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8篇
工业技术   17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71.
介绍了灰色模糊区间综合评价模型,将含微电网配电网的可靠性评估中的数据指标处理应用于该模型.主要考虑可靠性中的5个指标:平均供电可用指标、期望缺供电量、平均停电频率、平均停电持续时间和最大停电时间.对IEEE RBTS-BUS4的节点模型改造接入不同结构的微电网,并对不同的接入方案进行评估分析,结果验证了灰色模糊评价模型在含微电网配电网可靠性评估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2.
利用变电站采样信息,提出了一种实现区域层次化继电保护的方式。系统主要由通信网络组成、变电站层,区域保护层。通信系统将就地信息传送至区域保护,实现区域信息共享。在获取变电站层的全景信息后,区域保护系统根据电力系统运行方式、拓扑结构与各供配电线路的故障类型与负荷发生变化,和就地保护进行配合,利用区域信息进行故障定位,实现了面向系统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3.
高电压真空断路器的技术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电压真空断路器涉及高电压真空绝缘.大电流真空开断.额定电流与温升.机械特性.真空灭弧室外壳绝缘以及容性电流开断.小感性电流开断等诸多技术领域。具有高度的技术挑战性。  相似文献   
174.
继电控制线路的故障检测在机电设备安全可靠运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继电元件按照功能进行了分类,建立了各自的仿真模型,并将整个控制线路抽象为网络拓扑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通过逻辑仿真的方法对电路中可能存在的竞争和冒险进行检测的算法.应用实例表明,此算法能有效地检测出继电线路中存在的竞争和冒险,从而避免了一些不合理的设计,提高了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175.
随着直流电网的不断发展,对直流开断技术的要求进一步提高。相较于传统的气体电弧直流开断,真空电弧直流开断具有电寿命高、燃弧空间封闭、介质恢复速度快等特点,但是传统真空电弧电压低,需要通过横向磁场的作用,提升电弧电压完成直流真空电弧的开断。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了横向磁场作用下不同触头侧部燃弧空间(即触头侧部边缘与真空灭弧室屏蔽罩之间的空间)与开断电流时的开断特性,获得了触头侧部燃弧空间宽度11~41 mm范围内对直流真空开断特性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76.
随着真空灭弧室电压等级的提升,其内部屏蔽罩间隙的尺寸增加将产生击穿面积效应,这将成为制约真空灭弧室绝缘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研究了真空屏蔽罩间隙在不同间距条件下雷电冲击击穿特性的面积效应,实验中采用了三种直径的典型屏蔽罩结构,直径分别为40、60和80 mm,电极材料为不锈钢。结果表明,在恒定间距条件下,随着有效面积的增加,真空屏蔽罩间隙的绝缘强度呈下降趋势,并且下降速度逐渐增大。当间距增大时,一方面任意有效面积下屏蔽罩间隙的击穿电压显著提升;另一方面,由于有效面积的增大对击穿电压的削弱作用逐渐降低。本文的研究结果不仅可以指导真空灭弧室内部屏蔽罩间隙的绝缘设计,也可以为具有不同电极结构真空间隙的绝缘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7.
真空断路器广泛应用于中压电力系统中,利用触头线圈产生的磁场调控真空电弧是提高真空断路器开断能力的重要手段,然而目前的设计方法没有综合考虑阴极斑点动态运动与触头线圈磁场的耦合效应,影响其设计准确性和精度。本文建立了考虑阴极斑点与磁场耦合关系的触头磁场计算模型,根据阴极斑点分布计算触头间隙控制电弧的磁场,并由磁场推进阴极斑点运动。在四分之一匝线圈式触头下,分析了阴极斑点分布对触头磁场的影响,对比了考虑耦合关系对触头磁场计算结果造成的差异。仿真结果表明,在阴极斑点的初始扩散阶段,纵磁变化不明显,而横磁随阴极斑点扩散而变化;稳定燃弧时,考虑耦合关系与否的纵磁最大差值可达纵磁最大值的24.1%。本文所建立的模型以及计算方法为真空灭弧室触头提供了一种新的设计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8.
以数据驱动的智能故障诊断方法近年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受现场复杂工况和小样本条件的制约,训练高精度、高鲁棒的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IS)局部放电诊断模型仍然是一个挑战。为此,该文提出一种新颖的孪生网络用于小样本GIS局部放电诊断,其主要由两个相同结构、参数的特征提取器和一个度量学习器组成。在特征提取器设计中,引入多尺度卷积来挖掘局部放电信号中更全面的特征信息。同时引入二阶注意力模块以有效利用不同通道之间的相关信息,提取具有鉴别性和代表性的特征,增强模型的特征提取能力。度量学习器用来对度量特征的相似度进行判断,依此来比较和匹配目标任务下的样本来实现GIS局部放电诊断。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多级二阶注意力孪生网络在每类支撑集数量为5时便可达到93.76%的诊断精度,相比于其他方法而言优势明显,同时对非平衡样本具有很强的容错性,为现场小样本GIS局部放电高精度、高鲁棒诊断提供了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