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4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1.
综述了NaY沸石的常规溶胶导向剂、高温长效溶胶导向剂、高铝溶胶导向剂、改性溶胶导向剂以及凝胶导向剂的性能和研究现状,并对其现有表征手段如分光光度计、UV拉曼、液相29Si-NMR、液相27Al-NMR、固相23Na-NMR、电子衍射技术和硅钼黄动力学的特点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质子酸改性高岭土催化合成缩醛(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质子酸改性高岭土为催化剂催化环己酮与乙二醇缩合反应合成缩酮。考察了反应时间、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缩合反应的影响,得到了适宜的反应条件:催化剂用量(以1mol环己酮计)为0.75g,n(环己酮)∶n(乙二醇)=1∶1.5,反应时间70min。在此条件下,环己酮的转化率为99.9%,产物环己酮乙二醇缩酮的选择性为100.0%。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的醛(酮)与乙二醇的缩合反应。实验结果表明,质子酸改性高岭土对醛(酮)与乙二醇的缩合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醛(酮)的转化率在91.6%以上,对应产物的选择性在98.2%以上。  相似文献   
13.
催化裂化提升管再生器两组串联烧焦的计算机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作者所建立的催化裂化提升管再生器的数学模型,模拟计算了二级提升管再生器串联的再生效果,结果表明采用提升管再生器串联的再生方式,装置操作弹性及再生效果的均估单五的提升管再生器烧焦,为今后提升管再生器的发展作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15.
针对西藏地区汽车保有量持续攀升,汽车相关业务需求旺盛,而相应的服务不能跟上发展需要的问题,分析了西藏地区汽车服务业行业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汽车服务实际需求出发,针对性地对开发一款汽车预约服务微信小程序做可行性研究.西藏地区汽车预约服务微信小程序应方便快捷、无需安装、安全稳定、快速引流,吸引商家入驻平台,实现西藏地区高效的汽车服务.  相似文献   
16.
用XRD和静态低温氮吸附容量法考察了不同水蒸汽焙烧条件对FCC催化剂的晶胞、相对结晶保留度、比表面积和孔结构等物化性能的影响。通过高级裂化评价装置(ACE)和NH3-TPD酸性测试考察了水蒸汽焙烧条件对FCC催化剂催化性能和酸性的影响,发现含稀土FCC催化剂在合适水蒸汽条件下焙烧后,其物化性能和催化性能明显改善,这是因为其中的稀土化合物和Y型分子筛发生了固相离子交换反应并迁移至分子筛晶内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针对聚驱油田长期注聚后形成聚合物、无机垢、稠油相互包裹的复杂堵塞物,导致地层严重堵塞的问题。以过碳酰胺为聚合物降解剂,乙酸为无机垢溶蚀剂,辛基酚聚氧乙烯醚10(OP-10)为原油清洗剂,辅以稳定剂以及缓蚀剂,形成稳定、高效的复合解堵体系。确定配方为0.6%过碳酰胺+3%乙酸+0.3%OP-10+1%二乙烯三胺五甲叉膦酸(DTPMP)+1%HSJ-3,并对体系的解堵性能、稳定性能、耐温性能以及耐矿化度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复合解堵体系均能对模拟堵塞物有效降解,80℃下4 h即可达到90%以上降解率,具有优良的解堵性能及耐温性能;80℃下放置1 h,稳定度保持在97%,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腐蚀速率为0.9871 g·m-2·h-1,达到行业一级标准;用15×104 mg/L高矿化度的盐水配制后,解堵效率基本无影响,耐矿化度性能优良。注入复合解堵体系后,岩心渗透率由0.244×10-3μm2提高至6.391×10-3μm2  相似文献   
18.
含磷的骨架富硅超稳Y分子筛(PSRY)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甘俊  丁泳  于向真 《工业催化》2000,8(3):27-29
通过对骨架富硅超稳Y分子筛进行磷改性研究,表明磷的引入使分子筛在水热处理过程中晶胞更易收缩,水热稳定性提高,且分子筛酸性发生变化,强酸中心向中强酸中心转移。以该分子筛为活性组元制备的催化剂工业应用结果表明,催化剂具有好的焦炭选择性和高的中间油馏份收率。  相似文献   
19.
1 前言从上次文献调查(“1986~1988年国内流态化文献目录”,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1990,6,[2],103)以来,国内流态化研究与应用又有一定发展。本次文献调查表明,1989~1991年3年间,在有关国内发行的43种杂志及国内有关学术会议上,流态化文献约370余篇,其中低、中速流态化方面增长19篇,中高速流态化文献增长18篇,三相流态化方面增长18篇。在流化床应用方面,文献量与上次调查基本持平。这些结果说明,包括传统流化床在内的流态化基础研究依然是流态化技术研究的热点,对各种流动现象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入。在液—固及三相流态化方面,生物流化床的研究引人注目。在气固流态化方面,超细颗粒的流  相似文献   
20.
催化裂化提升管再生器烧焦过程的简化模拟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快速流化床基本流体力学与传递规律,结合催化裂化催化剂再生动力学规律,开发了催化裂化提升管式再生器的数学模型及其相应的模拟软件系统。通过模拟计算,研究了催化剂为平推流(PF)和催化剂为全混流(CSTR)时的再生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当内外循环比(再生剂循环速率 G_(?)/待生剂循环速率 G_(?))较小时,催化剂为全混流时的再生效果优于催化剂为平推流时的再生效果,当内外循环比较大时,再生效果发生逆转,这一结果可供设计、强化和改善提升管再生器烧焦过程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