱动的风力发电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红涛  陈世和 《太阳能》2009,(10):35-37
介绍了一种高速车辆驱动的风力发电系统.该系统是利用高速行驶车辆的速度势能引起的非自然风能来驱动风力发电机发电.风力发电机采用垂直轴式的小型永磁风力发电机.整个风力发电机系统都安装在高速行驶车辆经过的地方,如高速公路上的中央隔离带、列车轨道两旁等.该系统具有环保,节能、结构简单、成本低等优点,特别适合解决高速公路照明工程的能源问题.  相似文献   
42.
从一次调频所处的地位和承担的任务来看,要求一次调频有较快的响应速度。从发电机组调频原理和调频作用出发,分析了机组调频的必要性,提出了系统提高一次调频响应速度的控制策略。广东电网火电机组的一次调频整改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提高了机组一次调频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其他同类机组一次调频改进和提高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3.
陈世和  朱亚清  张曦 《中国电力》2011,44(11):43-45
提出了一种基于压力自适应能力的凝结水节能控制技术,通过采取改进的凝结水泵(简称"凝泵")及除氧器水位控制策略,使凝泵出口压力和除氧器水位波动变小,由此可将凝泵出口压力设定点降低至操作约束条件附近,从而降低了凝泵运行时电流。某1000MW机组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提出的凝结水节能控制技术可以达到良好的节能控制效果,综合节能效率可提高10%~30%。  相似文献   
44.
投球式机械—液压逆向灌注器是利用注浆产生的压力,通过投球方式,实现机械位移控制,在地浸钻孔内完成逆向灌浆的封孔操作,并保证其良好的机械性能、工艺性能,和良好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45.
陈世和 《建筑电气》2000,19(2):30-35
计算机与网络越来越快的速度对布线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5类布线是否还能满足未来发展的需求?虽然厂商已推出了超5类,6类,7类产品,但国际上关于6类,7类布线的标准却迟迟没有正式发布。本文仅从实际应用的需求出发,试对拟议中的6类,7类布线的性能指标及其应用前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6.
47.
针对火电厂运营管理和设备资产管理相对独立、跨部门数据集成度和利用度低等问题,设计一种基于三维虚拟可视化技术的火电厂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研究基于三维虚拟技术、XML数据集成技术的火电厂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集成应用模型,建立该系统的总体架构和运行流程,分析该系统的功能。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合理可行的火电厂设备性能评估体系,解决了传统火电厂设备管理方式中各阶段被割裂、缺乏科学有效评估体系的问题,提高了火电厂设备的使用效率、寿命以及整个火电厂的运营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8.
针对广州发电厂4号炉原设计控制逻辑中存在的问题,改进了给水自动控制,热负荷自动控制和炉膛负压自动控制逻辑,解决了给水自动控制中系统不稳定,热负荷自动控制中主,副调控制器不能跟踪和炉膛负压自动控制中执行机构振荡的问题,发现了μXL控制系统中主,副调控制器之间必须直接相连才能实现跟踪以及输出跟随器精度过高而与执行机构不匹配的特性。  相似文献   
49.
陈世和 《建筑电气》2002,21(1):43-45
以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中集热循环泵的控制为例,阐述建筑设备自动控制中,利用多个检测点得到的物理量之间的逻辑关系,借助于计算机微处理器的处理功能,实现对其中一个或几个检测值的智能化动态校正,以达到采用较简单廉价的传感元件及其转换电路,来实现相对精确的控制目标,并实现智能化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50.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法测量煤粉流的控制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法直接检测煤粉流时需要对主要控制因素进行优化,本文采用正交实验法考察了3个主要控制因素:功率密度、积分延迟时间和单位截面流量对LIBS测量煤粉流的影响.选用粒径小于0.2 mm的煤粉作为实验样品进行了统计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实验所选取的参数范围内,功率密度、积分延迟时间对有效激发率有显著影响,单位截面流量的影响程度最低.优化后的方案为:功率密度9.4×1011W/cm2,积分延迟时间1 500 ns,煤粉流量根据经济性原则在合理范围内选取.得到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指导煤粉流的实际在线测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