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6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7至19世纪间,法国建筑师一直在寻找新建筑的创作源泉,他们发现哥特建筑不仅代表法兰西的民族传统,而且还蕴含新建筑的理性精神.本文以近代法国建筑为例,指出民族性是法国建筑籍以完成现代化的精神依托,希望中国建筑能够从中得到启发,找到属于自己的现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12.
李伟  李斌  邓鹏  许政 《测控技术》2019,38(5):94-98
为解决以往磁偶极子反演定位算法过度非线性化使得计算难度过大,以及非线性问题线性化后不易求得全局最优解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动磁测量技术(DMMT)的水下目标近场定位算法。该算法非线性化程度适中,具有多信息融合与数据快速处理的特点,试验验证该算法可实现动磁源的近场准确定位,且利用拟牛顿法(BFGS)可使计算简单易行。该算法可用于鱼雷近场定位,在水下探测、追踪、末弹道测绘等领域有重要用途。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建筑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也日益追求精神内涵,体现公共精神,带有明显的公共属性。文章从公共艺术的研究入手,以公共艺术雕塑为例,通过对建筑与雕塑两者之间的关联研究,以及对它们公共艺术形式的分析,论述建筑与雕塑具有一样的公共艺术特性,揭示出建筑是公共艺术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并从辩证的角度提出建筑向雕塑化和公共艺术化发展的利弊以及建筑公共艺术化的发展设想。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画的形式语言呈现出多样性与多元化的趋势。伴随着信息时代带来的快速变迁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转变,艺术家试图通过多种绘画方式来诠释自己对所处时代的思考。传统的中国画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选择题材、形式和技法方面,而当代中国画通过绘画对视觉制度进行思考,离开了现实主义、自然主义的思路,离开对古代绘画的模仿。其对空间的探索以及对绘画内容的扩展值得深究,其哲学与美学意义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15.
海中塔基局部冲刷涉及构筑物的安全,尤其是基础防冲保护措施的效果问题显得非常突出。通过物理模型试验,讨论了海中塔基在潮流作用下的冲刷深度、形态和基床合理的防护高度。  相似文献   
16.
许政烂 《中国电梯》2007,18(10):49-51
1 什么是Rope Gripper^TM 伴随着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的崛起,电梯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电梯使用的增多,也使各种电梯事故造成的伤亡数字在逐渐上升,所以确保现代都市人的安全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许政  梁斌 《浙江水利科技》2010,(4):13-14,17
九堡大桥建于钱塘江河口段七格弯道的弯顶。遵照重力相似、模型沙起动流速相似和水下休止角接近原则建立小比尺正态模型进行桥墩局部冲刷试验研究,预测桥墩基础的冲刷深度,分析两岸边墩对海塘的影响,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许政 《华中建筑》2009,27(12):189-193
该文指出澳门耶稣会士以罗马耶稣会教堂为设计原型,结合澳门地理、气候特点,以及城市发展条件.吸收当地技术,设计建造出独具特色的圣保禄教堂,从建筑学角度再度体现耶稣会的传教策略,呈现“适应性建筑”形态。笔者以考古资料为依据,结合西方教堂设计原则,尝试还原出圣保禄教堂的平立面图。  相似文献   
19.
澳门,这个孤悬海外的弹丸之地,本无任何资源或文化上的优势可言;澳门,这个近代移植于西方的中世纪胚胎,本无任何孕育成长的生机可望.然而,澳门奇迹般地生存与发展,使我们得到一个极其罕见的例证,去探索原本在时间、空间和性质上差异极大的城市文明之间的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20.
许政 《华中建筑》2006,24(8):168-170
该文通过疏理澳门文化遗产保护从单体建筑到整座城市逐步深化的过程,提出澳门城市与建筑呈现的是一种文化共时结构,一种无胜无败、无强无弱、共存互补的文化生态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