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11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报道了一种垂直入射的InP基InGaAs pin光电探测器,介绍了它的制备和测试方法并对器件所展示出的高效,高速,高线性度特性进行了分析。器件的暗电流密度在0和-5V偏压时分别为1.37×10-5 A/cm2和93×10-5 A/cm2;在1.55μm波长,-3V偏压下,器件的线性光响应高达28mW,相应的最大线性电流为17mA,响应度达到0.61A/W(无减反射膜);在-5V偏压下,器件获得高达17.5GHz的3dB带宽。  相似文献   
22.
BHJ3-D注聚井解堵剂效果评价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合物驱是一种常用的提高采收率技术.随着注入量的增加,聚合物溶液与地层的固体颗粒相互作用形成复合垢,在地层孔隙中发生堵塞,影响聚合物的继续注入,降低聚驱的效果.文章通过BHJ3 -D解堵剂对聚合物溶液的降解实验、现场堵塞物的溶蚀实验研究,确定了BHJ3 -D解堵剂的使用浓度及反应时间,物模试验结果表明,BHJ3 -D解堵剂能够有效地解决聚驱造成的地层渗透率降低、注聚压力升高等问题.2009年10月在渤海JZ9 -3油田W8 -4井进行了现场应用,目标层吸水强度大幅提高,达到了注聚井改造的目的.  相似文献   
23.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面两销定位在夹具设计中应用及典型定位插销装置的结构。  相似文献   
24.
由于非直流及非正弦信号激励下的一阶线性动态电路的全响应不能直接、简单地应用一阶电路三要素法来求解,在此从一阶电路微分方程出发,通过构建一个恰当的微分,然后积分再求其解,得出任意信号激励下一阶电路全响应的通用公式,并举例说明典型信号激励下通用公式的应用,从而提供了一种新方法.该方法既方便、直接,又容易求解正确,具有很强的概括能力和其他方法无法比拟的优点,从而解决了任意信号激励下一阶电路全响应的求解问题.  相似文献   
25.
湘鄂西地区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间未发育明显的奥陶系观音桥组介壳层,且至少缺失了2个笔石带,被认为是存在湘鄂西水下隆起/高地。此次研究通过对鄂西南地区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沉积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发现五峰组—龙马溪组为连续沉积,沉积水体总体呈逐渐变深—逐渐变浅的特征;在五峰组的深水陆棚相之上,发育全球冰期背景下的赫南特期浅水陆棚相,矿物组分以石英含量最高,黏土矿物含量最低,有机碳含量较高为典型特征;其元素组分以Al2O3含量相对最低,SiO2含量相对最高为特征,岩石类型为炭质泥质粉砂岩;在五峰组—龙马溪组沉积过程中,经历了明显变冷的时期,即赫南特期的存在。鄂西南地区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以浅水陆棚相最为发育且岩性快速变化,相对中上扬子其他地区,沉积水体较浅,对页岩气富集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6.
漂粉精生产过程中副产废液的回收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盐化工总厂生产实际,提出漂粉精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母液回收利用方案,给出了相应的工艺流程;并详细地分析了该工艺可达到的效果,指出其不足,为类似装置技术改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
结合盐化工总厂的生产实际,提出漂粉精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母液的回收利用方案,给出了相应的工艺流程;采用新工艺后,每批料的废液处理量可达10m^3,并指出了不足之处,可为类似装置的技术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8.
29.
选择性化学堵水工艺简单,所用乳化沥青体系是一种新型的选择性堵水剂。对于乳化沥青用于油井堵水的技术研究,目前国内只有封堵性、耐冲刷性等宏观机理分析。乳化沥青在地层中破乳转相后的地层封堵情况直接影响油井堵水效果,但对此至今尚缺乏系统深入的微观封堵机理研究。为分析研究乳化沥青体系的堵水机理,本文采用环境扫描电镜、微CT等微观方法,针对乳化沥青体系性能进行表征分析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岩心中乳化沥青体系发生了聚集、沉降,最后形成一片状的聚集状态,破乳后的沥青成片吸附在石英砂表面,减小水流孔道,增加水流阻力,达到封堵目的。  相似文献   
30.
高温可动凝胶调驱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由于常用的可动凝胶调驱体系适应温度范围(70℃以下)较窄,不能适应华北油田冀中高温(80~125℃)主力砂岩油藏调驱的要求,为此开展了高温可动凝胶调驱技术研究.采用超高分子量抗温耐盐的聚合物为主剂,筛选了高温复合延缓交联剂、高效稳定剂;通过正交试验法优化出了使用配方.在此基础上,进行成胶时间、热稳定性考察和封堵、驱油物模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调驱剂具有耐115 ℃高温、成胶时间可调(24~72 h)、热稳定好、115 ℃恒温考察240 d不破胶、既有调剖作用(封堵率60%~98.2%)又有驱油作用(提高采收率12%~23.4%)、能使用油田回注污水配液的特点.经过7井次现场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增油效果,累计增油7000 t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