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篇
工业技术   20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当前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中以石灰石-石膏法为主。介绍了无机、有机、复合脱硫添加剂在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工艺中的应用。详述不同的无机添加剂、有机添加剂、复合添加剂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添加剂在脱硫系统中的作用,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2.
随机时变结构的振型分解法及其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建立了随机时变结构的振型分解法,然后基于随机时变结构的超越率提出了相应的结构随机时变可靠性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13.
基础平动结构随机地震响应的解析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单自由度基础平动结构随机地震响应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针对结构运动方程为非经典阻尼、非对称质量和非对称刚度的情况,用复模态法解耦,获得了结构地震响应的解析解。该方法可推广到非平稳随机地震响应分析,也可用于基础隔震、带TMD减震和加层减震等结构的随机地震响应分析与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14.
引言 随着我国电子工业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处理机在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电子元器件正在向小型化和安装密集化发展。这样就对湿簧继电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积小、灵敏度高。目前非极化通用型湿簧继电器的体积和灵敏度却不能同时满足这两方面要求。虽然小型极化湿簧继电器具有这两方面的优点,但调整麻烦,成本高。为了满足用户的要求,我们研制了小型转换湿簧管,它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上述湿簧继电器的缺点。扩大了湿簧继电器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15.
对多自由度基础隔震结构的地震作用取值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建立了结构运动方程,接着用实模态对上部结构进行解耦,针对所得运动方程为非对称质量与非经典阻尼矩阵的情况,再用复模态法解耦,最后采用基于新抗震规范的地震动随机模型,运用复模态时域法获得了体系的相对位移,由此便可以得到结构的地震作用取值。最后,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多层基础隔震结构的地震作用计算方法,同时给出了由规范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得到的基础固定结构的地震作用取值。  相似文献   
116.
非线性流滞阻尼器耗能结构随机地震响应和首超时间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非线性流滞阻尼器耗能结构在Kanai-Tajimi谱地震激励下的随机响应及其随机失效时间和动力可靠性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建立了结构的非线性运动方程;然后,基于随机平均法,将结构响应幅值近似为一维markov扩散过程,获得了扩散过程漂移系数和扩散系数的解析表达式;其次,利用扩散过程与FPK方程的对应关系,获得了幅值平稳概率密度函数和幅值任意阶矩的解析表达式;再次,利用幅值与结构位移和速度的相互转化关系,获得了结构位移与速度的平稳联合概率密度函数和位移、速度方差以及位移期望穿越率的解析表达式;最后,利用扩散过程的后向Kolmogrov方程,基于首超失效模型,建立了结构动力可靠性函数方程和结构随机失效时间统计矩方程,并利用一维扩散过程的边界分类性质,将统计矩方程的奇异定性边界条件转化为等价的定量边界条件,进而获得了失效时间任意阶统计矩的解析解,并利用此矩,对结构动力可靠性和失效时间概率分布函数进行了近似分析,给出了算例,从而建立了结构非线性随机地震响应及其随机失效时间和动力可靠性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17.
白蚁防治是城市建设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具有迫切的移动信息化需求。白蚁防治工作移动操作平台通过移动GIS技术、嵌入式数据库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将业务信息与时空数据进行集成,并展示在移动设备的地图上,实现了白蚁防治业务中野外工作的信息化录入、移动化管理和可视化展示。文章在分析平台需求的基础上,给出了系统设计方案,并在Android系统上予以实现。  相似文献   
118.
为了获取临近空间低速点目标的形状尺寸信息,进行了高空气球光学观测实验,研究了如何从光度数据中反演低速点目标形状尺寸信息。利用孔径测光技术处理地基探测装备所拍摄的实验图像数据获取目标光度数据。在反演过程中,采用球谐函数法和细分控制点法两种形状描述方法来参数化描述目标形状,利用球谐函数法的正则化函数、三角面元正则化函数和基于目标物理特性的正则化函数约束目标的形状变化,在对目标光度数据以及由两种形状描述方法产生的模型数据进行傅里叶变换的基础上,结合光学系统点扩散函数来反演空间目标形状尺寸信息。结果表明:两种形状描述方法反演的目标形状主要特征相似,表明这种形状特征是从光度数据提取到的。球谐函数法和细分控制点法反演出的目标等效直径相对误差分别为11.3%和22.6%,长度相对误差分别为11.6%和21.8%。由此表明:球谐函数法反演的临近空间低速目标形状误差较小,更能准确地反演出临近空间低速目标形状。  相似文献   
119.
对于分布式天线系统,虽然传统迫零接收算法能够通过信道估计获得无线信道状态信息,从而取得分集增益,但对于相干信道,迫零方法因为无法准确估计信道而不再适用。为此,提出一种新方法,针对相干信道,利用功率倒置准则,并使用最小均方自适应滤波算法校正各个接收通道信号的相位差完成信号合成,最终获得阵列增益。该方法无需信道状态信息或者信号波达方向等先验信息,实现简单。计算机仿真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0.
在瞬变电磁勘探法中,早期信号对研究浅层地质结构是非常重要的。然而,早期信号的准确获得往往受到接收系统和采样方法的限制,特别是接收线圈中固有的暂态过程对 测量的影响很大,因而限制了瞬变电磁勘探法在浅层地质勘探领域的推广。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早期信号测量的程控接收天线,实验表明它对消除接收线圈中影响早期信号测量的暂态过程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