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49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以单分散的粒径为340±10nm的聚苯乙烯微球为原料,采用垂直自组装法制备了蓝色聚苯乙烯胶体晶体膜。研究了乳液浓度、干燥温度、组装容积等因素对聚苯乙烯胶体晶体膜的微观形貌和呈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乳液浓度较小时,微球呈现单层均匀分布,局部发生自组装,当乳液浓度达到0.1wt%时,微球呈现多层密排六方排列,宏观上呈现明亮的蓝色。当干燥温度为40℃时,该胶体晶体膜微观形貌为高质量的密排六方结构,呈现均匀明亮的蓝色。对比试验得出,在50mL的容器中,PS微球容易发生自组装且呈现明亮均匀的蓝色。同时发现,该胶体晶体膜在较低强度的光线下呈色比较微弱,蓝色饱和度较低,在强烈的光照下,呈现出绚丽的蓝色。  相似文献   
12.
非导电工程陶瓷电火花单脉冲放电加工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非导电工程陶瓷电火花磨削新工艺,为了对该工艺的加工机理有更清楚的了解,在非导电工程陶瓷工件表面进行了片电极尖端单脉冲放电的实验,测量了放电间隙大小并分析了其变化规律,给出了放电蚀除坑的形状,研究了各种参数对放电蚀除坑大小的影响关系,根据放电后电极的形状,分析叮放电的极性效应和放电通道的状态。  相似文献   
13.
开发了一种新的非导电工程陶瓷电火花磨削工艺,对不导电的A1203工程陶瓷进行了加工实验研究,给出了一些非电参数对材料去除率和工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并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非电参数在该加工工艺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设置合理可以大大提高材料去除率,并能改善工件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高校的专利成果实施率非常低,大量的专利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以公开换独占"是专利制度得以产生发展完善的源动力,可以说没有得到实施的专利其价值是难以判断的,而实施率更是考量专利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指标。破解高校专利实施率低的难题,就是要千方百计、多管齐下为各种实施方式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5.
基于可程控的开关电容有源滤波器MAX262,设计一种切比雪夫型多频点带通滤波器.通过对系统时钟分频和自定义时钟,实现对其在地下金属管线探测仪中所有工作频率的覆盖,并结合其四阶传输函数和编程辅助软件,给出了各个频点的滤波器编程参数.实测结果表明,该多频点带通滤波器能有效处理不同频率的信号,且滤波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6.
球型储罐由于它的特殊结构,对于组装过程中球壳板组装变形以及焊接过程中焊接变形的控制一直是球罐施工的重要控制目标.而不锈钢球罐因其塑性较强,材料导热系数低于其他材料,同时强度又远低于碳钢和低合金钢,再加上它组装加工需要采用专用措施严防发生渗碳现象的特殊性,因此薄壁不锈钢球形储罐组装的难度更高.  相似文献   
17.
主轴电机速度的控制是非导电超硬材料双电极同步伺服电火花磨削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非导电超硬材料电火花磨削的率高、精度、表面质量和加工成本等都有很大的影响。论文在对该加工技术的工作原理和特点等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出了其主轴电机变频调速电路,对该电路的主电路和驱动保护电路的设计原理、构成和工作特点等进行了研究,给出了该电路的计算机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8.
非导电工程陶瓷电火花磨削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开发出双电极同步伺服跟踪电火花磨削新技术,该技术突破了传统的机械磨削和电解电火花机械复合磨削方法,利用导电磨轮与紧贴非导电工程陶瓷工件表面作自动伺服进给运动的薄片辅助电极间的放电实现电火花磨削。对非导电的Al2O3工程陶瓷进行加工试验,给出加工参数如脉冲宽度、脉冲间隔、峰值电压、峰值电流、磨轮转速以及铜片电极厚度等对材料去除率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关系。试验结果表明,该种新型加工技术具有效率高、表面质量好、成本低和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介绍一种基于STM32处理器的残留液检测系统设计方案,阐述了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软硬件设计。以STM32F103VET6微控制器为核心,采用基于电容耦合原理的非接触式传感器,测量容器中的残留液余量,同时将测量的结果通过LCD显示出来。  相似文献   
20.
王景  李小朋 《安徽建筑》2011,18(5):55-56
"低碳"作为一个新兴名词却迅速影响着居民生活,只因它的研究对于控制自然环境的恶化有着重大的意义。文章主要从"低碳"的一些基本理论出发,探讨建设低碳城市的意义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