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8篇
工业技术   28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二、入世对我国眼镜零售业的影响 (一)外资进入国内眼镜零售行业的必然性 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1、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据统计,“十五”期间,我国GDP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7%.人均GDP上升到800美元,全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突破了6万亿元。因此,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行业都不能忽视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眼镜零售行业也是如此,我国现有3.6亿的戴镜人口,每年光镜片消费就达到6000万副。近年来,随着教育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影响.戴镜人口都以每年6%的  相似文献   
282.
本文选择R_2O(K_2O,Na_2O)-RO(CaO,MgO,ZnO)-Al_2O_3-B_2O_3-SiO_2系统中的典型组成,研究了在快速烧成条件下,该系列釉不混溶结构的形成规律。结果表明:不混溶结构中,深色相富Ca、Zn、Mg,贫Si、B、Al;浅色相则相反。较低(SiO_2 B_2O_3)含量时,易形成三维连通结构;较高(SiO_2 B_2O_3)含量时,则形成孤立液滴相结构。要使烧成的釉层的显微结构发展成为接近可见光波长范围尺度的分相结构、并得到光亮乳白的外观,以不混溶温度几稍低于釉烧温度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283.
低温快烧自微晶乳浊釉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采用SEM、EDX、XRD等手段,了KNaO-MgO-Al2O-B2O3-SiO2系全熔块乳浊釉的形成规律,指出釉层中均匀分布的大量MgSiO3微晶是釉面乳浊的原因。组成中B2O3含量愈高,釉熔体的析晶倾向愈大。少量Al2O3则可以降低釉熔体高温粘度,抑制析晶,改善釉面面白我泽度。在釉烧过程中,析晶继续进行,B2O3含量的增加使基质釉玻璃的成熟温度降低。设计合理组成有快烧工艺,可得到釉面综合质量良  相似文献   
284.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炼钢总厂引进全氧快速检验设备对生产的汽车钢钢水进行过程全氧测定,据此优化显著影响炼钢过程的工艺参数,包括精炼进站渣中的FeO含量、钢水RH进站温度、RH总加铝量,优化后中间包钢水全氧降低了29.32%,O5板轧后缺陷率降低了54.07%。  相似文献   
285.
针对舱段的结构特点设计了一种预浸料-树脂传递模塑(RTM)成型工艺。研究了预浸料树脂(AC631)与RTM树脂(6421A)的流变特性,结果表明两种树脂体系具有良好的共成型工艺基础。结合舱段结构设计、铺层设计、模具设计,开展了基于预浸料-RTM共成型技术的复合材料纵横加筋舱段一体化制备工艺验证,结果表明舱段结构具有良好的表观质量、尺寸精度及内部质量。常温、高温两种条件静强度试验验证了其使用强度,高温破坏试验研究了其失效机制与破坏模式。常温力学试验结果表明:在125%严酷机械载荷下,复合材料舱段能够保持良好的结构完整性,其最大应变仅为-1 283×10-6,满足常温静强度设计要求。100℃下静强度试验结果显示,舱段在125%严酷机械载荷下未出现失稳、破坏等异常状态,最大应变仅为-1 315×10-6,满足热力耦合工况条件下的强度设计要求。150℃高温破坏试验结果显示,舱段在143.2%严酷机械载荷下,加载侧纵向加强筋发生断裂破坏,裂纹向两侧延伸,舱段丧失承载能力,破坏模式为轴向筋条断裂导致蒙皮局部屈曲失稳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